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玻利維亞政治生態(tài)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2019年11月10日,玻利維亞發(fā)生政變,左翼政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主席、總統(tǒng)埃沃·莫拉萊斯政府被推翻,莫拉萊斯被迫流亡國外。一年后,2020年10月18日,玻利維亞舉行大選,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候選人路易斯·阿爾塞當選總統(tǒng),于11月8日就任總統(tǒng)。玻利維亞爭取社會主義運動東山再起,本文主要分析玻利維亞左翼東山再起的前因后果。
一、玻利維亞2020年10月大選
2020年10月18日,玻利維亞舉行大選,共有6名總統(tǒng)候選人。10月23日,玻最高選舉法院宣布最終選舉統(tǒng)計結果,左翼政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候選人、前經濟部長路易斯·阿爾塞以55.1%的高得票率在大選中獲勝,當選新一任玻利維亞總統(tǒng)。其主要對手公民社群黨候選人、前總統(tǒng)卡洛斯·梅薩獲得28.83%的選票,另一位候選人“我們相信”組織候選人費爾南多·卡馬喬獲得14%的選票。
阿爾塞2020年57歲,曾先后在玻利維亞前總統(tǒng)莫拉萊斯三屆政府中擔任財政和經濟部長,被稱為創(chuàng)造玻利維亞“經濟奇跡”的人。阿爾塞2020年10月23日在推特上表示,他將不辜負玻利維亞人民的信任,并強調自己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重建玻利維亞,以恢復國家穩(wěn)定。阿爾塞已于2020年11月8日正式就任。
二、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及其執(zhí)政16年的功過
地處南美洲安第斯山區(qū)的玻利維亞(全稱是多民族玻利維亞國),面積109.8萬平方公里,人口1121.6萬,約有36個民族,主要民族是印第安克丘亞和艾馬拉族。玻利維亞也是拉美各國中印第安人占總人口比重最多的國家,約60%。玻利維亞擁有豐富的油氣和銅、鉛、鋅、錫等有色金屬等資源。長期以來,國家的主要資源和經濟命脈掌握在外國跨國資本和本國白人等上層資產階級手中,經濟發(fā)展落后,貧富分化和不平等現象十分嚴重,被稱為“坐在金椅子上的乞丐”。20世紀90年代,玻利維亞仿效其他拉美國家,引入新自由主義理論進行私有化改革,其結果不僅沒能振興本國經濟,反而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引起群眾的廣泛不滿。
關于玻利維亞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爭取社會主義運動是玻利維亞左翼政黨,創(chuàng)建于1995年。在政治上主張捍衛(wèi)各個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尊重他們的歷史、傳統(tǒng)、習慣和文化,主張對立法、司法等機構進行改革;在經濟上,反對新自由主義,要求對石油天然氣實行國有化,主張進行土地改革;在對外政策上,主張加強地區(qū)一體化,反對由美國主導的美洲自由貿易區(qū),強調各國人民自決的原則,反對各種形式的外來干涉。[1]玻利維亞前總統(tǒng)埃沃·莫拉萊斯是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和該黨的主要領導人。
在2005年12月大選中,莫拉萊斯作為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候選人,首次當選總統(tǒng),并于2006年1月22日就任。在2009年12月6日舉行的總統(tǒng)選舉中,他獲得64.2%的選票,再次當選總統(tǒng)。在2014年10月12日的大選中,獲得61.04%的選票,第三次當選總統(tǒng),2015年1月22日就任,任期應至2020年1月。
關于“社群社會主義”。莫拉萊斯是印第安艾馬拉人,他是玻利維亞歷史上第一位印第安人總統(tǒng)。莫拉萊斯及其領導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提出了“社群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建立在反對新舊殖民主義和回歸傳統(tǒng)的平等、互惠、和諧社會的基礎之上,是由印第安傳統(tǒng)思想、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吸取各種社會主義的思想養(yǎng)分結合在一起的新思潮。
