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霞
摘 要:泵的歷史悠久,最早記錄原型為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從最開始的為民生服務,到現(xiàn)在廣泛被應用于各行各業(yè)。在我國泵發(fā)展之際,更多的是綜合考慮、聯(lián)合設計。但用戶實際需求更加的多樣化,考慮資源節(jié)約及面對社會經濟壓力,相關各方在項目設計時,都在考慮其工況通用性。本文闡述的切割方案通過驗證,已投入生產及實際使用,按目前生產及用戶反饋信息,該切割方式能一定范圍的拓寬泵使用工況。
關鍵詞:泵、葉輪、切割、用戶需求、經濟效益、資源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泵不再定義為“水泵”,其輸送介質類型拓寬至化學溶液類、油類、污泥類、礦石類等。根據實際需要,每一種類型介質的運行工況千差萬別,雖然項目設計時,工況盡量靠近泵聯(lián)合設計時范圍,但隨著精益求精的社會要求,設計之外的工況同時被相同程度的需要。
泵特性曲線上的每一個點都對應著一個工況,泵在最高效率點工況下運行時是最理想的,但實際中的工況不一定和最高效率點下的性能相一致,要想使每一個用戶要求的泵都在泵最高效率點下運行,那樣做需要的泵規(guī)格就太多了。
更多泵的過流部件涉及零件,多數為鑄造件,其需要相應的模具才能鑄造成型,一種泵對應一套模具的話,生產成本太高,生產原材料成本及管理成本過高,泵利用率相對較低,不利用資源節(jié)約的理念。
1、概述
究其供與需的本質,其矛盾在于用戶工況的多樣化需求與泵在高效點運行兩者間。解決矛盾,即解決需求工況與泵規(guī)格型號問題。本文描述技術方案:(1)、增加每種規(guī)格型號的性能曲線數量,(2)、拓寬每條性能曲線下的運行范圍。將每一種規(guī)格型號下的單工況運行變?yōu)槎喙r可選擇運行。泵在偏離最高效率點工況運行時,雖然會增加運行期間成本,但可通過控制其可選的運行區(qū)間范圍,控制其成本的增加量。
從泵的整個壽命周期來看,節(jié)約了社會資源。
2、技術問題
對于泵,最理性的狀態(tài)是用戶實際需要運行正好在泵最高效率處,但泵原設計最高效率點只有一個,對現(xiàn)實需要很為局限,為此,通常情況下,會確定一個范圍,通常以效率下降5%~8%為界,即從設計點為基準,向其右側、左側、下側方向,效率下降約5%~8%范圍內,此范圍即為泵推薦運行范圍。
當選用工況超過其最高效率處時,泵抗氣蝕性能下降。選用工況越接近n曲線(見圖Ⅰ),葉輪切割量越大,泵綜合性能下降越大,且對大流量、低揚程泵而言,葉輪的蓋板、葉片的空間切割量不足,如果還是按常規(guī)切割方法,離心泵葉輪會被切割為靠近混流泵葉輪,其效率下降較快,更不利于節(jié)能要求,同時泵不平穩(wěn)運行概率上升,減少了泵的使用壽命。
3、技術操作方案
推薦運行范圍,即曲線1(流量-揚程)、曲線n(流量-揚程),曲線a(相似拋物線)、曲線b(相似拋物線)形成的中間區(qū)域(見圖Ⅰ陰影區(qū)域)。通常以效率下降5%~8%為界(c為流量-效率曲線),范圍內取小或取大根據不同泵的設計情況而定,一般運行曲線較廣的,取8%范圍,反之取5%。有時候,如果泵運行性能曲線較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略超出該范圍選擇。
ηN—最高效率,即額定流量點效率;QN—額定流量。
在推薦運行范圍內,有兩種選擇方案:
1)、同一條流量-揚程曲線上(即曲線1或2或...n),運行工況的選擇可以沿橫坐標向右移動,在一個范圍內選取需要工況點;
2)、不同流量-揚程曲線上(即曲線1、2、...n),運行工況的選擇可以沿縱坐標向下移動,在一個范圍內選取需要工況點。
本文闡述的內容,主要針對工況離開曲線1,至曲線n情況下,葉輪直徑的切割方式作以實驗。經過多次試驗發(fā)現(xiàn):為保證泵性能降低的慢,當葉輪切割量過大時,選擇葉輪斜切更好。葉輪斜切時,傾斜角度不易過大,應綜合其水力尺寸,葉片切割斜度盡量接近軸面截線斜度。
如圖Ⅱ示,其平行切割為葉輪常規(guī)切割方式,葉輪D2/Dj值較大,在推薦運行的范圍內,葉輪切割空間足夠,平行切割的方式簡單、易操作,更有利于縮短加工工時,提高工作效率。圖中Dj為葉輪水力進口直徑,D2為曲線1對應葉輪直徑,D’2為曲線n對應葉輪直徑,直徑D’2是在直徑D2基礎上切割而來。
如圖Ⅲ示,葉輪D2/Dj值較小,這種情況下,為保證葉輪前、后蓋板流線有足夠長度,葉輪斜切割更為穩(wěn)妥。圖中Dj為葉輪水力進口直徑,D2為曲線1對應葉輪直徑,D’2min及D’2max為曲線n對應葉輪直徑,兩個直徑表達出葉輪葉片斜切割的具體傾斜度,直徑D’2min及D’2max是在直徑D2基礎上切割而來,傾斜度盡量接近軸面截線斜度。
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泵葉輪切割方式作以案例說明及論證,結合用戶使用需求及現(xiàn)有泵規(guī)格型號,進行了梳理,在葉輪切割方式上加以分析并實驗,旨在更合理的拓寬泵運行區(qū)間,減少泵規(guī)格型號,充分利用資源。同時針對技術措施方案作以說明及驗證描述,從該種切割方式投入以來,用戶滿足度提升,我公司現(xiàn)有產品規(guī)格型號更能滿足市場不同工況需求。減少了泵規(guī)格型號數量,避免開發(fā)及制作模具,及時響應市場需求的同時,縮短了整體的生產周期,降低了時間成本及人工成本。
不斷吸收學術成果及繼續(xù)跟進用戶使用情況,不斷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持續(xù)改進泵各結構,在保證泵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基礎上為用戶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使用、操作條件,同時為生產方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及管理費用。
參考文獻
[1]泵與風機,第5版,2008。
[2]關醒凡.現(xiàn)代泵設計手冊,中國宇航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