李多松,湯研,劉麗忠,牟尚杰
(中國礦業(yè)大學 環(huán)境與測繪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供試土壤,采自中國礦業(yè)大學南湖校區(qū)污水處理廠區(qū)附近空地,采集去除土壤表層雜草植被后的表層0~20 cm深土壤50 kg,土壤基本性質(zhì)見表1;亞砷酸鈉、硫酸鐵、硫酸鋁、氯化鈣均為分析純。
AFS-922型原子熒光光度計;土壤砷污染反應器,自制,見圖1。
圖1 自制土壤砷污染反應器Fig.1 Self-made soil arsenic pollution reactor
表1 土壤基本性質(zhì)Table 1 The basic quality of the soil
土壤采集及實驗操作均嚴格遵守《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HJ/T 166—2004》及《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 農(nóng)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
將NaAsO2配制成30%的溶液,投加到采集土壤中,將土壤砷濃度配制到40 mg/kg,混合均勻。放置一段時間,使配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與采集土壤時相同。在土壤砷污染反應器的每一格中放入2 kg配制好的土壤。在砷污染反應器的3個溶藥槽中,將3種固化劑配制為1 g/L,供實驗使用。
按固化劑∶砷 =1∶1(質(zhì)量比)的比例,通過計量蠕動泵將固化劑噴入實驗土壤,同時對噴淋土壤進行攪拌,每隔2 h取樣一次,連續(xù)取5次,測定其有效態(tài)五價砷含量,計算五價砷固化率。
土壤中剩余五價砷含量采用連續(xù)提取法,用氫化物發(fā)生-紫外熒光光度法測定[8]。
該方法可直接測定出三價砷含量,通過加入硫脲-抗壞血酸測定總砷含量,再通過計算得到五價砷含量。為保證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對各階段砷的提取率進行測定,并按式(2)進行校正。結果見表2。
通過加標回收、平行測定、空白對照等方法對實驗質(zhì)量進行控制。實驗中樣本的加標回收率在96%~103%,實驗測定結果可信。
表2 NaH2PO4對土壤有效態(tài)砷提取率Table 2 The activate-As extraction rate of the NaH2PO4 in soil
(1)
(2)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和Origin 2019b制作圖表。
3種固化劑固化率隨時間的變化見圖2。
圖2 3種固化劑的固化效果圖Fig.2 Curing effect of three curing agents
由圖2可知,3種固化劑的固化效果在前4 h變化明顯,在6 h之后逐漸變緩,處理到8 h時,土壤中的砷的去除率已基本穩(wěn)定。因此,綜合考慮處理效率與處理成本,確定8 h為最佳的處理時間。在處理到8 h時,鐵、鋁、鈣三種固化劑對砷的去除率分別達到了60.63%,49.95%,33.35%,即3種固化劑單一處理時,均對土壤中的砷有一定的固化效果,鐵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鋁,鈣的效果最差。這主要是因為Fe3+與土壤中的砷發(fā)生吸附和沉淀,得到的生成物KSP最小,在三者中最穩(wěn)定;Fe3+與土壤中的砷發(fā)生作用時,由于自身的氧化性,可能會提高三價砷的轉化,從而提升固化效果。反應方程如下:
Ksp=5.7×10-21
Ksp=1.6×10-16
Ksp=6.8×10-19
在不考慮組合順序的條件下,3種固化劑采取4種組合方式,分別為:Fe3++Al3+、Fe3++Ca2+、Al3++Ca2+、Fe3++Al3++Ca2+。由于Fe3+的固砷效果高于其它固化劑,因此Fe3+所占比例要遠高于其它固化劑。按組合固化劑∶砷 =1 ∶1(質(zhì)量比)的比例投加,組合固化劑的固化效果見表3。
表3 3種固化劑的不同組合及其配比Table 3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ree curing agents ratio
