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平
(寶雞文理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陜西·寶雞 721013)
重疊是晉語普遍使用的一種語法手段,它的種類之多,使用之廣,在漢語方言中少見[1]。晉語的重疊類型包括名詞的重疊、動詞的重疊、形容詞的重疊、代詞、量詞、副詞、擬聲詞的重疊等,尤其形容詞的重疊表現形式極其豐富。據有關學者統(tǒng)計,晉語形容詞重疊變化大約有30多種。晉語中的汾陽方言(汾陽方言屬于晉語呂梁方言的汾州小片)中有一種形容詞的重疊方式頗具特色,且廣泛使用于當地人民的口語中,非常值得關注。如:
(1)看這孩兒呀白洞洞子,可干凈咧。(形容皮膚白嫩)
(2)剛下過雨,這葉子綠淋淋子。(形容綠得鮮艷)
(3)這柿子澀巴巴子,不能吃咧。(形容食物難吃)
(4)你說話老是直噦噦子,容易得罪人。(形容說話直接)
(5)這糕點酥擦擦子,你也嘗嘗吧?。ㄐ稳菔澄锼执嗫煽冢?/p>
以上五個例子中劃橫線的部分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形式可以稱為“AXX”式,“AXX”后的“子”是汾陽方言口語詞尾,不屬于本文討論之列。汾陽方言的“AXX”式形容詞中的“XX”絕大多數不能獨立成詞,無實在意義,趨于虛化,有學者稱之為“類詞綴”或直接稱為“詞綴”,如郝紅艷(2011)。白云和楊萌的《山西方言形容詞重疊形式的地理類型與主觀性》(2017)一文將這種重疊形式稱為“單純區(qū)域型”①,分布地域列舉了并州片、大包片、上黨片和汾河片四片,但未涉及呂梁片。本文采用田野調查法獲取語料,在對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列舉的基礎上,揭示“AXX”式形容詞的重疊方式,進而對其語音、語法特征和主觀性語義特征作較為深入地描寫。希望為晉語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數量較大,現列舉一些典型性語料如下:
白洞洞(形容皮膚白嫩,帶有喜愛意)
白擦擦(形容臉色蒼白,不健康)
白丹丹(形容白而有光澤)
黑丹丹(形容黑而有光澤)
黑黢黢(形容又黑又臟,或表天黑)
黑霧霧(形容天氣陰沉)
綠滴滴(形容綠得發(fā)亮)
綠淋淋(形容綠得鮮亮)
紅滴滴(形容紅得像血滴出來)
紅丹丹(形容紅得鮮艷可愛)
圓丹丹(形容圓而可愛)
圓溜溜(形容形狀非常圓)
光溜溜(形容手感或看起來光滑)
光丹丹(形容一點不剩)
細溜溜(形容非常細)
窄溜溜(形容非常窄)
尖溜溜(形容非常尖)
明丹丹(形容非常干凈)
明刮刮(形容光線太亮)
明覺覺(形容臉色不健康得發(fā)亮)
酥擦擦(形容食物甜點等酥脆)
薄了了(形容物體太薄,不合用)
輕了了(形容物體太輕,含貶義)
輕瑟瑟(形容物體輕而應手)
脆瑟瑟(形容食物酥脆)
甜瑟瑟(形容食物甘甜可口)
甜歪歪(形容食物過甜或過淡)
香噴噴(形容香氣彌漫)
臭更更(形容臭味熏人)
僵巴巴(形容事物太硬)
干巴巴(形容缺乏水分太干)
老巴巴(形容食物等口感太老)
柴巴巴(形容肉或菜烹飪口感欠佳)
死巴巴(形容人或物不活泛)
綿洞洞(形容綿軟,手感好)
胖洞洞(形容人胖而可愛)
胖牛牛(形容胖得可愛)
癟牛牛(形容事物豐滿鼓脹)
文瑟瑟(形容人文靜懂事)
俏瑟瑟(形容人長得漂亮)
楞悻悻(形容人呆愣)
禿悻悻(沒有裝飾物)
土牝牝(形容塵土飛揚)
濕離離(形容小傷口滲血的感覺)
濕淋淋(形容濕得滴水)
冷哇哇(形容食物冰涼或天氣寒冷)
涼啪啪(形容食物冰涼或地面潮濕)
軟榻榻(形容人沒有精神)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
1.詞根“A”為單音節(jié)形容詞,絕大部分可以單獨使用,具體有以下類別:
顏色:白、黑、紅、綠、黃等。如,黃噦噦(形容臉色不好)、青噦噦(形容果實不成熟)
形狀:圓、細、尖、薄、扁等。如,扁歪歪(形容非常扁)、方繒繒(形容方而周正)
感覺:香、臭、軟、僵、柴、厚、綿、冷、涼、濕等。如,酸溜溜、咸絲絲
