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摘要:高架橋墩柱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架橋墩柱工程設計問題,設計指標若沒有達到預期標準和要求,再加上實際高架橋墩柱施工過程中因受施工材料、施工方案、施工技術、地質條件、自然環(huán)境等多種施工要素的影響,會使得高架橋墩柱整體的功能性與預期出現偏差,最終導致高架橋墩柱病害問題。另外,高架橋墩柱在運行過程中,長期超負荷運行或養(yǎng)護不到位,也是導致高架橋墩柱病害的主要誘因。
關鍵詞:高架橋墩柱;墩柱病害;施工技術
引言
某大橋工程項目在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以及初始使用的歷史階段,始終維持良好有序的技術使用狀態(tài),以及科學充分的養(yǎng)護技術維持狀態(tài),獲取了較好的技術控制工作效能表現狀態(tài)。隨著某大橋高架橋墩柱工程項目實際使用時間的不斷延長,高架橋墩柱主體總橋墩墩柱結構部分中出現的表現程度差異明顯的裂縫病害現象逐步引起了廣泛關注,而借助項目施工作業(yè)現場空間調查、技術檢測和材料檢驗的技術方法針對橋工程項目發(fā)生的裂縫技術現象實施檢定,并在此基礎上展開針對性技術處置,能有效保障和提升高架橋墩柱工程技術在我國的綜合水平。
1道路高架橋墩柱工程常見病害施工處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高架橋墩柱往往需承受大量來往車輛所施加的作用力,使得高架橋墩柱需具備足夠的承載能力,才能滿足日常交通運輸需求。在此過程中,由于室外環(huán)境的風化作用以及運行期間的自然磨損,高架橋墩柱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后,經常會出現病害,而這些病害能夠直接影響工程的承載能力,導致其安全性、穩(wěn)定性降低,不利于交通運輸活動的正常開展。為此,高架橋墩柱投入使用期間,需對其進行定期檢查,并及時發(fā)現工程結構中存在的病害,然后根據病害的類型,采取相應的病害施工處理措施,以有效遏制病害問題對工程使用性能的損害,消除交通運輸中潛在的安全隱患。此外,及時、準確地實施病害施工處理工作,也能夠避免一些不可逆危害的形成,防止高架橋墩柱主要承重結構失效,以延長高架橋墩柱使用壽命,節(jié)約交通運輸設施建設成本。由此可見,高架橋墩柱常見病害處理工作在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維護工作中尤為重要。
2在建高架橋墩柱施工要點及病害的處治施工技術
2.1墩柱施工要點
(1)滑坡土體挖除施工時由上至下逐步挖除滑坡土體,挖至系梁頂面以下約1.8m新增樁基頂面處。開挖前需對山坡進行支護,以防止土體的大面積開挖而導致二次滑坡。(2)墩柱及蓋梁糾偏復位①作業(yè)平臺搭設:用碗扣腳手架搭設作業(yè)平臺,用于操作人員上下作業(yè)。②在蓋梁上設置千斤頂,頂升梁體,頂升高度不宜太高,控制在10mm以內。③取出橡膠支座,換成臨時支座,落梁于臨時支座上。臨時支座下部設四氟滑板,并涂抹黃油,以減小同蓋梁的摩擦系數;而臨時支座上部應采取措施增大與T梁的摩擦系數,使臨時支座相對梁體固定,相對蓋梁可以自由滑動。④自平衡反力架的結構及組裝。反力架由兩節(jié)焊了牛腿的端部固定節(jié)和中間調節(jié)鋼管拼裝而成。反力架鋼管采用壁厚為6mm、直徑為100mm的鋼管制作而成,其法蘭盤采用厚8mm的鋼板,管節(jié)之間用4個14的普通螺栓連接。墩頂恒載約為680t,而四氟滑板與墊石上鋼板的摩擦系數約為0.03,共設置5臺自平衡反力架千斤頂,每臺千斤頂的頂力約為4t。⑤在蓋梁上安裝自平衡反力架,回頂糾偏墩柱,糾偏量按10cm取用。糾偏完成后,千斤頂及反力架不拆除。
2.2鋼筋處理技術
鋼筋是高架橋墩柱承重結構的主要材料,其在高架橋墩柱施工中主要分兩種類型,即普通結構鋼筋和應力鋼筋。這兩者鋼筋出現銹蝕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質量控制不嚴、鋼筋材料質量問題、施工技術問題、混凝土實際質量與設計不符等。兩種鋼筋結構施工中需注意質量管理,將鋼筋表面有銹蝕的部位及時去除,并涂刷防水和防氧化材料,并嚴格控制混凝土質量,按照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預制混凝土,確?;炷恋拿軐嵍群蛷姸?,并在施工后混凝土的墻體表面,涂抹一層保護層,提升墻體的防滲能力,保護混凝土內部鋼筋結構。對于高架橋墩柱表面的鋼筋結構,需要做好日常養(yǎng)護工作,涂刷防水和防氧化材料,并在日常養(yǎng)護中,注意鋼筋質量檢查,以便及時進行防銹蝕處理。
2.3路基加固處理技術
