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人生最大的坎來臨時,幸運地獲得了第1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從事淮劇藝術60年的我,鐘愛淮劇,人稱我是“戲瘋子”,幾十年來我不光是自己“瘋”,還和同樣愛戲如命的妻子黃素萍一起“瘋”,最令我們欣慰的是在藝術上我們影響、培育、滋養(yǎng)了女兒陳澄,女婿陳明礦,雖然我們并不在一個劇團,但是對于淮劇的執(zhí)著是我們共同的信仰,如今他們還繼續(xù)奮斗在淮劇的一線舞臺上。
1997年是我最特殊的一年。我愛人黃素萍捧回了江蘇淮劇界第一朵“白玉蘭”。我十分激動,十分羨慕,并且也非常敬仰這個獎項。那年我被查出患有惡性膀胱腫瘤,開刀后,我不顧醫(yī)生的勸阻,主動請戰(zhàn),堅持邊化療邊演出,帶病創(chuàng)作演出《板橋應試》,主演“鄭板橋”一角。這部戲于1998年江蘇省第三屆淮劇節(jié)上拿滿了大獎。1999年,祖國五十大慶去南京演出的途中,我出了嚴重的車禍,右膀被撞成粉碎性的骨折。開刀后,我忍住疼痛繼續(xù)上臺演出,并帶病參加了第六屆中國藝術節(jié)的展演。由于這些種種的“事故”經(jīng)常發(fā)生在我身上,而我又是個不會糾結、不會沮喪的迎難而上的人,所以被喜歡淮劇的觀眾稱為“淮壇鐵漢”。
2000年開刀,取出了鋼板鋼筋,在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我?guī)F來到上海并且申報了白玉蘭主角獎。演出那天一票難求,這也是我大病后重返上海舞臺的第一次演出。演出前,我的恩師筱文艷、越劇大師袁雪芬一起來到貴賓室。我很感動她們的到來,這無疑對于我是個極大的鼓勵。演出中,觀眾雷鳴般的掌聲達幾十次,幾次謝幕后,觀眾仍在吶喊。為了答謝觀眾,我又返場加唱了一段淮劇,并激動地在舞臺上說:“我陳德林沒有倒下,又站起來了!”到了后臺見到了袁雪芬老師,她說:“今天我破例到后臺來看你,因為你追求藝術的精神感動了我,并且你的演出也感動了我,明天你們還有一場演出,我還會來看的?!?這是多么好的老人、多么令人尊重的藝術家啊!第二天,在“白玉蘭”組織的研討會上,專家們對我們的演出評價很高。于是在2001年我喜摘“白玉蘭”,頒獎會上我激動地說:“我愛淮劇,淮劇是我的命,沒有黨的培養(yǎng)就沒有我陳德林!”得獎后我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范,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白玉蘭”給我更加執(zhí)著前行的動力,使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夠戰(zhàn)勝一切困難!她是福音!
我深知得獎不是終點,我還得繼續(xù)拼搏,寧可倒在舞臺上,也不愿意死在病床上,這是我一直的心聲。退休后我從舞臺轉向了講臺,除了培養(yǎng)我的專業(yè)弟子9人,業(yè)余弟子近30人外,至現(xiàn)在我還不斷總結、學習并授課于大學、中學、小學乃至幼兒園。雖然作為導師很辛苦,但是看到青年們的成長我們覺得這樣的付出值了!真心希望他們以后也能與“玉蘭”牽手!
(作者為第1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