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輝翔 李雪峰
摘 要:本文從《枕中記》的婚姻和官位兩方面進行了文化學闡釋,結合唐代社會歷史揭示作品中對社會經濟制度與政治權力斗爭的表現,剖析人類面臨這一社會現實的心理狀態(tài),以此探討此篇作品蘊含的獨特思想價值和長久的原型魅力。
關鍵詞:五姓女 科舉制 《枕中記》
《枕中記》是中唐傳奇中創(chuàng)作年代較早的名篇,為人熟知的“黃粱美夢”從這里所出。作品問世之后不斷地被續(xù)寫改編,如元朝馬致遠作《邯鄲道省悟黃粱夢》,明朝湯顯祖改編《邯鄲記》,清代蒲松齡作《續(xù)黃粱》。到底是什么樣的魅力讓后世如此追捧這篇傳奇小說?本文試圖從文本內涵的豐富性入手進行解讀,從而發(fā)現《枕中記》的思想藝術特色。
一、婚姻——經濟與政治地位的生命線
主人公盧生入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娶妻,而且娶到的妻子還是名門望族,文中這樣寫道:“數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麗,生資愈厚?!痹诜饨ㄉ鐣r代,皇族之下的權力把控階級實際上是士大夫階級,而在唐代眾多士族門閥之中,有五個姓氏是聲名顯赫的世家大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與太原王氏。由于其中李氏和崔氏各有兩個分支,所以他們又被稱為五姓七宗。“五姓女”在社會上廣受仰慕,唐代人普遍熱衷于與“五姓女”聯姻,甚至稱“不娶五姓女”為人生三恨之一。實際上自中唐開始,世家大族的觀念進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間仍有著極深的鴻溝。五姓七家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為婚,一般只進行內部通婚,以保持高貴的血統(tǒng)。這里提到的清河崔氏便是唐代的“五姓女”之一,作為寒門的盧生娶到清河崔氏女算是圓夢的第一步。
婚姻實際上也是一種經濟風尚,唐代士家大族的女兒出嫁時通常會贈與大量的嫁妝,算是給女兒一次性的財產分割。所以盧生娶到清河崔氏女之后,必定在經濟上瞬間富有。盧生原本是窮困不堪的經濟地位:“衣短褐,乘青駒,將適于田?!边@里通過衣著打扮可見其經濟狀況的變化:“生大悅,由是衣裝服馭,日益鮮盛?!苯洕鸂顩r窘迫的盧生只能穿短褐,還需要去田里勞作,但是婚后卻能打扮得光鮮亮麗,也暗示出盧生不必再去田里勞作,正式脫離了平民勞動階級。有趣的是,在富貴后盧生遇到生命危機時,卻愿意拋棄榮華而選擇窮困的安逸:“生惶駭不測,謂妻子曰:‘吾家山東,有良田五頃,足以御寒餒,何苦求祿?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駒,行邯鄲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獲免,其罹者皆死?!北R生的后悔心理深刻地揭示出人在社會地位發(fā)展中都必須面臨的問題:要大富大貴卻難以逃過與他人的明爭暗斗,可無事無災卻不甘碌碌無為的矛盾處境。在這個事件之中我們必須注意到一點:在遇到危機時,拯救他的卻是崔氏妻子。“獲免”二字看似輕描淡寫,但背后卻意味深長。當時盧生的境遇可謂命懸一線:“同列害之,復誣與邊將交結,所圖不軌。制下獄。府吏引從至其門而急收之?!惫唇Y邊關將領并可能造反可是一等死罪,與之相關的人皆死,獨獨盧生活了下來。在這背后必定是崔氏妻子尋求家族的幫助,通過崔氏大族的力量才能保全盧生的性命??梢娀橐霾粌H改變了盧生的經濟狀況,并為其政治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作品中,婚姻在主人公眼里是頭一等大事,聯姻之后才去謀求進士及第的夢想。在唐人的婚姻觀念中,士族聯姻才是標配,哪怕是皇族也難以進入士家大族的眼,更不用提寒門之輩了。在政治制度森嚴和經濟制度穩(wěn)固的社會情況下,寒門何以翻身?即使盧生自認為“志于學,富于游藝”,但寒門階層對命運更改依舊如此無望。而越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越能激發(fā)人類內心打破禁忌的欲望,總有人會去嘗試打破這種不可能的局面,對現有的社會規(guī)則秩序進行挑戰(zhàn),從而實現人生的逆轉。
唐代娶妻看重的是妻子背后的家族力量,這也是為何“五姓女”讓唐人趨之若鶩,婚姻的門檻實質上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階級壟斷。盧生的婚姻夢滿足了寒門書生的終極夢想,憑借一己之力娶到“五姓女”這樣的妻子,從根本上解決經濟上的問題,同時也能獲得社會地位的認可,這是當時皇族也難以做到的事情。作品通過婚姻的途徑表現出人類在經濟制度影響下的心理狀態(tài):在家族經濟地位決定政治影響的社會環(huán)境下,平民階級面臨著的生存困境。
二、官位——權力的爭奪
