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摘 要]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必須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通過核心價值觀教育,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從而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認知,最終達到健康成長的目的。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使之成為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指南。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是學校育人的重要途徑,肩負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責任。文章圍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闡述,旨在強化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德育功能,進而實現(xiàn)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核心價值觀;情境;生活;教學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兒童的思維發(fā)展正處在逐步完善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加強對小學生的道德與法制教育,能夠幫助他們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提高道德水準,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學道德與法制課的教學效果。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趣味生活教學情境
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緊密聯(lián)系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打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例如,在教學《說話要算數(shù)》時,教師可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關于“誠信”的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生活中關于誠信的思考帶到課堂。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成長情景劇《家有兒女》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的素材,視頻片段中母親劉梅答應只要劉星考試拿高分就送他禮物,結果劉星考試超常發(fā)揮拿了高分以后,劉梅又改變主意,將說好的禮物換成了別的獎勵。在生活中學生也可能有類似的情形,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進而引出關于“誠信”的主題,鼓勵學生做一個言出必行、說到做到的講誠信的人。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學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能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知識,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再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激活學生的情感認知,從而讓學生積極融入情景中,最終達到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大家排好隊”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來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教師把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并把講臺當做車站售票口,讓所有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安排進行情景演示。接著,讓所有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好隊,讓幾個調皮的男生來插隊,當即就遭到所有同學的反對,讓所有學生意識到這一做法的錯誤。
三、利用典型素材,增強學生核心價值觀體驗
日常生活中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人物和事件,容易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生活中的典型素養(yǎng)很多,如公交車上給孕婦、老人讓座,隨地吐痰被人指責等,教師利用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作為素材,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意義。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是高談闊論,而是讓學生體驗生活中常見的人與事。例如,環(huán)保人員在酷暑和寒冷的天氣中堅持維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科研人員是如何廢寢忘食地開展工作的,解放軍戰(zhàn)士、公安民警等如何保家衛(wèi)國的……通過這些典型的素材可以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增強學生的內心體驗,進而認識到平凡的崗位同樣可以發(fā)光發(fā)熱,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愛崗敬業(y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學生才能發(fā)奮學習,將來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四、組織合作探究,豐富學生課堂學習體驗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強調教學工作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合作探究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在小組互動中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例如,在教學《選舉產生班委會》時,教師需要提前對學生進行小組分工,以4~6人為單位劃分小組,要求學生根據(jù)特定的探究主題進行討論,在互動和交流中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關于“公正”的理解。小學生已經經歷過許多班干部選舉的活動,教師可以布置“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班干部選舉”為主題的討論活動,要求學生從選舉形式和選舉過程著手,分享自身的經驗。在明確的主題引導下,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積極發(fā)言,結合自己參與過的班干部選舉活動進行分享,并在小組內部推選出分享最為精彩的同學作為小組代表,向班級其他同學分享。在合作探究中,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班干部選舉本身就是一次公平公正的活動,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權利,最終的投票結果也符合大部分人的期望,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正”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體現(xiàn)。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生的觀點能夠自由表達,在鍛煉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同時,有效實現(xiàn)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五、實施翻轉課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明確課外自主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利用微課視頻等多種素材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進行《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了解“煙、酒、毒品”的危害,思考如何勸誡他人不要在公眾場所吸煙,幫助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關于“文明”的內容。在教師明確的教學任務引導下,學生借助課外時間搜集各項數(shù)據(jù)和材料。在課外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深刻認知到吸煙的危害,同時自覺抵制煙酒和毒品,積極參與營造文明社會的各項活動。在學生課外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學生收集的資料進行補充和延伸,通過場景模擬的方式,要求學生嘗試在公眾場所勸誡他人不要抽煙。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外自主學習與教師課程講解結合在一起,這是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又一方式。
六、開展家校共育,營造綠色健康成長環(huán)境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課外學習的表現(xiàn),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例如,在教學《我們神圣的國土》這一內容時,教師要求家長與學生共同完成關于愛國的教育活動。通過觀看國慶閱兵儀式、參觀軍事紀念博物館等各種活動,幫助學生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在家長的共同教育作用下,學生能夠對保衛(wèi)我國神圣國土的人民解放軍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學習軍人身上堅守紀律不畏困難的精神,在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下,學生能夠牢記使命,認真投入學習。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夠在學生學習和生活兩種狀態(tài)下發(fā)揮作用,學生能夠時刻接觸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七、組織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道德與法治學科是一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學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必須組織趣味性的實踐活動,在動手實踐中幫助學生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到生活實際。例如,在進行《生活離不開他們》這一課的講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眾關于“敬業(yè)”的內容。在組織實踐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不同職業(yè)的工作內容,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分工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主動聯(lián)系當?shù)鼐哂幸?guī)模的企業(yè),無論是制造業(yè)、農業(yè)還是其他高新企業(yè),都可以成為學生實踐活動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企業(yè)的方式,幫助學生感受愛崗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此外,教師還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操作的機會,鼓勵學生嘗試生產勞動。在確保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參與社會生產與勞動活動,讓學生感受勞動者的默默付出,學會珍惜勞動成果,并從勞動者身上學習無私奉獻與敬業(yè)的美德。
綜合上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能夠讓小學生接觸更加豐富的學習素材,從而幫助小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內涵,在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策略,努力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唯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小學生健全的人格,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司桂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課程教育研,2019,(32).
[2]韓琴.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的方法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2).
[3]鐘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如何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J].文教資料,2019,(13).
(責任編輯 武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