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暢
(重慶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超聲科 重慶 400054)
眼科即眼病??疲饕茄芯堪l(fā)生在視覺系統(tǒng),比如眼球、其他相關組織疾病的學科,眼科主要研究玻璃體、視網膜疾病和眼視光學、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白內障等不同類型的眼科疾病。眼科疾病常見的為干眼癥、夜盲癥、失明,以及散光、沙眼、白內障、老花眼和近視、遠視等,因較多眼科疾病患者早期癥狀不顯著,主要為眼痛、視物模糊,所以缺乏特異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診斷的難度。臨床方面多采用傳統(tǒng)眼科儀器診斷,然而前房玻璃體混濁和積血等情況下,無法很好地觀察眼內容和眼底病變情況,如此一來則會影響診斷結果的可信度[1]。使用X線檢查可獲得一定的效果,但在非金屬性異物診斷中應用會受到限制,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超聲檢查技術得以持續(xù)改進,尤其為高頻超聲檢查能在較短時間內,明確眼球內結構及異常病變狀況,為疾病診療提供數據方面的支持[2]。針對于此,本次研究以重慶市第七人民醫(yī)院近年來抽取的110例眼科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重點評判實行高頻超聲檢查、二維超聲檢查的臨床價值。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重慶市第七人民醫(yī)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0例眼科疾病患者(110只眼),按照檢查方法的不同分為高頻超聲組與二維超聲組,各55例。高頻超聲組男性32例,女性23例;患者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5.4±2.6)歲;左側患眼、右側患眼患者數量分別為20例、35例。二維超聲組男性30例,女性25例;患者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6.5±2.7)歲;左側患眼、右側患眼患者數量分別為21例、34例。兩組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因眼科疾病入院就診者;②存在不同程度眼痛和視物模糊表現(xiàn)者;③單眼發(fā)病者;④臨床資料齊全者;⑤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患者;②語言功能障礙患者;③伴惡性腫瘤者;④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高頻超聲組施行高頻超聲檢查,二維超聲組施行二維超聲檢查。
高頻超聲檢查:選擇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設備、高頻探頭,將探頭的頻率設置為8 MHz~12 MHz,檢查時患者取平臥位,囑咐患者閉眼,在探頭上涂抹適量的耦合劑,通過直接掃查方式掃描。重點對病變內部、四周血流相關情況加以觀察,正確梳理病變、視神經、晶狀體間的關系[3]。
二維超聲檢查:進行患眼橫切掃描、縱切掃描、斜切掃描,如果必要需囑咐患者轉動眼球,以便獲取二維切面圖像,對患者眼球內外、眼球后、淚囊等情況進行觀察。兩組均通過2名經驗豐富放射科專家閱片,以此保證診斷結果的準確性[1,4]。
觀察比較兩組診斷準確率及眼科疾病類型確診情況。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頻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頻超聲組眼科疾病診斷符合率94.55%顯著高于二維超聲組的81.82%(P<0.05),見表1。
表1 兩組眼科疾病檢查結果對比
球內疾病患者共46例,包括球內異物者、前房血腫者、球內腫瘤者、視網膜脫離者各23例、14例、6例、3例;球后疾病者共9例,包括血管瘤者、球后血腫者、球后異物者、視神經母細胞瘤者、淚囊及淚道疾病者各3例、1例、2例、1例、2例;眼科疾病總計55例,兩組確診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確診情況分析[n(%)]
(1)球內異物聲像圖表現(xiàn):球內沒有回聲區(qū)域異常回聲,異物大小、異物所處位置存在一定的差異,聲像圖的表現(xiàn)為光團狀、光斑/光帶狀。處于玻璃體中間異物為彗尾狀,異物鄰近眼球兩側壁呈帶狀、強回聲,究其原因和側辨反射所致偽像有關,球內異物無聲影。因為球后異物處于軟組織,所以異物后方可見輕度聲影,異物和眶壁位置的距離較小時,若想發(fā)現(xiàn)異物存在一定的困難。
(2)前房血腫聲像表現(xiàn),前房積血者前房暗區(qū)內可見細小光點回聲,暗區(qū)回聲增強。
(3)球內腫瘤聲像圖表現(xiàn):常見視網膜母細胞瘤和脈絡膜瘤,其中視網膜母細胞瘤為嬰幼兒發(fā)生率較高的惡性腫瘤,脈絡膜瘤為成人發(fā)生率較高的惡性腫腫瘤。聲像圖主要特征:球內沒有回聲區(qū)形態(tài)失常、實質性團塊,而且團塊邊緣不規(guī)則 、內部回聲低且不均勻,腫瘤內部纖維化/鈣化,團塊內側能觀察到回聲增強光帶/回聲增強光斑,后方存在聲影,球內轉移腫塊為實質性回聲,部分為視網膜脫離,超聲診斷敏感性較高,利于明確腫瘤的位置、范圍、大小等。在此之后,會結合腫瘤邊緣回聲、四周組織界限,評判腫瘤有無于四周浸潤情況。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觀察到球內病灶內血流信號不正常,腫瘤基底位置靜脈血流,和健康人群眼動脈血流速度進行比較,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速度較快,腫瘤血管收縮期峰值速度、時間,和腫瘤體積呈負相關。