狀人:胖、白、楞、土、文、俏、寡、死等。如,呆悻悻(人癡呆的樣子)
2.同一詞根“A”可與不同的詞綴“XX”搭配,例如:白洞洞、白丹丹、白擦擦,輕了了、輕瑟瑟,軟瑟瑟、軟榻榻。搭配不同,表達的意義也會有差異,因為不同事物即使具有同一性質,但其側重的屬性必定不會完全一致。在汾陽方言中,同樣是“白”這一性質,臉色健康可愛稱為“白洞洞”,臉色蒼白稱為“白擦擦”;同樣是“軟”,食物酥軟可口稱為“軟瑟瑟”,身體酸軟病態(tài)稱為“軟榻榻”。
3.同一個詞綴“XX”也可以搭配不同的詞根“A”,例如:“巴巴”可以搭配“僵、干、老、柴、死”,“洞洞”可以搭配“白、黑、胖、綿”等??梢园l(fā)現,使用同一個后綴形成的形容詞表達的意義具有共性,如使用“洞洞”的形容詞都表示人或物不僅具有詞根的特征,還附帶可愛屬性,表達喜愛色彩,即使是大眾都不太接受的“胖”,也因為加上“洞洞”后綴,具有了憨態(tài)可掬,惹人歡喜的特點;而使用“巴巴”則都表現出事物質地僵硬或使人感覺呆板木訥的特征。
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的重疊方式有以下兩種:
1.將單音節(jié)詞根“A”看作“基式A”,將重疊后綴“XX”看作一個整體,由“基式A”加重疊后綴“XX”構成[2]40。即A+XX→AXX,構成的“AXX”中“AX”不成詞,“XX”僅是一個疊音后綴,只能附著在詞根“A”后,不能單獨使用,沒有固定的語法意義,只有語法功能,表示程度或某種感情色彩。例如:白+洞洞→白洞洞,圓+溜溜→圓溜溜,俏+瑟瑟→俏瑟瑟等,“白洞”“圓溜”“俏瑟”都不成詞,“洞洞”“溜溜”“瑟瑟”都是疊音后綴,不能單獨使用。
2.將原本的雙音節(jié)詞根看作“基式AX”,在基式的基礎上對其中一個音節(jié)進行重疊,形成后綴重疊,即AX+X→AXX,構成的AXX中“AX”原本是一個雙音節(jié)詞。例如:寡淡→寡淡淡,干巴→干巴巴,黢黑→黑黢黢,噴香→香噴噴等,這種重疊方式形成的形容詞在汾陽方言中相對較少。雖然重疊的最終形式相同,但重疊過程卻各有差異[2]41。如“寡淡淡”可能是在基式“寡淡”的基礎上先整體重疊為“寡淡寡淡”再縮減得來,即“寡淡→寡淡寡淡→寡淡淡”;而“香噴噴”“黑黢黢”則是以“噴香”“黢黑”為基式,先整體重疊為“噴香噴香”“黢黑黢黑”再縮減為“噴噴香”“黢黢黑”,最終易位為“香噴噴”“黑黢黢”。
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的重疊后綴一般會重讀,韻律格式表現為“輕·重”,表示在描繪事物特性的同時更強調該特性的程度。這點可以從聲調中體現出來,如“干巴巴”在普通話中讀為[kan55Pa55Pa55],而在汾陽方言中讀作[ki24Pa51Pa22]。有時為了表達說話人的強調或感嘆語氣,會采取在語句中延長重疊后綴音節(jié)“XX”的方式。馮勝利(1998)指出:“雙音節(jié)自成一個韻律單位(音步)……三音節(jié)是一個而非兩個韻律單位,三音節(jié)在純韻律系統(tǒng)中也是一個獨立的音步[3]?!奔热欢艄?jié)和三音節(jié)都是一個韻律單位,那么體現在汾陽方言后綴重疊式形容詞中就表現為省略,即三音節(jié)省略為二音節(jié),如“綠淋淋”可以省略為“綠淋”,“白洞洞”省略為“白洞”,但要表達與之前相同的意義或語氣則需要延長“淋”和“洞”的音節(jié)。換句話說,其實省略前后二者的音步長度一致,這是通過節(jié)奏上的疏密體現出來的。
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屬于狀態(tài)形容詞,具有與一般形容詞相同的語法功能,可以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等,但不能帶賓語,也不能受其他程度副詞修飾,因為這類詞本身就帶有程度義。需要注意的是,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充當句子成分時多帶“子”尾,這屬于當地口語特色。
1.充當謂語
(6)這稀飯寡淡淡子,一看就不想喝。
(7)這天氣黑霧霧子,不要出得啦!
