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寶珠
[摘 要]音樂教學是以聲音的形式來展現(xiàn)內心美的藝術,是一種能夠喚醒學生感情的力量。在我們欣賞一首曲子時,可能會突然產生一種復雜的情感,這就是我們對音樂的微妙感應,也是我們的情感對音樂最美妙的響應。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們不僅要把音樂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用心去欣賞音樂、享受音樂,讓音樂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欣賞;感受;體驗;創(chuàng)編
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對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音樂欣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卻是一大難題。欣賞首先要學會聆聽,但對很多學生而言,由于聽不懂直接導致不喜歡聽,甚至出現(xiàn)耳朵聽而精神游離的狀態(tài)。那么,如何使學生樂于聆聽、欣賞、享受進而實現(xiàn)“心賞”,教師不妨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欣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沉醉不知歸路
卡巴列夫斯基曾說過:“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送給他們的先決條件。”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決定了他們不能從抽象思維直接入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選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又稱“情感喚起階段”,有效運用情境開展音樂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幫助他們很快進入音樂學習活動狀態(tài),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引起無意注意,激發(fā)對音樂欣賞的濃厚興趣,喚起對音樂審美的深厚情感。如在《跳圓舞曲的小貓》一課中,我首先將教室四周掛上五顏六色的氣球和絲帶,然后將課件做成燈光閃爍的背景進行播放。學生一走進教室,個個兒都驚訝地看著這一切,我問他們:“今天我們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樣?” 有的學生說:“我們的教室變得好漂亮啊!老師我們要提前過六一了嗎?”有的學生說: “這是要辦晚會嗎?我看電視上的晚會都是這么布置的?!边€有的學生說:“是要一起跳舞嗎?我可喜歡跳舞了。”看到孩子們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我趁熱打鐵說:“是啊,今天在這里確實有個小舞會,我還邀請了一個神秘嘉賓來表演,可是它出場前要先考考你們,看看誰最用心,能夠聽出它是誰呢?”這時,音樂響起,學生一聽到樂曲中是小提琴演奏的小貓叫聲時,紛紛舉起了小手。我問:“神秘嘉賓是……”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小貓!”我又追問:小貓是怎樣叫的?小貓是怎樣邊跳舞邊唱歌的……在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學生發(fā)出長長嘆息,說:“老師,我們還想繼續(xù)上,我們還沒玩夠。”從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只要氛圍是對的,即使是學生沒接觸過的題材,也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接受音樂美的熏陶。
(二)聆聽音樂,思而有所慮
音樂欣賞通常是以具體化的音樂作品為對象,引導學生從審美角度去聆聽。在欣賞中主要是從音樂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形式、要素、音樂創(chuàng)作情感、音樂創(chuàng)作體裁及各種音樂風格上展開分析,引導學生從這幾個方面帶著問題反復聆聽,逐步提高音樂欣賞水平,豐富審美經驗。如《沃爾塔瓦河》樂章是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的第二樂章。在欣賞選段一“山泉潺潺”部分時,第一次聆聽先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樂曲的速度是怎樣的?是否有變化?第二次聆聽前提出問題:樂曲的節(jié)奏是怎樣的?在學生回答之后繼續(xù)發(fā)問:這段旋律的音型是圓滑波動的還是平緩舒暢的?第三次聆聽前,先向學生介紹《沃爾塔瓦河》的相關背景,拋出第三個問題:這一段旋律中有幾種樂器在演奏?由此引出有兩種樂器,再通過延伸學習,認識長笛及單簧管,聆聽音色,掌握長笛及單簧管的相關知識。這樣,通過三次提問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聆聽,學生從音樂速度、節(jié)奏、音型等多個方面仔細欣賞了這首樂曲,緊接著讓學生想象沃爾塔瓦河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景色?在沃爾塔瓦大運河流經的地點上會有什么樣的故事發(fā)生?經歷了從直觀具體到抽象的音樂欣賞過程,在欣賞中將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相聯(lián)系。
(三)感受音樂,悟而有所思