(4)視網膜脫離聲像表現(xiàn),因剝離位置、范圍、高度存在一定差異性,導致聲像圖表現(xiàn)、回聲像表現(xiàn)均有區(qū)別。典型視網膜脫離表現(xiàn):玻璃體內可見條帶狀回聲,其中一端視神經通過乳頭進行連接,一端和四周眼底回聲連接,帶狀回聲表面光滑、轉動眼球的時候條帶狀回聲會發(fā)生移動。彩色多普勒能觀察到帶狀回聲上血流信號,血流速度和同源血管有所下降,可明確是否存在網脫、確定剝離位置、范圍及高度等相關情況。
眼睛可為人類行為活動、思想活動提供幫助、支持,盡管體積于整體器官中為比較小的器官,但卻能夠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眼睛連接著身體不同位置,如果眼睛受損必然會對身體構成直接影響,這就需要在眼睛受損時選用適合的對策進行處理。人體器官中不重視部分小器官,則容易造成較大的影響,小器官日常中受到傷害則會出現(xiàn)疼痛表現(xiàn),致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眼科疾病診斷中常通過肉眼診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眼部疾病的類型越來越多,診斷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性,所以依舊延續(xù)傳統(tǒng)診斷方法則會引發(fā)相關問題[5]。雖然眼科疾病診斷可為日后治療提供良好的支持,但通過以往臨床肉眼診斷不能保證診斷結果準確,特別是復雜眼科疾病診斷效果會受到嚴重威脅,這對日后患者診治會構成嚴重影響。采取二維超聲對膜狀回聲、視神經和后運動等相關情況進行觀察,不僅分辨率較低、無法保證影像圖像的質量,而且極化膜、視神經位置會發(fā)生粘連的現(xiàn)象,不能很好地進行分辨,這時無疑會對診斷結果的精準性造成影響[6]。高頻超聲可使用高頻聲波診斷,常應用的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具有操作簡便、分辨率高的特點,并且圖像非常清晰。眼球內存在異物,聲像圖可顯示球內無回聲區(qū)強烈回聲,結合異物位置、大小可見不同的形狀,若是患有眼部疾病球后實質性病變,聲像圖呈低回聲、回聲加強和強弱不均表現(xiàn)。選擇高頻超聲實行眼科疾病診斷,對各種眼部疾病的診斷均能發(fā)揮重要作用,而各種眼部疾病高頻超聲聲像圖的表現(xiàn)存在一定差異,具體情況如下:其一,球后實質性病變的類型非常多,如:海綿狀血管瘤、視神經母細胞瘤、眼眶腦膜瘤等;聲像圖特征相同:球后三角區(qū)形態(tài)異常、球后間隙加大、內部存在異常團塊、團塊產生增強回聲、回聲強度不一等[7-9];除此之外,腫瘤的邊界非常清晰,內部回聲增強,非腫瘤性病變邊緣無法保持清晰,內部回聲比較弱,沒有觀察到包膜光帶征象。其二,視網膜脫離,因各種病患視網膜脫離范圍、位置、高度均存在區(qū)別所以聲像圖表現(xiàn)差異性比較大。典型視網膜脫離的表現(xiàn):玻璃體內條狀等回聲,一端和視盤為連接的狀態(tài),一端和局部球壁回聲保持連接,帶狀回聲表面比較光滑,和聲波垂直方向回聲比較強[10-11]。其三,球內異物的聲像圖表現(xiàn)沒有回聲區(qū)異常強回聲,異物位置、大小均有所差異,聲像圖可見光斑、光團/光帶。如果異物和眼球兩側壁距離較近,聲像圖呈帶狀強回聲、玻璃體異物彗尾狀。球后異物在軟組織中,異物后能夠觀察到輕度聲影,這時異物和眶壁距離較近則不易于檢出。其四,球內實質性腫物存在脈絡膜血管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聲像圖能觀察到無回聲區(qū)形態(tài)異常、實質性團塊,且團塊的邊緣不能保持規(guī)則,內部回聲不均勻且偏低[12-14]。腫瘤內部鈣化或纖維化的發(fā)生,團塊內能夠觀察到光斑/光帶回聲加強征象。其五,葡萄腫,超聲可顯示出葡萄腫位置、測量大小,可見眼球形態(tài)異常,前葡萄腫呈現(xiàn)玻璃體向前凸起的狀態(tài),后葡萄腫為向后凹的狀態(tài)。因為腫瘤衰竭聲能過多,所以容易導致腫瘤后方為無回聲/低回聲的征象,玻璃體暗區(qū)、葡萄腫間未見光帶分隔。各種眼科疾病中采用高頻超聲診斷儀,聲像圖可見特定狀況,要求結合聲像圖實行疾病診斷,以此確保診斷結果的準確性、有效性[15-19]。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高頻超聲組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二維超聲組(P<0.05)。由此說明,眼科疾病篩查診斷中使用高頻超聲檢查的分辨率比較高,很好地顯示出患者眼球內眼底狀況,為臨床醫(yī)師全面了解患者病變位置、形態(tài),以及內部結構和活動度相關情況打下堅實基礎,在此之后可結合超聲圖像診斷眼科疾病。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檢查眼科疾病的診斷符合率較高,利于明確不同類型眼科疾病的聲像圖表現(xiàn),然后結合診斷結果編制相應的治療方案,為眼科疾病患者后期治療提供數據方面的支持、幫助,所以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