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海市第三中學 周志玲
學困生對學習有厭倦情緒,從學習方面給他們壓力或者苦口婆心的教育,效果都不甚好??鬃印秾W記》有言:“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老師的感情,直接影響對教師所教學科的情緒。老師富有親和力,能拉近師生距離,增進師生感情,讓學困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學”,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途徑。
許多教師一談到學困生,就搖頭嘆息、失望放棄,覺得他們上課睡覺,作業(yè)不交,成績不好,而且屢教不改,是老師和班主任的“噩夢”。把學困生“妖魔化”首先就劃下了老師與學困生的鴻溝,老師對他們的不認可甚至是厭惡必然會加深對老師和學習的不認可。
老師試著去理解、接受進而喜愛學困生,是轉化學困生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我和一些學困生的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們經常會痛心疾首地說:“他以前不是這樣的??!原來小學的時候……”。學困生不是天生的,我接觸過的學困生,有單親家庭、家長教育方式不當等家庭原因,有曾經耽誤學習導致學習跟不上而厭學,有貪玩懶惰自制力不強等等,在學校不學習對學困生來說也是很難受的,我們經常討論:有的學生每天八節(jié)課都趴在桌子上,真的睡得著嗎?
學困生也是孩子,不是思想邪惡、行為不端的“妖魔”,他們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老師注意和喜愛的。我有一個學生,不愛學習,貪玩懶惰,經常遲到,但他對老師的教育從不頂嘴,與他溝通也很順暢,溝通后發(fā)現,他不想讀書是認為讀書對他沒用。在我與他爭辯討論完后,他接受了我的一些觀點,學習狀態(tài)有了很大改變,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有人給老師帶上神圣的光環(huán),把老師神圣化,認為老師是正確、科學、品德高尚的代表,不允許有任何知識和行為的失誤。有的老師也在這樣的要求和影響下,維護著自己的師道尊嚴,就算做錯了也不承認。這在無形中拉開了師生的距離,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在教學時我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也結合知識點爆料自己,比如講文化素養(yǎng)的時候,引導學生認識文明出行,我就用早上趕校車,不走人行道,橫穿馬路并跨越欄桿的事例告訴大家,這樣是不對的。從學生會心的笑聲中我感受到了學生的親切,拉近師生距離,才能好好地培養(yǎng)師生感情,才能引導學困生學習。
優(yōu)秀的幼兒園老師一定會蹲下身子,放低自己來親近孩子,主動去理解童心,尊重幼兒的興趣,才能贏得幼兒的熱愛和親近。高中生從身高上來說早已不需要老師“蹲下”,但從心理上說,學困生因為成績自卑,因為不良習慣怕老師嘮叨,所以下意識地躲開老師,這就需要老師主動接近學困生,了解他們,關愛他們,也可以安排一些事情給他們做,在多次交往接觸中增進師生感情。
我任教的一個藝術特長班里,有五六個男生是班主任眼中學習不認真,紀律不嚴明的學困生,我上課時特別關注他們,有一次抽背政治知識點時,就在這幾位同學中抽查,從他們激烈的競爭情緒中,我發(fā)現他們的積極和活力,于是就安排他們作為抽背知識點的小組長,督促其他同學的知識點背誦,而他們就直接找我背誦,他們不但樂于承擔這樣的管理工作,而且與我接觸多了,上課也不好意思走神,作業(yè)也不好意思拖欠了,學習態(tài)度改善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