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龍山中學 陳禮興
目前,高中作文教學中,“高考體作文”仍然存在,有些教師教學生“套框架、備素材、背范文”來提高作文分數(shù),這種應試作文教學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及自由抒懷造成了誤導,導致學生被動寫作文,寫作積極性不高。微寫作的出現(xiàn),對作文教學帶來了一定的積極意義。筆者對微寫作教學進行了實踐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在作文教學中,有些老師習慣將平時的文本教學和寫作課分開。其實,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專家篩選后的優(yōu)秀文章,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們應該在文本教學中就融入了微寫作教學。如筆者上韓愈的《師說》時,針對《師說》鮮明的時評特征,指導學生借鑒《師說》寫時評。《師說》第一段就提出了“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觀點;接著作者緊扣這一觀點運用正反對比的方法論證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最后首尾呼應,倡導尊師重道的風氣。課后,筆者布置學生寫“微時評”:目前,有的同學無心學習,沉迷于玩游戲,譏笑不會玩游戲的同學,針對這種現(xiàn)象,你有什么感想?請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寫一篇300 字左右的文章。學生都能按照《師說》的結(jié)構(gòu)寫好一篇“微時評”。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微寫作是學生連接生活與寫作的橋梁??梢詭椭鷮W生脫離應試作文的束縛,引導學生關(guān)注社會、感受生活。如,筆者指導學生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等電影后寫“微影評”;參加了志愿者服務和公益活動后寫“微感受”;垃圾分類寫“微廣告”;社會熱點寫“微視角”;社會現(xiàn)象寫“微評價”等。如2020 年初疫情期間,筆者引導學生每天關(guān)注抗疫情況,關(guān)注抗疫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跡,把自己的感受寫成微作文;作文課上,筆者要學生選出6 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2020 年度關(guān)鍵詞”,并寫清楚每一個關(guān)鍵詞入選的原因,每一個關(guān)鍵詞入選原因其實就是一篇很好的微作文。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融入微寫作:演講、詩歌朗誦會、辯論會、閱讀分享會等,這些活動中,都少不了文字表達。如,在閱讀課“影視欣賞”環(huán)節(jié),筆者播放視頻《這盛世如你所愿》,學生看了深受感動,一些學生還流下眼淚。我布置學生結(jié)合視頻和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圓夢中學”學生李明的身份,給周恩來總理寫一封信。
又如,舉行朗誦比賽時,學生分角色朗誦《與妻書》,非常感人,我趁機引導學生討論:有人認為林覺民的犧牲是為天下人謀永福,有人認為這種犧牲不值得。對此,你怎么看?請聯(lián)系文本和現(xiàn)實,寫一篇微作文。學生暢所欲言,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有學生寫到:“林覺民烈士這種為國為民的獻身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崇敬。我們之所以有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就是因為有無數(shù)像林覺民那樣的人,負重前行,無私奉獻??箵粢咔榈尼t(yī)護人員、戍邊英雄、科研人員、人民警察等都有著林覺民身上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笨梢?,立足教材的微寫作收獲了“文以載道、立德樹人”的育人效果。
大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篇幅長,寫作評改時間長,訓練時效不高。微作文寫作的優(yōu)勢是短小,寫作評改時效高。因為篇幅短小,方便寫,方便改,便于在平時進行寫作訓練和指導,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訓練。
微寫作訓練,并不是隨心所欲、隨意自由的寫。教師必須要做好引導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整體規(guī)劃。
筆者的做法是:高一,對學生的作文和閱讀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學生在作文和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制定出“名著引領(lǐng)、讀后寫作”的思路,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書目、雜志,介紹中外名著,組織開展讀后感、微評論的評比、名著閱讀交流會等活動;高二,引導學生關(guān)注時政熱點、社會現(xiàn)象,并針對熱點和現(xiàn)象寫“微時評”,每月在閱讀課上組織一次“微時評”交流分享會,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高三,指導學生融微作文于高考作文訓練中,靈活運用作文技巧,助力學生寫好高考作文。此外,筆者還在專題教學中融入微寫作教學。如在詩詞專題教學中,讓學生對詩詞寫“微鑒賞”;在小說專題教學中,布置學生寫“微小說”;在議論文專題教學時指導學生寫“微時評”等。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微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學生的微寫作水平也會逐步提升。
教學評價是一種評價、甄別、篩選、激勵學生的教學手段。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評價的過程即學生學習的過程,應圍繞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學習活動,在具體的語文學習情境和活動任務中,全面考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情況?!币虼耍懽髟u價目的也應如此。筆者的做法是:(1)小組合作,組員互評:成立6 人語文學習小組,由學生在組內(nèi)對自己所寫的微作文進行互評,并寫不少于50 字的評語,指出優(yōu)點和需要修改的地方;(2)佳作推薦全班展示,師生點評:學生根據(jù)同學的修改建議進行修改,然后教師批改,并把佳作裝訂成冊,利用課前3 分鐘,由學習小組長推薦一篇小組成員的微作文進行分享。(3)整本書閱讀的讀后感或者點評,在閱讀分享會上進行分享,由其他同學點評;(4)征文獲獎的文章,裝訂成冊,并把電子版發(fā)給全班同學欣賞等。通過評價和成果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微寫作是隨著時代發(fā)展應運而生的,雖然字數(shù)不多,但它從學生內(nèi)心出發(fā),是學生真情實感的記錄。微寫作以其寫作行為的自主性、互動交流的即時性、訓練技能的有效性、檢驗目標的便捷性、讀寫促進的相融性等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創(chuàng)新了作文教學形式。微寫作讓學生愛上作文,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