(8)看人家的眼珠珠黑丹丹子,可惜人(招人喜愛)了。
2.充當定語
(9)那薄了了子的袋子能裝甚咧,重荷(拿)一個去。
(10)兀家(他)瘦溜溜子的身子,何地兒(哪里)能吃得?。ń米。┠銐荷先ミ帧?/p>
(11)那硬巴巴子的饃子,趁早趕緊倒嘍吧,沒人吃。
3.充當狀語
(12)你直噦噦子(直挺挺杵在某處)站在那兒做甚咧,過來打幫我做事。
(13)還早咧,咱們就慢悠悠子走吧。
韓佳(2017)的碩士學位論文中認為現代漢語ABB式形容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等,但作狀語是其主要語法功能之一。而在汾陽方言中,“AXX”式形容詞充當狀語的例子并不多見,相比來說,作謂語才是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的主要語法功能。
4.充當補語
(14)你看這房間被你翻得亂翻翻子,怎收拾咧?
(15)這肉煮得柴巴巴子,我不吃了。
(16)你看你弟把飯吃得光丹丹子,你咧?
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作為修飾語自然成為了語言中顯示主體評價的載體,表達著說話人的主觀意愿。朱德熙認為:“形容詞重疊式跟原式的詞匯意義是一樣的,區(qū)別在于原式單純表示屬性,重疊式同時還表示說話人對于這種屬性的主觀評價。換句話說,它包含著說話人的感情在內”[4]。這種主觀評價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主觀量”的程度等級;二是主體的感情色彩。
沈家煊先生在《“有界”與“無界”》一文中提出:人在感知和認識事物和動作的同時也感知和認識它們的性質和狀態(tài)(簡稱“性狀”)。事物在空間有“有界”和“無界”之分,動作在時間上有“有界”和“無界”之分,性狀則在程度或量上有“有界”“無界”之分[5]?!坝薪纭焙汀盁o界”是人類把握外部世界,看待一切量性特征的最根本的認知方式[6]20。這個概念不僅體現在名詞和動詞上,也體現在形容詞中的性質形容詞和狀態(tài)形容詞上。比如相同的性狀“黑”,在程度上可以有不同的表達,“很黑”“黢黑”“黑黢黢”。性質形容詞“黑”是無界的,是一個量幅,它的量度不定。而狀態(tài)形容詞是這個量幅上有定的“量點”,因此“黑黢黢”這類詞表現的性狀是有界的。與性質形容詞有所區(qū)別的是,性質形容詞往往通過“程度詞+形容詞”來表述量,而狀態(tài)形容詞本身就帶有量的表達,量的程度是蘊含在詞內部的,是詞匯化的產物[6]22。
李善熙認為:語言的主觀性表現在量范疇上,就形成了“主觀量”這一概念?!爸饔^量”是語言的主觀性在量范疇上的具體體現。人類認知不是被動地反映客觀世界的量,而是經常帶有主觀的感受態(tài)度和評價,使客觀量帶上一定的主觀性[7]。主觀量具體表現為說話人對量的大小評價,或者說話人對實際量的夸大或縮小以表達自己強烈的主觀感受,以及說話者或聽話者(讀者)對雙量式中的前后量的強烈對比而產生對量的大小評價感受[8]。事物的大小由比較得出,量的大小也取決于主觀評價的比較。比較就會有參照量,汾陽方言的“AXX”式形容詞的參照量必然就是其基式,即前面的性質形容詞,例如:
(16a)這顆蘋果好圓。
(16b)這顆蘋果圓丹丹子。
(17a)這兩家關系可寡了,離這來近也不來走(來往)。
(17b)這兩家關系寡擦擦子,離這來近也不來走。
從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b式比a式主觀量程度更高。a式只是主體相對客觀地描述了“蘋果”圓和“兩家的關系”寡等特性,而“圓”和“寡”是性質形容詞,性質形容詞一般是“無界”的,因為每個人對“圓”和“寡”感知程度是不同的。說話人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一般會以最少的詞匯量傳遞最多的信息,即語言中的經濟性原則,如果一句話中無法讓聽話人準確感知某個概念或準確接受說話人的言外之意,那么交際就顯得繁瑣。但b式在a式的基礎上通過后綴重疊的形式將性質形容詞轉化為狀態(tài)形容詞,不僅強化了主體對于事物這一特性的評價,這個“蘋果”是非常圓的,這“兩家的關系”是非常寡的,而且讓聽話者也能在一句話中了解說話人的主觀感受。同時這也形成一個主觀量級差:圓<圓丹丹;寡<寡擦擦,因為“無界”轉化為“有界”,性質形容詞轉化為狀態(tài)形容詞,使原來無定的“量”具有了程度高低的區(qū)別。