動的事物遠比靜的事物更能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據(jù)此,采用律動欣賞法進行音樂欣賞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律動欣賞法是以身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與音樂欣賞相結合,它是適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有效欣賞音樂的教學法。例如,《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是一首二拍子的欣賞歌曲,在課前熱身時,我讓學生跟我一起做拍手、點頭、拍肩等簡單動作,配合音樂一起律動,初步感悟歌曲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又如,在《大象》欣賞教學中,我讓學生拍手感受三拍子韻律,之后讓他們圍成一個圓圈按三拍子的節(jié)奏行走,每走三拍就要停下來跟不同的同學招手三拍。這時有的學生會手忙腳亂,一邊顧著聽節(jié)奏,一邊又想著下次要找誰招手,整個教室瞬間充滿歡笑聲。學生在律動中初步感受到音樂的節(jié)奏及強弱規(guī)律,為后續(xù)欣賞教學做了良好地鋪墊。
(四)體驗音樂,慮而有所得
1.創(chuàng)編歌詞,其樂無窮
學生是音樂審美活動的主體,欣賞的過程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從感知音樂,到理解音樂,最終達到創(chuàng)造音樂。音樂旋律主題規(guī)則是一首樂曲的旋律核心,準確把握樂曲旋律、音樂主題規(guī)則是獲得良好聆聽體驗的保證。若直接讓學生演唱曲譜,由于枯燥且不理解,學生的演唱熱情不會高,為此,可以通過創(chuàng)編歌詞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沃爾塔瓦河》一課的總體教學目標中并沒有“背唱主題音樂”這一教學要求,于是在“欣賞階段”過后便引導他們進行創(chuàng)編歌詞,再進行演唱。有的學生從沃爾塔瓦河的美景入手,有的學生則從捷克這個民族入手,更有的學生聯(lián)想到了我們中國的長江黃河。孩子們看著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詞分外有成就感,因此在演唱部分興趣高漲,在不知不覺中就將主題音樂背唱下來,一舉兩得?!墩垇砜纯次覀兊拇迩f》一曲中,有八種小動物及它們不同的叫聲,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引導他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小動物沒出現(xiàn)在這里,請模仿出它的叫聲?!弊屗麄冞M行簡單改編。
2.創(chuàng)編動作,參與表演
關于動物的欣賞音樂,曲目短小且精簡,如《騎竹馬》《快樂的小熊貓》《跳圓舞曲的小貓》《小狗圓舞曲》等,在低年級學生的音樂閱歷接受范圍之內。參與這類曲目的表演是低年級學生較為喜歡的欣賞方式,也是他們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讓他們創(chuàng)編動作、參與表演,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欣賞樂曲的時候,有的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模仿其中的小動物,做出相關動作。如在《跳圓舞曲的小貓》一課中,我課前先做了小狗及小貓的頭飾,在欣賞完樂曲之后,讓學生配合樂曲跳舞,扮演小貓的學生有的踮著腳尖慢慢旋轉跳著,或是拉起別人的小手一起轉圈。扮演小狗的學生有的是慢慢走進“晚會”現(xiàn)場,而后“生氣地”大叫一聲“汪”;有的則是一下子跑進來,一聲不吭地,嚇得小貓們落荒而逃。
二、心賞
(一)發(fā)揮想象,得而有所創(chuàng)
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經常激發(fā)他們體驗快樂學習的愿望?!痹谝魳沸蕾p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通過音樂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將學生的經驗與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緊密聯(lián)系起來。《沃爾塔瓦河》欣賞教學中,我問:“沃爾塔瓦河每天都在川流不息地往前奔走著,它是不是會聽見很多的故事呢?請你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假設你現(xiàn)在就是沃爾塔瓦河中的一股小水流,你聽到了哪些故事?”學生在聽完樂曲選段之后,緩緩睜開眼睛,紛紛舉起手,有的說好像看到了好多小動物在森林里玩耍,有的說有好多美麗的鮮花。
(二)閉目聆聽,靜而有所思
歸根結底,欣賞是傾聽的藝術。經過“新賞”“欣賞”兩個步驟,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安靜地聆聽音樂,將音樂逐步內化、沉淀為自己的東西,真正成為一個會欣賞音樂的人,從而達到“心賞”。在欣賞樂曲的最后,我總會讓學生閉上眼睛,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再次完整聆聽音樂,徜徉在美妙的音樂世界中。
冼星海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不僅要把音樂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用心去欣賞、享受音樂,讓音樂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只要師生一起努力,從“新賞”到“心賞”的路途便不再遙遠!
參考文獻:
[1]夏露.教育學和心理學在中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運用[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04).
[2]張春苗.新課標理念下中學音樂欣賞教學初探[J].大眾文藝,2011,(16).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