路基的不均勻沉降會導致橋梁墩柱產生豎向裂縫,長期以往,不僅影響墩柱的外觀形象,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在道橋工程的檢修維護工作中,一旦發(fā)現路面路基下沉病害,則應立即采用路基加固施工處理技術。該技術的病害處理原理為,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向路基結構中注入水泥漿以填補原土中存在的空隙,使路基迅速固結形成承載力滿足需求的路基受力結構,抑制路基下沉,同時阻止地表水的滲入,深入優(yōu)化道路工程的穩(wěn)定性。在該技術下,施工單位需先使用帶硬質合金鉆頭的液壓鉆機進行鉆孔,然后使用空壓機送風吹出孔內土碴,再進行灌漿。待灌漿完畢后,還要重新鋪設鉆孔位置,以及其他破損位置的路面結構,完成此次路基下沉的施工處理。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需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要求控制鉆孔尺寸、灌漿長度、灌漿技術參數,并做好灌漿材料的抽樣送檢工作,確認灌漿材料質量無問題后才能將其投入使用。待灌漿施工以及路面處理完畢后,施工單位還要按照技術規(guī)范中的要求設置變形觀測點,并持續(xù)觀測2個月,若注漿效果不佳,則需予以返工,保證病害處理效果。
2.4建立系統化養(yǎng)護體系
保證高架橋墩柱養(yǎng)護質量,就要秉持科學養(yǎng)護原則,一定要定時定點對高架橋墩柱進行養(yǎng)護。因此,一定要建立系統化養(yǎng)護體系。高架橋墩柱的養(yǎng)護工作需要有機地結合預防管理和養(yǎng)護方式并行。同時設置路況監(jiān)控系統,路況探測系統和應急響應體系,制定高效的養(yǎng)護計劃。大力引進多樣化的養(yǎng)護模式,并引進相關的先進養(yǎng)護施工設備,提高養(yǎng)護施工的質量和養(yǎng)護效率,減輕養(yǎng)護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使高架橋墩柱滿足運行標準要求。公路、高架橋墩柱養(yǎng)護要求較高時,應采用較好的養(yǎng)護設備。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架橋墩柱的養(yǎng)護效率,可以使用電子設備。新型高架橋墩柱養(yǎng)護設備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應積極推廣使用,有效降低養(yǎng)護成本,提高高架橋墩柱的使用壽命。養(yǎng)護部門還需要制定科學的決策,設定統一的養(yǎng)護規(guī)范,完善更新養(yǎng)護設備,充分利用好養(yǎng)護資金和設備,并教導養(yǎng)護機械操作知識,讓每個養(yǎng)護工作人員都可以熟練地掌握養(yǎng)護設備的使用,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加強高架橋墩柱的養(yǎng)護質量,充分發(fā)揮養(yǎng)護設備的優(yōu)勢,高效、迅速地清楚高架橋墩柱中的養(yǎng)護問題,高標準地完成養(yǎng)護工作。
結語
(1)通過對墩柱的病害分析,采用糾偏和外包墩柱等措施,解決了墩柱的偏位、開裂和垂直度等問題。施工后通過對各個部位的驗收,完全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的要求。(2)糾偏自平衡反力架及千斤頂布置在帽梁上,通過T梁橫隔板和帽梁作為著力點進行水平頂推,即可達到糾偏的目的,施工簡便,效率高。(3)當高架橋墩柱穿越山嶺重丘地帶,因山體邊坡容易產生滑塌而導致高架橋墩柱出現偏位等病害,如何合理考慮對山體邊坡進行有效的防護,以確保高架橋墩柱的結構安全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楊旭光.高架橋墩柱偏位成因分析與糾偏處治措施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9(4):83-85.
[2]李志偉.軟土地基鄰近堆載對高架橋墩柱樁基偏位的影響研究[J].巖土力學,2013(12):3594-3600.
[3]蔡宗彥.某立交橋墩柱偏位原因分析及糾偏處理[J].福建建設科技,2020(1):42-45.
[4]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公路橋涵加固設計規(guī)范:JTG/TJ22—200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6.
[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架橋墩柱加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J23—200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