“主觀性”是指語言的這樣一種特性,即在話語中多多少少含有說話人自我的表現成分。也就是說,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9]。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不僅描寫客觀事物的性質特點,而且能表現出說話人對該事物的態(tài)度和評價。
在汾陽方言中,同一詞根帶不同疊音后綴可以表達出說話人的不同感情色彩,例如:
(18)孩兒的臉白洞洞子,可惜人(招人喜愛)了。
(19)孩兒的臉白擦擦子,得多補充點營養(yǎng)。
同樣都說“孩子的臉白”,(18)中的“白洞洞”不僅描寫出這一特性,而且表明了說話人對于孩子的喜愛;而(19)中“白擦擦”也說明孩子白,但這是由于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不健康的白,不是說話人不喜歡孩子,而是語氣中帶有對家長沒有照顧好孩子的不滿。
同一詞根帶不同的疊音后綴也可以表達出說話人不同的評價和態(tài)度,例如:
(20)這件羽絨服里面是輕羽,提起來輕瑟瑟子,穿得可舒服咧。
(21)這袋蘋果有5斤?提起來輕了了子,你沒叫人騙了吧?
以上兩例都表明事物“輕”這一特性,(20)中的“輕瑟瑟”描寫了這件羽絨服輕薄但暖和的特點,一般的羽絨服相對厚實笨重,相比之下,表現了說話人對這件衣服價值的認可;(21)中的“輕了了”是說話人對印象中“5斤蘋果”的重量與此時“5斤蘋果”的重量進行比較得出的評價,表現出說話人的不認同。
同一形容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表現說話人不同的主觀感受。
(22)大冬天的,吃甚雪糕咧,涼哇哇子。
(23)夏天就得吃這冰鎮(zhèn)過的西瓜,涼哇哇子,可解暑咧。
說話人基于冬冷夏熱的客觀實際,認為冬天吃冰冷的雪糕不合適,因此進行勸阻;而夏天暑熱,吃涼的西瓜可以解暑,從而認同這一行為。同一形容詞“涼哇哇”在這兩個不同的語境中均適用,表現說話者不同的主體感受。
綜上所述,在田野調查獲取語料的基礎上分析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可知:此類形容詞詞根和詞綴的搭配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即同一個詞根可與不同的詞綴搭配,同一個詞綴也可以搭配不同的詞根;可通過兩種重疊方式產生,一是單音節(jié)詞根加疊音后綴,二是雙音節(jié)詞根某一音節(jié)重疊、減縮、易位;在語音上,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的韻律格式表現為“輕·重”,可由三音節(jié)省略為二音節(jié);在語法上,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補語等句法成分;在語義上,此類形容詞因為使用重疊這種語法手段從而具有了較強的主觀性,表現為“主觀量”的程度等級差異和主體不同的感情色彩。
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在當地人民的日常交際中特色鮮明,數量較大,使用廣泛,因此對汾陽方言“AXX”式形容詞的研究遠不止于此。本文僅對此類形容詞作了簡單列舉和靜態(tài)描寫,至于探求其歷史來源和運用相應的理論分析語言實際以揭示方言規(guī)律,還需作進一步研究。
注釋:
①文中將山西方言中形容詞的重疊形式概括為單純型、擴展型、粘著型、附加型、變異型五類,又從地域分布角度將山西方言中形容詞重疊形式分為普遍型、區(qū)域型、個別型三種情況?!皢渭儏^(qū)域型”指“AXX”這種形容詞重疊形式分布于山西省境內的某個或某幾個方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