社群社會主義認為,印第安人曾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古代文明,也流傳了許多樸素的宇宙觀念和思想一直到后世。印第安人認為宇宙和地球是一體的,人類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第安人基于平等、民主、和諧的觀念建立各種社群,若干數量的印第安人聚居在一起,共同擁有一片土地,共同耕種,共享收獲物,由此也產生了“社群文化”。莫拉萊斯將“社群文化”運用到了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構建之中,并視其為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他認為:“社會主義就是人民生活在社群與平等之中。從根本上看,農民社群里就存在社會主義?!?/p>
社群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持否認和批判的態(tài)度,認為資本主義體系追求利潤的邏輯是一切罪惡之源,它破壞了地球、環(huán)境以及社會關系?!八蛞磺惺挛锼魅∽畲蟮睦麧櫋T谫Y本主義體系下,沒有什么事物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水、土地、人體基因、傳統(tǒng)文化、正義、道德、死亡和生命本身一切都變成了商品”,資本主義要把所有人同化為單純的消費者。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出的新自由主義藥方使多數國家陷入危機。單一的經濟模式造成一種普遍的文化適應,用同一種方式看待和思考問題,即資本主義方式。資本主義全球化就這樣破壞了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莫拉萊斯提出,為了保護地球、生命和人類,必須消滅資本主義。
社群社會主義也吸取各種社會主義的思想養(yǎng)分,如印第安社會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托洛茨基主義、拉美各種左翼思潮以及玻利維亞歷史上盛行的各種社會主義思潮。莫拉萊斯強調,玻利維亞的“社群社會主義”應該是基于本土特色的,而不是照搬他國的社會主義經驗。
“社群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基礎是:自由、尊嚴、平等、公平、對等、互補、團結、透明、社會責任、尊重生命、尊重人權、尊重文化多樣性。
莫拉萊斯提倡的“社群社會主義”主張要在玻利維亞實現社會正義,以人為本,承認人的權利;主張參與民主,召開制憲大會,選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議員;承認玻利維亞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以印第安文明和價值為根基、以獨立戰(zhàn)爭英雄的思想為指導,建立“拉美大祖國”;反對帝國主義的企圖,主張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的團結,聲援正在為自由、正義和解放而斗爭的力量和運動;反對新自由主義的新殖民主義政策,捍衛(wèi)主權、經濟主權和發(fā)展權。國家資源要掌握在國家的手中;公社、工會和家庭是“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社會發(fā)展基礎,政府將保護它們;解決人民的問題是“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和政府的宗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主張“社群社會主義”,發(fā)展社團民主;保障充足的糧食供應、有效的醫(yī)療和良好的教育,捍衛(wèi)貧困和邊緣居民的權益,不斷提高人民的購買力,重視落后地區(qū)的開發(fā)等。
莫拉萊斯還提出“美好生活社會主義”,主張要滿足人民和個人的客觀和主觀的需要,消滅剝削,人與人之間和社團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過和睦的生活,這只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才能做到。2017年8月16日,時任玻利維亞外長費爾南多·瓦納古尼·馬瑪尼在北京公共外交中心發(fā)表主題為“美好的生活”演講時說:“美好的生活意味著要尊重父母、尊重祖先、尊重他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生活會非常美好。美好生活就是祖先說過的一項原則,即我們一起前行,誰也不應該落后,所有人都應該獲取必要的東西,也讓所有人都沒有缺失,這是祖先們教育我們的原則?!?/p>
