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華,楊寶軍,張芳,張明芳
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病理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高度的異質性,嚴重威脅女性身心健康。調查顯示,中國每年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高達200萬例,占女性惡性腫瘤的1/4以上,且近年來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均起源于乳腺導管上皮及腺上皮組織,但不同類型的乳腺癌預后存在明顯的異質性。隨著基因技術的發(fā)展,專家從分子表型對乳腺癌進行了分類,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過表達型、三陰性乳腺癌。雖然臨床上三陰性乳腺癌占比較小,約為15%,但其具有侵襲性強、發(fā)病早、復發(fā)率高、轉移率高、預后差的特點,而且沒有確定的分子靶點,給其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尋找新的分子靶點,對于改善三陰性乳腺癌的療效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高遷移率族蛋白 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乳腺癌中高表達,認為其可能與腫瘤的發(fā)生、增殖、侵襲及轉移相關。因此,本研究探討HMGB1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表達及與患者臨床特征的關系,以期為尋找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分子靶點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收治的98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jīng)病理組織學、細胞學、影像學等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腺癌;②年齡18~80歲;③采取手術治療,且手術前未進行其他抗腫瘤治療;④臨床資料齊全,石蠟組織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98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齡≤50歲38例,﹥50歲60例;伴有淋巴結轉移55例,無淋巴結轉移43例;腫瘤直徑:≤35 mm 40例,﹥35 mm 58例;臨床分期:Ⅰ~Ⅱ期42例,Ⅲ~Ⅳ期56例;組織學分級:Ⅰ~Ⅱ級41例,Ⅲ級57例;絕經(jīng)61例,未絕經(jīng)37例;有脈管侵犯29例,無脈管侵犯69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根據(jù)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的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的表達情況,三者均為陰性則確定為三陰性乳腺癌。ER、PR均定位于細胞核,以10%腫瘤細胞出現(xiàn)黃褐色顆粒為陽性。HER2定位于細胞膜,根據(jù)細胞膜染色程度進行判定,0:無細胞膜染色;+:﹤10%的細胞膜弱染色,且呈間斷分布;++:10%~30%的細胞膜存在弱到強染色,且強性染色環(huán)繞整個細胞膜;+++:﹥30%的細胞膜呈強染色;染色程度0~+判定為陰性,++~+++判定為陽性。
收集患者腫瘤組織及癌旁正常組織石蠟塊進行組織切片,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組織中HMGB1的表達情況。具體過程如下:①將石蠟包埋的三陰性乳腺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用切片機連續(xù)切片,厚度約3 μm,將準備好的玻片涂抹上0.01%多聚賴氨酸,再將切片置在玻片上,60~62℃烤片3 h,之后放置在37℃的恒溫箱中保存,待第二天染色。②切片常規(guī)脫蠟,用純化水沖洗5 min,再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清洗3次,每次3 min。③抗原修復,將抗原修復液(Tris-EDTA)在95~100℃的水浴鍋中預熱,將切片浸泡在修復液中并預熱15 min,然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后,用PBS沖洗3次,每次3 min。之后將切片置于3%雙氧水(HO)中10 min,目的是阻斷內源性HO酶,再次用PBS沖洗3次。④滴加抗體孵育,配置工作濃度的第一抗體(Anti-HMGB1),室溫孵育2 h,PBS沖洗3次。一抗用PBS代替作為陰性對照。⑤加入二抗goat anti-rabbit IgG-HRP(ab6721),室溫孵育1 h,用PBS沖洗5次。⑥二氨基聯(lián)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將切片置入新鮮配置的DAB顯色液中染色2 min,用純化水沖洗2 min,加入蘇木素復染核2 min,用中性樹膠封片,待統(tǒng)一鏡檢。
HMGB1陽性染色為細胞核或細胞質內有棕黃色或黃褐色顆粒,且定位明確、結構清晰。每張切片在熒光顯微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對陽性細胞染色程度及陽性細胞所占比例進行評分。染色程度:切片無染色或接近背景色計為0分,切片染色為淺黃色且略深于背景色計為1分,切片染色為棕黃色且明顯深于背景色計為2分,切片染色為深棕黃色計為3分。陽性細胞所占比例:無陽性細胞計為0分,陽性細胞所占比例﹤10%計為1分,10%~50%計為2分,51%~75%計為3分,﹥75%計為4分。根據(jù)切片染色程度評分和陽性細胞所占比例評分的乘積對結果予以判定:陰性(-)0~2分,弱陽性(+)3~4分,中度陽性(++)5~8分,強陽性(+++)9~12分;分數(shù)≥3分定義為陽性,分數(shù)﹤3分定義為陰性。結果由同一組具有高級職稱的醫(yī)師采用雙盲法閱片,意見不統(tǒng)一且協(xié)商不一致時,由上級醫(yī)師判定。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HMGB1在三陰性乳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66.33%(65/98),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的27.55%(27/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580,P﹤0.01)。
