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美語言存在大量的頭韻,頭韻的使用能夠增強語言表達的節(jié)奏感,強化語言的對比性,使語言簡潔明快,還能強化語言的諷刺意味,基于頭韻在語言表達中的重要作用,其被廣泛應用于英美文學創(chuàng)作中。而中國的散文語言則不同,明快感較弱,但音節(jié)整齊,平仄有度,疊音繞梁回旋,讓人有回味無窮之感。而且大量的短句以及整句與散句的結合提升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通過分析英美語言與中國散文語言的不同特點,探索散文語言的音韻美是文章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英美語言 中國散文語言 音韻美
散文屬于記敘類文學中的一部分,散文的最大特色便是注重表露作者的內(nèi)在情緒,而且寫作方式較為多樣,其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中外作家的追捧。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散文已經(jīng)形成了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及“形散神不散”的創(chuàng)作特點,而且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散文創(chuàng)作者。其中,散文的語言是研究散文不可忽視的部分,其中的音韻之美更為研究者所重視,其能恰到好處地表達作者情感,還能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
一、淺談英美語言的頭韻
(一)頭韻的修辭作用
1.增強語言表達的節(jié)奏感。頭韻是英語中的一種重要修辭,在英語語言中普遍存在,它不僅能強化語言的表現(xiàn)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英語表達的節(jié)奏感,整體語言呈現(xiàn)出整齊協(xié)調(diào)的獨特風格。比如:“The marble maid,under mask of stone,shook and shuddered.”這是英語語言中使用頭韻修辭的典型案例,在句子的開頭押/m/韻,隨后押/s/韻,這種押頭韻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英語語言的表達節(jié)奏感。
2.強化語言的對比性。英語語言表述中通常會借用押頭韻的形式強化對比性,句子開頭使用兩個韻律相同、意義卻完全相反的詞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帶有一定的強調(diào)效果,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應用這類型的頭韻風格對強化散文音韻美具有顯著效果,如:“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此句是馬克·吐溫感時事之慨,客觀描述美國西部拓荒者的句子,他在這句話中用了五個押/s/韻的詞語,與上文中的splendid相對應,達到了很強的強調(diào)效果,增加了散文語言的幽默性。
3.使語言簡潔明快。頭韻的使用是為了以更短的單詞表述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不僅有助于強化人們的視覺審美,也可以使語言更加簡潔、鮮明。如:“Speech is silver but silence is gold.”這句話中的“speech”“silver”和“silence”三個單詞押/s/韻,以言簡意賅的形式告誡人們在適當?shù)臅r候要學會沉默,因為沉默比雄辯更難能可貴。這句話都借助頭韻實現(xiàn)了語言的簡潔,但是簡潔的語言并沒有影響到話語本身的內(nèi)涵,這是頭韻的獨特魅力。
4.強化語言的諷刺意味。將發(fā)音相似、意義不同的頭韻詞運用于同一句話可以強化語言的諷刺意味。例如:“He promises mountains and performs molehills.”這句話中“mountains”和“molehills”兩個單詞押/m/韻,在意義表達上完全不同,分別是“高山”與“小丘”的意義,通過強烈的對比諷刺了一個人只注重給予別人承諾,卻很少履行諾言。在英語表達習慣中借用頭韻表達諷刺意味多用于小說語言以及散文語言,這二者都對語言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散文語言極其強調(diào)用語的優(yōu)美性,借用頭韻強化語言的諷刺意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達到散文語言的基本要求。
(二)頭韻在英美語言中的應用
1.頭韻在英美散文中的應用。賞析英美散文需要借助頭韻的重要作用,頭韻不僅為英美散文帶來了音韻美,同時還是作者表情達意的重要途徑,所以頭韻在散文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例如:“There is the sliding swish of trolley poles along the wire,accompanied by the rocking rumble of the car.”在這句話中“sliding”“swish”押/s/韻,“rocking”“rumble”押/r/韻。這不僅有助于實現(xiàn)散文語言的簡潔明快,而且連用四個押相同頭韻的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語言強勢的重要作用。同時,“sliding”“swish”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擬聲詞”的特征,其通過發(fā)音的形式體現(xiàn)了車桿摩擦的聲音。
2.頭韻在詩歌中的應用。詩歌要求語言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和優(yōu)美性,這與頭韻的作用不謀而合,而且英語表達中的頭韻源于詩歌,所以頭韻在英美詩歌中十分常見。如:“The fair breeze blew,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into that silent sea.”這句詩中,一半以上的單詞壓頭韻,體現(xiàn)了詩人極佳的語言駕馭能力,而大量使用壓頭韻也增加了詩的語言魅力,體現(xiàn)了詩人對詩中所述情景的強烈喜愛之情。節(jié)選內(nèi)容在最后一行使用了/s/韻,這是一個摩擦音韻,通過對摩擦音韻的使用體現(xiàn)出了大海靜謐的特點。
