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莎,李淑芬
(1.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2.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是指孕婦臨產前出現(xiàn)的胎膜自然破裂,是產科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1]。足月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約8%[2]。胎膜早破會引起新生兒感染[3],而在感染中新生兒敗血癥被定義為威脅生命的感染,原因是宿主對感染的反應失調[4],其在存活新生兒中的發(fā)病率為4.5‰~9.7‰[5],新生兒敗血癥中以早發(fā)型新生兒敗血癥(early 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危害最大,伴有高死亡率和高發(fā)病率[6]。國外研究顯示,受影響嬰兒的死亡率在11%~19%[5]。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敗血癥約占新生兒死因構成比的20%~30%,已逐漸成為我國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7]。由于EONS 早期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目前尚無較好的檢測指標來提高其診斷的準確性。臍血作為最早可獲得的新生兒血液標本,與收集外周血相比,具有無損傷、安全、留血量充分的特點,同時也可避開在新生兒炎癥指標的生理性波動[8]。故本研究通過檢測臍動脈血中PCT、IL-6、CRP 的水平,探討其與EONS 的關系,旨在為臨床早期干預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 月~9 月在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足月分娩的胎兒共90 例,均排除合并染色體異常、嚴重先天畸形、遺傳代謝性疾病以及母親合并有嚴重內科疾病或生殖道畸形等情況者。將產婦胎膜早破大于12 h 以上的足月新生兒作為實驗組(40 例),未發(fā)生胎膜早破的足月新生兒作為對照組(50 例),其中實驗組診斷為EONS 的22 例,非EONS 18 例。本實驗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所有新生兒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 ①胎膜早破診斷依據(jù)[9];②EONS 診斷依據(jù)[10]。
1.3 方法 入組胎兒娩出后立即在無菌狀態(tài)下迅速用注射器抽取臍動脈血3 ml,放置于促凝管中靜置5 min 后以40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離心后分離血清待檢,臍血PCT、IL-6、CRP 測定統(tǒng)一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羅氏)。比較各組胎兒臍血PCT、IL-6、CRP 水平,繪制臍血PCT、IL-6、CRP 診斷EONS 的ROC 曲線,比較各指標及其聯(lián)合診斷EONS 的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1.0 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 法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胎齡、出生體重、母親年齡、孕周、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臍血PCT、IL-6、CRP 水平比較實驗組臍血PCT、IL-6、CRP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臍血PCT、IL-6及CRP 水平比較()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臍血PCT、IL-6及CRP 水平比較()
2.3 不同胎膜早破時間新生兒臍血PCT、IL-6、CRP水平比較 胎膜早破>18 h 的新生兒臍血PCT、IL-6、CRP 水平均高于胎膜早破≤18 h 的新生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EONS、非EONS 新生兒及對照組臍血PCT、IL-6、CRP 水平比較 EONS、非EONS 新生兒臍血PCT、IL-6、CRP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且EONS 新生兒PCT、IL-6、CRP水平高于非EONS 新生兒及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3 不同胎膜早破時間新生兒臍血PCT、IL-6、CRP 水平比較()
表3 不同胎膜早破時間新生兒臍血PCT、IL-6、CRP 水平比較()
表4 EONS、非EONS 新生兒及對照組臍血PCT、IL-6、CRP 水平比較()
表4 EONS、非EONS 新生兒及對照組臍血PCT、IL-6、CRP 水平比較()