由表3可知:①鐵、鋁、鈣兩兩組合時,F(xiàn)e3++Al3+的處理效果最好,在8 h時,其固化率達到了59.57%,而Fe3++Ca2+與Al3++Ca2+在8 h的固化率分別為45.28%,32.85%;②當3種固化劑同時使用時,8 h的固化率達到60.35%。從對砷的固化效率來看,F(xiàn)e3++Al3++Ca2+的組合表現(xiàn)更加穩(wěn)定,可將土壤中的砷污染水平完全控制在最小風險篩選值(20 mg/kg)以下。因此,選擇Fe3++Al3++Ca2+為最佳組合。
3種固化劑的投加順序,(6種組合方式)見表4。
6組實驗同時進行,按照設計的投加順序,每0.5 h投加1種試劑,直至3種投加完畢,開始計時。每2 h取一次樣,共取5次,測定其有效態(tài)五價砷含量,結果見表4。
表4 3種固化劑的投加順序Table 4 Dosing order of three curing agents
由表4可知,從投加順序來看,F(xiàn)e3+、Al3+、Ca2+的不同投加順序,處理到8 h時,固化率均在52%~60%之間,與單一固化劑的固化效果相比,組合固化劑的固化效果更佳。①固化劑的不同投加順序,對砷污染土壤的固化有一定的差異,但差異不明顯,保持在5%上下的波動范圍內(nèi)。其中,前3組的固化率明顯大于后3組,F(xiàn)e3+在Ca2+前投加時固化效果更好;②根據(jù)第1個投加的藥劑不同,分為三個大組,可知,第二大組(Al3+最前)差別明顯,第一(Fe3+最前)、第三大組(Ca2+最前)差別不大。由此可知,F(xiàn)e3+和Ca2+的順序對砷的固化效果有較大的影響,究其原因,是因為pH對Fe3+和Ca2+的鹽毒性浸出濃度有較大影響[9-11],砷酸鐵沉淀在pH為2~5時穩(wěn)定性較好,而砷酸鈣沉淀在中性及酸性條件下會大量溶解,先Ca2+后Fe3+,則會使已固化穩(wěn)定的砷重新釋放出來,進而加大Fe3+固化劑的消耗。
總體而言,第3組效果最好,原因是Al在固砷時,會適度降低土壤pH,為Fe的反應提供條件,而最后投加Ca,既可以防止土壤pH過度酸化,又將土壤中殘余的、分散的活性砷進一步固定。因此,確定最佳投加順序為Al3+→Fe3+→Ca2+。
根據(jù)以上確定的最佳順序,忽略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選擇以下3個因素(質(zhì)量比):Fe3+∶As(A)、Al3∶As(B)、Ca2+∶As(C),每個因素取4種水平,正交實驗設計見表5,按Al3+→Fe3+→Ca2+進行正交實驗,結果見表 6。
表5 正交實驗設計表Table 5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table
由表6可知,各因子的主次關系為A>B>C,最佳的因子組合為A4B4C4,即Fe3+∶Al3+∶Ca2+∶As=2∶2∶2∶1。3個因子的各水平與固化率的對應規(guī)律見圖3。
由圖3可知,3個因子從0.5增加到2時,固化率均逐漸提高,但Ca2+∶As增加的速率逐漸降低,有趨于平緩之勢,F(xiàn)e3+∶As的增加速率還未接近平緩。 因此,若要進一步提高固化率,還可以加大Fe3+∶As的比例。
表6 不同配比的正交實驗結果Table 6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圖3 Fe3+∶As、Al3+∶As、Ca2+∶As 的各水平與固化率的對應規(guī)律Fig.3 The corresponding rules of Fe3+∶As,Al3+∶As and Ca2+∶As levels with curing rate
以人工配制的砷污染土壤(40 mg/kg)為處理對象,以硫酸鐵、硫酸鋁和氯化鈣為固化劑,研究了單一固化劑、組合固化劑、組合固化劑的投加順序與組合固化劑的投加量對土壤中有效態(tài)砷的固化效果,主要結論如下:
(1)鐵、鋁、鈣3種單一固化劑在8 h時的處理效果分別為60.23%,49.95%,33.35%,兩兩組合時,固化效果明顯提高,其中Fe3++Al3+的固化效果最好,8 h的固化率達59.58%,3種同時投加時,固化效果更好,8 h的固化率為60.35%,綜合考慮經(jīng)濟成本與環(huán)境影響,Al3++Fe3++Ca2+為最佳組合。
(2)Al3+在發(fā)生固化效果的同時,會適度降低土壤pH,為Fe3+的反應提供條件。最后投加Ca2+,既防止土壤pH過度酸化,又進一步將土壤中殘余的、分散的活性砷固定,因此最佳投加順序為Al3+→Fe3+→Ca2+。
(3)綜合考慮,采用Fe3+∶Al3+∶Ca2+∶As=2∶2∶2∶1的投加配比較為經(jīng)濟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