3.頭韻在書名、新聞標題中的應用 。書名要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將頭韻運用在書名中可以起到通俗、簡潔的重要作用,幫助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知曉書中敘述的主要內(nèi)容,進而主動閱讀書籍。例如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的作品Pride and Prejudice,“Pride”“Prejudice”兩個英文單詞押/p/韻,給人一種強烈的語言沖擊,對頭韻的使用形成了一種強調(diào)意識,突出“傲慢”與“偏見”是小說的主旨。這本小說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在一次宴會中對聰明、機警的女主人公暗生情愫,但是女主人公卻討厭男主人公那不可一世的傲慢,對他抱有很強的偏見,最終男主人公成功改變了女主人公對他的看法,并且二人在共同努力下克服世俗阻礙走到了一起?!癙ride”和“Prejudice”是小說的主旨,作者以這兩個詞作為書名將這一主旨概括了出來。新聞標題要求通俗易懂,用最少的詞語概括出新聞事實的主要內(nèi)容,在新聞標題中運用頭韻可以很好地達到這種效果。例如,“Blizzard Blitzes Beijing”(《暴風雨襲擊北京》),三個單詞都以英文字母“B”開頭,簡短而醒目,達到了新聞標題簡潔、通俗、概括主要新聞事件的要求。
二、淺談中國散文語言的特點
(一)中國散文語言的音韻美
1.音節(jié)整齊勻稱。追求音韻美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文人寫作的特點,古人在作詩時極其追求音節(jié)對稱,今人在寫作的過程中雖然沒有古人那般嚴格的要求,但也追求音節(jié)整齊勻稱,尤其是在散文語言中更是如此。例如,《春》中“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句,朱自清借用“火”“霞”“雪”這三種自然界中的美景來概括鮮花的美,不僅體現(xiàn)出了春日里鮮花的色彩鮮艷,而且借用勻稱的音節(jié)概括了春日鮮花盛開的美景,讀來整齊悅耳。
2.音調(diào)平仄相間。音調(diào)平仄相間會有一種抑揚頓挫之感,有助于作者情緒的表達,在散文語言中應用平仄相間的音調(diào)不僅有利于提升散文本身的美感以及欣賞性,而且有利于作者與讀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例如《醉翁亭記》就是一篇巧用音調(diào)平仄相間的散文,“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這句話給人以朗朗上口、酣暢淋漓之感,歐陽修借助平仄相間的音調(diào)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怡然自得的休閑娛樂圖。
3.疊音回環(huán)悅耳。中國散文中有大量疊音詞的使用,使用疊音詞可以較好地起到強調(diào)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主人公的細膩情感。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边@句話巧妙加入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等疊音詞描述水中的荷葉,在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荷塘中荷葉的特色之外,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水中荷葉的喜愛之情,而且疊音詞的使用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了荷塘中荷葉的美。
(二)中國散文語言的節(jié)奏感
1.大量使用短句。短句對凸顯文章的節(jié)奏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國作家在進行散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慣于應用大量短句,這對控制文章的節(jié)奏、提升文章的節(jié)奏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村邊場園里,曬豆子的、打芝麻的、剝玉米的,到處有說有笑,是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边@句話,作者破格融入了生活化場景描述,“曬豆子的”“打芝麻的”“剝玉米的”等短句描寫了人們豐收時的場景,借用簡短有力的詞組描寫豐收時的各種細節(jié),表達出了人們對于豐收的喜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這種場景的喜愛與向往之情。
2.整句與散句相結合。整句句式整齊、音調(diào)和諧,便于作者抒發(fā)感情;散句簡短活潑,句式多樣,散而不亂,可以帶動文章的閱讀節(jié)奏。整句與散句相結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章語言風格中帶有的想象力與畫面感。如:“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是塊空靈的藍水晶。”在這句話中,老舍借用整句和散句相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出了濟南冬天“清亮”“純粹”的特點,不僅映射出作者對老家冬天濃濃的難舍難分懷念之情,而且給人以生動、活潑之感。
三、結語
散文語言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具有音韻美,無論在英美語言中還是在中國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都將這一特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英美語言主要是借助頭韻的作用強化語言的整體節(jié)奏和欣賞性,而中國語言表達則是借助音節(jié)、音調(diào)以及句式的不同來豐富文章的語言表達,進而達到極佳的藝術效果,體現(xiàn)中國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徐博.關于英美文學語言美的探討與研究[J].南北橋,2019 (22).
[2] 蔡靜一.淺析英美文學語言審美性和藝術性[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 (12).
[3] 高曉燕.英美文學語言審美性和藝術性分析[J].媒體時代,2015 (7).
[4] 尹曉丹.游記文本中文學性在翻譯中的再現(xiàn)——《迷失島》(第1至10章)的翻譯實踐報告[D].大連外國語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2020.
[5] 葛凌霏.中學語文寫景散文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2016.
[6] 蒲鏡羽.中學語文古代游記散文審美特質(zhì)及教學策略探究[D].重慶師范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2019.
作 者: 賈慧,碩士,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