盧生入夢的第二件事是參加科舉制向功名利祿進軍,通過官位不斷升遷而到達權力的巔峰。唐代的科舉制是寒門進入權力階級的重要途徑,但是真正通過科舉實現躍升階層的寒門少之又少,畢竟有條件得到教育機會的對象多為士大夫一族。即使寒門進士及第,由于身份尊卑,所以他們進士在朝廷也是不受其他士家大族官員待見的。因此,中舉的寒門也多半通過與望族聯姻的方式來爭取政治話語權。清河崔氏屬于山東士家大族,在山東地區(qū)有著深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為初唐皇族在山東地區(qū)政局的穩(wěn)定立下汗馬功勞。因此朝廷頗為看重山東崔氏家族,而盧生此時已是崔氏家族的女婿,進士及第后自然官運亨通,文中這樣寫道:“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應制,轉渭南尉,俄遷監(jiān)察御史,轉起居舍人知制誥,三載,出典同州,遷陜牧?!北R生背后有著崔氏家族的影響,極易獲得提拔,最后能從寒門而官至戶部尚書。
隨著官位的提升,必然逐漸卷入權力的斗爭。唐代皇族雖然在權力的頂端,但要實際操控政權和保持國家安定,必然還得依靠士家大族力量的支持。因此,為了制衡士家大族之間的力量,避免一家獨大或強強聯合導致的政治危機,皇帝巧妙地通過科舉制來選拔下層寒門來制衡士家大族,同時也利用黨派之爭坐收漁翁之利??婆e制與唐代中后期的朋黨之爭有著密切關系,寒門出身的新官僚集團和舊士族集團之間的利益斗爭持續(xù)很久,文中這樣寫道:“遷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時望清重,群情翕習。大為時宰所忌,以飛語中之,貶為端州刺史?!北R生官場命運的起起伏伏便是政治力量博弈的證明,沒有一方能永居高位,恩寵不斷。宰相的飛語就能將盛極一時的盧生貶為刺史,這是黨派斗爭的險惡還是當朝皇帝的權力策略?即使盧生官至宰相,依然是“同執(zhí)大政十余年”,這里便是權力之間相互制衡的一個表現。
在這場權力的爭奪中,寒門出身的士人、士族乃至宦官都參與了進來。作品中幾次出現宦官的身影:“病,中人候問,相踵于道。”“今令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針石。”這里的“中人”便是指宦官,當位居高位的盧生年老患病,宦官們紛紛上門問候。而高力士是唐代著名的宦官,因為平定內部政治逆亂有功,官至驃騎大將軍?;实叟沙龌鹿僮鳛榇韥砦繂柋R生,可見此時宦官已經權傾朝野。這一角色的出現頗耐人尋味,宦官位居高位也是政治斗爭趨于激烈的表現?;鹿偕矸荼M管無嗣無后,但在政治利益中也要分一杯羹的狀況,值得我們去探討權力與欲望的力量。
在作品中,主人公的政治生涯描寫占據了大半部分的篇幅,升官與貶謫都是權力的斗爭之間的得與失。所幸的是,盧生年逾八十依舊受到皇帝的重用,給自己追逐權勢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通過宰相這一官職,滿足了盧生入世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睆募业绖菸⒌礁毁F終老,這是所有士大夫階級的理想人生。在盧生的官場沉浮中,表現的是權力內部的互相斗爭,畢竟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每個人都存在于社會之中,因此避免不了利益的沖突。因為由官位帶來的權力、財富和地位,是大多數人難以拒絕的誘惑。復居高位的盧生同樣迷失在權力帶來的物質享受之中:“后庭聲色,皆第一綺麗,前后賜良田、甲第、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弊髌吠ㄟ^官位的屬性來透視人類在利益面前的爭奪、功利性的心理乃至人性中黑暗的一面。盧生的夢是無意識的顯露,通過滿足盧生官至高位的愿望,隱喻著平民階級在政治局面中被統(tǒng)治的無力,渴望通過權力的獲得來實現人生的理想。同時在政治博弈的局面中,表現出人類內心面對權力及其附庸品而產生的欲望,這種一波三折最后功成名就的結局符合了讀者的閱讀期待,從而成為后世持續(xù)模仿的小說敘事模式。
《枕中記》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并吸引后世作家的再創(chuàng)作,筆者認為是由于作品在婚姻和官位這兩個古往今來都很現實的方面,極大地滿足了讀者對二者的渴望心理,揭示出人類集體無意識中對物質經濟的社會需求。社會現實越殘酷,美夢成真也就越吸引讀者。作者構造的“黃粱美夢”打破了當時社會現實的壁壘,揭示出士人的共同困境和普遍心態(tài),引起后世讀者的共鳴。出于人性的欲望,作品不僅揭示出社會階層固定、權力斗爭黑暗的一面,也表現出個人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結合、對生命價值乃至人生道路抉擇的思考。正是這樣富有哲學意味的人生探討,使得作品獲得了意義的深度。魯迅先生曾說:“唐始有意為小說?!弊髡呱蚣葷鷦?chuàng)作出有意味的形式,給予作品廣闊的解讀空間,等待后世讀者的再發(fā)現。以上通過對《枕中記》在婚姻和官位的隱喻方面的解讀,對作品的文本內涵進行新的解構,以此探求其蘊含的獨特思想價值和長久的原型魅力。
參考文獻:
[1] 路學軍.簡析唐代“五姓女”的禮法傳承及其對姻族的影響[J].唐都學刊,2012 (2).
[2] 徐玲玲.山東士族對唐代政治的影響[J].史志研究,2014(21) .
[3] 朱子彥.唐代科舉制度與牛李黨爭[J].濟南大學學報,2016 (4).
作 者: 潘輝翔,西南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李雪峰,重慶市立信職業(yè)教育中心初級講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 輯: 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