莫拉萊斯在玻利維亞執(zhí)政13年的功與過。從2006年至2019年,莫拉萊斯在玻利維亞執(zhí)政了13年。莫拉萊斯執(zhí)政后,宣布要在玻利維亞進行一場“民主和文化革命”。莫拉萊斯任內,他將“社群社會主義”理論付諸實施,在玻利維亞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內容包括:
其一,憲法改革。2006年8月6日成立制憲大會,2009年1月25日新憲法全民公決,獲得了61.8%的支持率,同年4月14日,玻利維亞國民議會正式通過新憲法。新憲法強調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的特性。憲法第一條規(guī)定:“多民族社群、自由、獨立、主權、民主、跨文化、分權和自治是法治的玻利維亞共和國的基本原則。共和國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礎之上,并將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納入國家一體化進程之中。”2009年3月,將國名由“玻利維亞共和國”改為“多民族玻利維亞國”。新憲法為莫拉萊斯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礎,同時確立印第安人在多民族國家的合法地位,規(guī)定印第安人應在議會中占有一定的名額。建立多民族憲法法庭,成立多民族選舉機構,規(guī)定印第安人在這一機構中擁有一定的代表。憲法還將36個印第安民族所講的語言提高到與西班牙語同樣重要的地位并作為官方語言,要求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至少使用兩種官方語言。此外,保護印第安人的合法權益,賦予印第安人地方自治權力。同時,較好地處理了與幾個右翼掌權的富裕省的關系。玻利維亞被稱為“半個月亮”的東部幾個比較富裕的省份圣克魯斯、潘多、塔里哈和貝尼的領導權一直掌握在反對派手中。莫拉萊斯執(zhí)政初期很難踏上這幾個省的土地。他既給予這些省某些自治權,又加強中央政府在軍警與財稅方面對這些省的控制。2014年的選舉,爭取社會主義運動擁有穩(wěn)定的民眾支持率,在國會兩院中擁有三分之二的大多數席位。執(zhí)政黨奪回了圣克魯斯、潘多、塔里哈等省的領導權,只剩下貝尼省仍在反對派控制下。但在2015年3月的中期選舉中,執(zhí)政黨失去了一些重要省如拉巴斯的省長職位和重要的城市如首都拉巴斯和阿爾托的市長職位。
其二,經濟改革。為了改變玻利維亞長期落后的現狀,莫拉萊斯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是制定了國家發(fā)展五年計劃(2006—2011年),提出要使玻利維亞成為一個“發(fā)展生產的、有尊嚴的、民主的和主權的國家”。隨后,又制定了《2012—2015年通往領先玻利維亞》的綱領。二是此后莫拉萊斯政府不斷推動石油和天然氣、礦產、森林、通信、鐵路交通等領域的國有化,重新掌控了這些戰(zhàn)略資源的所有權,也極大地充實了國庫,為其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莫拉萊斯并非排斥一切外國資本,國有化不是無償沒收或強制征用外國企業(yè)資產。因此,大多數外國企業(yè)并沒有退出玻利維亞。三是改變本國單一經濟結構,發(fā)展工業(yè)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5月7日,由中國鐵建國際集團玻利維亞公司承建的總長508.07公里的魯雷納瓦克至里韋拉爾塔公路項目正式開工。2017年8月13日,政府頒布第969號法令,即《保護印第安人領土和伊西博羅-塞庫雷法》,準許政府建設一條從貝尼省到科恰班巴省的公路。2018年4月3日,頒布法令準許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3.96億美元給玻建設穆通鐵礦。四是推動古柯的產業(yè)化。莫拉萊斯主張打擊販毒活動,但允許每戶農民種1600平方米的古柯葉,并推動古柯的產業(yè)化,以此保障農民的收入。五是縮減財政開支。裁減政府部門,推行新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削減公務員過高的津貼,大幅度減少政府機關的額外開支,使玻中央政府連續(xù)幾年出現財政盈余。由于上述措施,盡管多年來國際金融危機和國際市場上原油和天然氣等初級產品價格下跌,對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玻利維亞一直是南美洲國家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在拉美也名列前茅。莫拉萊斯執(zhí)政13年,玻利維亞經濟年均增長5%。人均GDP明顯增長,從1994年至2005年的年人均GDP 961美元,增加到2006年至2017年的2392美元。