注:與EONS 比較,*P<0.05;與非EONS 比較,#P<0.05
2.5 臍血PCT、IL-6、CRP 及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胎膜早破新生兒發(fā)生EONS 的價值 ROC 曲線顯示:聯(lián)合診斷、PCT、IL-6、CRP 均可以作為診斷EONS 的預測指標,根據(jù)曲線下面積,上述指標預測價值的大小為:聯(lián)合診斷>PCT>IL-6>CRP,見表5、圖1。
表5 PCT、IL-6、CRP 及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胎膜早破新生兒發(fā)生EONS 的價值
圖1 PCT、IL-6、CRP 及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胎膜早破新生兒發(fā)生EONS 的ROC 曲線
據(jù)研究報道,胎膜早破與感染互為因果關系,使新生兒發(fā)生比較重的感染,尤其是早發(fā)型敗血癥[10]。由于新生兒免疫系統(tǒng)不成熟,感染跡象通常是微妙的和非特異性的,臨床工作中以血培養(yǎng)為金標準,但其陽性率比較低、時間長且極易延誤病情[11]。雖然血清標志物可以幫助臨床醫(yī)生早期診斷EONS,但是一些感染標志物在最初幾天會出現(xiàn)生理性升高,使這些標志物的解釋變得復雜,在生理性增加之前對臍帶血進行采樣測量可能使標志物濃度的解釋更容易,并可以提高其在這一特殊人群中的診斷價值,使用新型臍帶血生物標記物進行EONS 的早期和更可靠的檢測將解決一個重要的臨床挑戰(zhàn)[12]。
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胎膜早破是EONS 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中實驗組臍血PCT、IL-6、CRP 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胎膜早破會使胎兒發(fā)生感染的風險增高,進一步可能誘發(fā)EONS[13]。另外,胎膜早破>18 h 新生兒的臍血PCT、IL-6、CRP 水平高于胎膜早破≤18 h 的新生兒,胎膜早破時間大于18 h 為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指征,本研究結果表明破膜時間越長感染程度就越嚴重。
研究表明,臍血PCT 預測EONS 的潛力最大。本研究中EONS 新生兒臍血PCT 水平高于非EONS新生兒和對照組。通過繪制ROC 曲線,獲得臍血PCT 診斷EONS 的ROC 曲線下面積為0.949,提示其有較好的診斷準確性,當取臨界值為4.25 ng/ml時,獲得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84.62%、100%,結果與其他研究相符[14],由此可見臍血PCT 對早發(fā)型敗血癥有較高的敏感度及特異度。
本研究中EONS 新生兒臍血IL-6 水平高于非EONS 新生兒和對照組,ROC 為0.886 時,IL-6 診斷胎膜早破新生兒發(fā)生EONS 的準確性較高,當取臨界值為60.85 pg/ml 時,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81.82%、77.78%。本結果與部分研究存在差異,考慮與采血時間、檢測試劑來源不同、實驗條件不同有關。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臍血CRP 診斷EONS 的ROC 曲線下面積為0.826,提示有一定的診斷準確性,當臨界值為1.17 mg/L,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74.07%、84.62%。但臍帶血CRP 的結果變化范圍很大(敏感性為25%~74%,特異性為22%~97%),因此CRP 未被認為是有參考價值的臍帶血生物標志物。
本次研究顯示,PCT、IL-6、CRP 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胎膜早破新生兒發(fā)生EONS 的價值最高,但其敏感度和特異度不高,考慮可能與收集的樣本量較少、采血時間及實驗室誤差等有關,后期需擴大樣本量、密切監(jiān)測新生兒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以獲得更加準確的結果。需要說明的是,本次三者聯(lián)合檢測時曲線下面積有所提升,故仍可作為敗血癥早期識別的檢測手段,為臨床早期干預提供實驗室依據(jù)。
世衛(wèi)組織最近的一項決議將敗血癥列為未來十年的關鍵衛(wèi)生保健重點,近年來臍帶血炎癥指標評估正在成為一種有助于診斷新生兒病理的潛在手段,但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報道仍然較少。若要將臍血檢測常規(guī)應用于臨床,尚需進行更多大規(guī)模前瞻性實驗研究。對臍帶血標志物的進一步研究不僅可以提高診斷水平,而且可以為圍產期感染的病理生理學提供洞察力和潛在的治療目標,但尋找最佳敗血癥生物標記物的努力還遠未結束[15]。
總之,胎膜早破新生兒臍血PCT、IL-6、CRP 檢測在早期識別EONS 中具有一定價值,聯(lián)合檢測時診斷的準確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