有淋巴結轉移、組織學分級為Ⅲ級、Ki-67≥14%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HMGB1陽性表達率分別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織學分級為Ⅰ~Ⅱ級、Ki-67﹤14%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腫瘤直徑、臨床分期、月經(jīng)狀態(tài)及脈管侵犯情況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HMGB1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不同臨床特征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腫瘤組織中HMGB 1表達情況的比較
高遷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HMG)是Goodwin等在1973年研究牛的胸腺時發(fā)現(xiàn)的一種細胞核蛋白,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遷移速度高于其他蛋白,并因此命名。HMGA、HMGB、HMGN均屬于HMG家族成員,HMGB1是HMGB家族成員之一,其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真核生物間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達80%。而人的HMGB1基因位于13號染色體上,分子量為25 000 kD,由A盒、B盒、C末端3個結構域構成,不僅可與DNA結合,作為基因和轉錄調控因子參與細胞核內的多種生命活動,其分子還參與炎性反應及促進腫瘤細胞生長、增殖、分化等病理過程。正常情況下,HMGB1基因在細胞及組織中的表達被精確調控于一個基礎水平,當細胞或組織發(fā)生增殖、分化后,其表達有所上升,而在部分腫瘤細胞中高表達,尤其是肝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及胃癌。
本研究結果顯示,三陰性乳腺癌組織中HMGB1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癌旁組織,提示HMGB1在三陰性乳腺癌組織中呈高表達。這與HMGB1的功能密切相關,研究顯示,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受體(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是HMGB1對應的配體,可在乳腺癌中高表達;配體高表達會使得HMGB1表達上調,二者結合可觸發(fā)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Racl/cdc42、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多條信號通路,使細胞信號調控機制受到干擾,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及增殖,故HGMB1表達水平提高與腫瘤細胞增殖程度提升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HMGB1的表達與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結轉移情況、組織學分級及Ki-67表達有關,而與年齡、臨床分期、腫瘤直徑、月經(jīng)狀態(tài)、脈管侵犯情況無關。這與HMGB1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有關:①HMGB1與其配體RAGE及其他受體如 Toll樣受體 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樣受體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結合后,可激活NF-κB、MAPK等信號通路,使得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被活化,細胞外基質被降解,導致腫瘤細胞的浸潤和轉移更容易發(fā)生;②HMGB1激活NF-κB信號通路可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達上調,從而促進腫瘤新生血管生成,使腫瘤細胞發(fā)生轉移;③HMGB1參與細胞骨架肌動蛋白調節(jié)進而促進細胞分裂和運動,提高腫瘤細胞遷移能力。Ki-67是細胞核增殖抗原,相關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Ki-67受到抑制后腫瘤生長也受到抑制,認為Ki-67與腫瘤的生長密切相關。進一步研究顯示,Ki-67在包括乳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組織中高表達,可作為分子標志物評估患者的預后。本研究中,Ki-67高表達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HMGB1陽性表達率較高,Ki-67高表達提示腫瘤細胞增長旺盛、腫瘤病情進展加快、患者預后不良,故Ki-67高表達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多預后不良,這類患者HMGB1陽性表達率高提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預后不良可能與HMGB1過表達有關。有研究表明,直腸癌患者中HMGB1陽性表達者中位生存時間較陰性表達者短;下調HMGB1基因表達會抑制喉癌細胞增殖水平和侵襲力,側面提示HMGB1陽性表達會影響腫瘤患者預后,其表達水平與腫瘤增殖水平和侵襲力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HMGB1在三陰性乳腺癌組織中高表達,且其陽性表達與淋巴結轉移、組織學分級、Ki-67表達有關,可作為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候選靶點。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因為隨訪時間短不能分析HMGB1表達情況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需進一步研究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