其三,社會改革。莫拉萊斯政府在“美好生活社會主義”執(zhí)政目標下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實施扶貧計劃和支持團結互助計劃,重點扶持80個貧困市(縣)。玻利維亞的貧困人口比例從2005年的59.6%下降到2017年的38.6%。同期,極端貧困人口從36.7%下降到16.8%。中產階級占總人口的比重從2005年的35%上升到2017年的58%。二是土地改革。為滿足廣大印第安農民“耕者有其田”的要求,2006年6月3日,莫拉萊斯在東部圣克魯斯市將第一批土地國家所有權的證書交給農民,政府將200萬公頃國家的土地分配給農民。2006年11月28日,頒布新土改法,國家有權向莊園主征收部分閑置土地,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給無地的貧民和印第安農民。三是促進就業(yè)和收入。玻利維亞政府規(guī)定每年要創(chuàng)造10萬個就業(yè)機會,政府在全國范圍內開辦城鎮(zhèn)發(fā)展銀行,為手工業(yè)者、中小生產者和小型企業(yè)提供貸款和補貼。在文化教育方面,莫拉萊斯政府開展掃盲運動,推廣雙語教育,弘揚民族文化,進行一場文化革命。2008年12月21日,經過三年的掃盲運動,玻利維亞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文盲已被掃除的國家。
在外交方面,莫拉萊斯政府對外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和不結盟的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堅持各國一律平等、人民自決,不干涉別國內政、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原則,突出多元外交和務實經濟外交。重視發(fā)展同拉美國家的傳統(tǒng)友好關系,與古巴、委內瑞拉等拉美左派國家關系密切,積極推進地區(qū)一體化。莫拉萊斯政府對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持批評態(tài)度,譴責美國對玻利維亞內政的干涉。莫拉萊斯政府與中國關系友好,他本人曾多次訪問中國。[2]
但是,“社群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社群社會主義”具有濃郁的莫拉萊斯個人“卡里斯馬”色彩,2019年11月莫拉萊斯被迫辭職流亡國外后,無論是他本人還是該黨已很少提及“社群社會主義”。
三、玻利維亞2019年10月大選
莫拉萊斯被迫流亡國外
2019年10月20日,玻利維亞舉行大選,共有9名候選人參加角逐。據最高選舉法庭宣布的選舉結果,執(zhí)政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候選人、總統(tǒng)莫拉萊斯得票率為47.8%,反對黨公民社群黨候選人、前總統(tǒng)梅薩得票率為36.51%,莫拉萊斯超過梅薩11.29%。按照玻選舉法規(guī)定,得票居首位的候選人若得票率超過40%,并且比得票第二位的候選人得票多于10%,即當選總統(tǒng)。因此,最高選舉法院宣布莫拉萊斯當選總統(tǒng)。但是,反對派拒絕承認選舉結果,認為選舉過程存在舞弊,連續(xù)三周舉行抗議,起初要求進行第二輪選舉,進而要求廢除大選結果,重新舉行大選。11月10日,玻警察總司令和武裝部隊總司令要求莫拉萊斯辭職,在軍警頭目的壓力下,同一天,莫拉萊斯被迫宣布辭去總統(tǒng)職務。12日,乘墨西哥空軍的飛機抵達墨西哥尋求政治庇護,后轉赴阿根廷尋求庇護。11月12日,反對派成員、參議院第二副議長珍尼娜·阿涅斯在國會宣誓就任臨時總統(tǒng)。后玻國會各黨派議員達成協(xié)議,同意重新舉行大選。11月24日,臨時總統(tǒng)阿涅斯簽署并頒布了一項新選舉法案,該法案廢除了10月20日大選的結果;規(guī)定自該法案簽署之日起,將在20天內選舉新的最高選舉法院成員,由新的最高選舉法院確定大選日期;最高選舉法院成立后,必須在120天內舉行總統(tǒng)選舉;如果在第一輪投票中沒有獲勝者,必須在45天之內舉行第二輪投票;選舉產生新總統(tǒng)后,臨時政府在15天內將權力移交新政府;莫拉萊斯將不能參加本屆總統(tǒng)選舉。12月19日,國會選舉產生了新的最高選舉法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玻利維亞流行等原因,大選一再推遲,直到2020年10月18日才舉行。
莫拉萊斯之所以辭去總統(tǒng)職務,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美國和美洲國家組織千方百計企圖推翻莫拉萊斯左翼政權,而莫拉萊斯對美洲國家組織過于輕信,甚至主動邀請該組織派審核組審核大選結果,美洲國家組織審核組于11月10日公布報告認定,玻利維亞10月20日舉行的大選中存在偽造簽名和造假行為,建議玻利維亞廢除大選結果,并在新的選舉機構監(jiān)督下重新舉行大選。二是由于莫拉萊斯沒能掌握和控制軍隊和警察部隊的領導權,在關鍵時刻,軍隊和警察部隊的上層站在反對派一邊,要求莫拉萊斯辭職。三是由于莫拉萊斯沒有接受2016年2月公決的結果。2016年2月21日,玻利維亞舉行公投,以51.3%反對票和48.7%贊成票,否決莫拉萊斯第四次競選總統(tǒng)的資格。但莫拉萊斯通過憲法法院的裁決,堅持要第四次競選總統(tǒng),遭到相當一部分民眾的反對。莫拉萊斯的辭職和玻利維亞左翼政權的垮臺無疑是對拉美左翼力量的一次沉重打擊。
四、爭取社會主義運動東山再起的原因
玻利維亞左翼“爭取社會主義運動”東山再起使玻利維亞民眾感到興高采烈,使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等拉美左翼政府和拉美左翼政黨和民眾感到歡欣鼓舞。有評論認為,這標志著左翼力量在拉美的復興。巴西左翼學者薩德爾認為,這標志著拉美第二個反新自由主義周期的開始。
人們不禁要問,緣何爭取社會主義運動能在短短的一年之后,又東山再起?緣何路易斯·阿爾塞能在10月18日的總統(tǒng)選舉中,以55.1%的高得票率在首輪投票中直接勝出,當選玻利維亞總統(tǒng)?
首先,阿爾塞獲得了莫拉萊斯陣營民眾的有力支持。莫拉萊斯領導的左翼政黨執(zhí)政近14年,在國內有較為雄厚的群眾基礎。阿爾塞作為“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候選人和莫拉萊斯的繼任者,得到這一陣營民眾的大力支持。競選中,他還努力團結中產階級,從而爭取到部分搖擺選民的選票。
其次,阿爾塞的經濟業(yè)績贏得廣大選民的信任。經濟是選民最關注的問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玻利維亞的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阿爾塞曾先后在莫拉萊斯歷屆政府擔任財政和經濟部長,被稱為創(chuàng)造玻利維亞“經濟奇跡”的人。他所制定和實施的經濟政策曾為該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和大幅度降低貧困率奠定了基礎,使貧困階層廣為受益。因此,民眾希望他能領導玻利維亞擺脫經濟困境。民眾迫切期望通過選出有能力的新的領導人來擺脫當前的困局,因此阿爾塞的獲勝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確實反映了民眾的呼聲。
再次,右翼政黨的競選綱領和執(zhí)政理念難以得到中低收入民眾的認可和信任。在本次大選中,面對國家當前的嚴重危機,幾位參選的右翼政黨候選人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應對方案。尤其是阿涅斯組建的臨時政府在近一年執(zhí)政期間未能拿出治國理政的有效方案,使渴望國家政局穩(wěn)定的選民對右翼政黨失去信心。
五、阿爾塞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措施
阿爾塞也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首要的任務是恢復遭新冠肺炎疫情重創(chuàng)的經濟,恢復生產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臨時政府經濟政策不當,2020年玻利維亞經濟將出現-11%的衰退,財政赤字擴大,中小企業(yè)倒閉,失業(yè)率上升。如何在全球經濟衰退和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的時刻重振經濟,是阿爾塞要解決的難題。阿爾塞表示,他將采取六大措施:一是實施進口替代工業(yè)化;二是增加就業(yè)機會;三是加強農牧業(yè)生產;四是自主擴大生物柴油生產;五是實現主權鋰工業(yè)化;六是執(zhí)行負責的財政金融管理。
2020年11月8日,阿爾塞在就職演說中表示,玻利維亞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他的政府是為全體人民的政府,他將使玻利維亞成為一個團結的、和平的國家。他的首要任務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復蘇經濟,讓民眾過上美好生活。分析人士認為,玻利維亞多年來一直實行的是阿爾塞規(guī)劃制定的經濟政策,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玻利維亞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因此他執(zhí)政后將會繼續(xù)執(zhí)行既定方針,但會在策略上進行調控,以便適應局勢變化并應對諸多挑戰(zhàn)。阿爾塞承諾要重振莫拉萊斯執(zhí)政時期的扶貧計劃和社會救助——現金救濟或發(fā)放救濟券。2020年11月8日,阿爾塞就任總統(tǒng)的當天,阿爾塞政府便恢復了與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和伊朗政府的外交關系。2020年11月13日,阿爾塞政府所采取第一項措施就是頒布第1345和1346號法令,利用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fā)銀行給玻利維亞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共7.04億美元的貸款,給困難的婦女和兒童、殘疾人和老人發(fā)放“反饑餓劵”。2020年11月20日,阿爾塞政府外交部發(fā)表公告,宣布玻利維亞重新加入美洲玻利瓦爾聯(lián)盟、拉共體和南美洲國家聯(lián)盟。
其次是如何爭取國內中間派力量的支持,減少國內右翼反對派的政治壓力。阿爾塞表示,他的政府將是團結政府,他代表的是全體人民。目前玻利維亞右翼勢力仍比較強大,特別是在圣克魯斯、潘多、塔里哈和貝尼等省。以這次大選得票居第三位的路易斯·費爾南多·卡馬喬及其領導的圣克魯斯公民委員會為代表的玻右翼勢力拒不承認這次大選結果,舉行罷工,制造路障,表示將繼續(xù)進行抵抗阿爾塞政府。2020年11月6日,在阿爾塞就任總統(tǒng)前夕,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在拉巴斯的總部遭到爆炸物的襲擊,阿爾塞當時正在里面開會。這說明,玻極右勢力在美國支持下,不會甘心失敗。
此外,如何處理好與莫拉萊斯及執(zhí)政黨的內部關系也是阿爾塞需要解決的難題。阿爾塞是一位學者型技術官員,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內并無根基。他所奉行的務實的溫和派路線,包括改善與西方國家關系的戰(zhàn)略,都可能與包括莫拉萊斯在內的左翼激進派立場發(fā)生沖突,這將給他依照自己的理念施政帶來不利影響。對阿爾塞來說,處理好與前總統(tǒng)、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領導人莫拉萊斯的關系是一個新的課題。阿爾塞于10月20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莫拉萊斯在他未來的政府中不會“扮演任何角色”。他表示:“因為莫拉萊斯是玻利維亞人,他可以隨時回到這個國家,但他是否屬于政府的一部分,必須由我來決定”,“莫拉萊斯是歷史領袖,但他已不是總統(tǒng),我們將實際治國”。
2020年11月9日,莫拉萊斯從阿根廷北部越過跨國橋梁回到玻利維亞南部的科恰班巴市,阿根廷總統(tǒng)費爾南德斯在阿邊境歡送莫拉萊斯,數百名玻利維亞民眾在玻利維亞邊境歡迎莫拉萊斯回國。2020年11月17日,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成員和工會領導人在科恰班巴開會,莫拉萊斯出席會議并重新當選為爭取社會主義運動主席。11月21日,總統(tǒng)阿爾塞到科恰班巴出席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全國會議,并與莫拉萊斯會見,會議討論了該黨參加2021年3月州長和市長的候選人人選。
總之,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東山再起對玻利維亞和拉美政治生態(tài)將起積極影響,但阿爾塞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政府面臨著多種內外挑戰(zhàn),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康學同.當代拉美政黨簡史[M].北京:當代出版社,2011:160-161.
[2]徐世澄.莫拉萊斯治國理政的經驗與教訓[J].中國領導科學,2018(4).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拉丁美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中國察哈爾學會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