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煤礦產(chǎn)業(yè)是我國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jīng)濟結構中的中流砥柱,但據(jù)實際情況來看,多數(shù)從事煤礦工作的工人因井下粉塵情況較為嚴重,使呼吸系統(tǒng)發(fā)病率急劇上升。雖然能夠通過防護裝備抵擋大部分的粉塵,但依然有少部分被吸入肺部,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會誘發(fā)塵肺[1]。該病癥屬于慢性類病癥,又被稱為黑肺癥,患者在長期吸入各類粉塵后,其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臨床癥狀會愈加明顯,若未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或者依然從事該工作,甚至會引發(fā)肺結核,進而危及患者身體健康。目前,在對患者實施治療時,可使用治療結合康復護理的方法來進行干預,本次對照實驗中,探究了對煤工塵肺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4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64 例煤工塵肺患者,患者均為男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胸痛、咯血、咳痰等臨床癥狀,根據(jù)其病癥嚴重程度分期,其中Ⅲ期13 例,Ⅱ期24 例,Ⅰ期27 例。同時,患者除本身塵肺疾病外,無其他慢性類疾病、精神類病史、肝腎功能不全等情況,符合入組標準。將所有患者根據(jù)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 例。觀察組年齡55~76 歲,平均年齡(63.36±4.22)歲;對照組年齡50~75 歲,平均年齡(61.02±4.6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標準開展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主要圍繞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康復訓練等工作為主[2]。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基礎上應用整體康復護理:①健康教育:據(jù)實際調查分析來看,塵肺疾病患者對相關健康知識的了解較淺,護理人員應針對該情況實施健康教育。可向患者講解塵肺的相關健康知識,并了解組內患者病情的個體化差異,加深患者對塵肺疾病的認識,然后將康復訓練的優(yōu)勢、效果及相關病例告知患者,促使患者能夠樹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3]。②康復訓練:詳細了解患者的病癥情況,作為康復訓練計劃制定的重要依據(jù),主要包括上肢訓練、下肢鍛煉、呼吸肌鍛煉:a.上肢訓練,上肢訓練幅度不宜過大,護理人員應在患者鍛煉的過程中做好監(jiān)督工作,主要圍繞上肢繞圈,1 次/d,5 min/次,并保持30 圈/min,根據(jù)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復逐步增加鍛煉時間,最高應限制在20 min,且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存在肌肉疲勞、氣緊情況[4];b.下肢鍛煉,對于下肢鍛煉可選擇慢跑、爬樓梯,并逐步提升鍛煉時間、運動量,在鍛煉初期,每次訓練時間控制在5~10 min,4~5 次/d,在提升訓練量時,應將時間控制在20~30 min 左右,次數(shù)3~4 次;c.呼吸肌訓練,在塵肺的影響下,患者呼吸功能受到了影響,呼吸肌訓練能夠改善呼吸肌活力,以此來提升其呼吸功能,訓練方法可選擇縮唇-腹式模式,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吸氣、呼氣,同時應使用雙手輕壓腹部,2 次/d,10 min/次,隨著其呼吸功能的恢復,可將訓練次數(shù)增加至3~4 次/d[5];d.咳痰和排痰訓練,幾乎所有塵肺患者均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咳痰困難情況,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排痰的重要性,協(xié)助患者保持坐位,上身前傾,然后指導患者輕咳,反復多次,使痰液松動并易排出體外。對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多飲水及遵醫(yī)囑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③用藥指導:在康復護理過程中需配合藥物治療,一般多選擇漢防己甲素(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2075),3 次/d,用藥劑量60 mg/次,每6 d 停藥1 d,連續(xù)治療6 個月[6]。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指標(Borg 量表評分、SGRQ 評分、6 min 步行距離、FEV1%、FEV1/FVC)以及生存質量。①采用Borg量表評分為呼吸困難程度進行評定,滿分10 分,分值越高呼吸困難程度越高;②SGRQ 評分滿分100 分,可評估患者的健康生活情況,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差;③生存質量評分使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調查,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分值越高其生存質量越優(yōu)[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Borg 量表評分、SGRQ 評分、6 min 步行距離、FEV1%、FEV1/FVC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Borg 評分、SGRQ 評分、6 min 步行距離、FEV1%、FEV1/FVC 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 觀察組物質生活評分(76.36±6.89)分、軀體健康評分(74.58±6.36)分、心理健康評分(68.03±7.48)分、社會功能評分(61.96±5.42)分均高于對照組的(70.82±6.26)、(55.21±8.24)、(48.02±7.06)、(43.15±7.63)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塵肺病不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同時也是發(fā)生率極高的職業(yè)病,煤礦工人長期在井下工作,粉塵吸入量較多,使得肺部組織會出現(xiàn)彌漫性纖維化情況,進而會極大的降低肺功能[8]。同時,患者肺部組織在粉塵的長期刺激下,肺部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炎癥反應,并誘發(fā)一系列病理反應,如塵性纖維化、塵細胞肉芽腫、巨噬細胞性肺炎等,且肺部組織中血管非常細小,煤礦工人吸入的粉塵可能會堵塞此類細小血管。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病癥多使用漢防己甲素片,患者在服用漢防己甲素片后,藥物中的漢防己甲素會降低機體內防御細胞的活性,并抑制表面P-糖蛋白的過度表達。據(jù)臨床分析來看,對塵肺病患者使用針對性的康復護理方法能夠有效改善塵肺病帶來的肺功能障礙。一般情況下,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時,多使用常規(guī)護理以及藥物治療,但根據(jù)實際治療情況來看,效果比較差強人意,并不能更快、更高質量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對此需改進康復護理措施,使用針對性更強的護理措施。本次實驗中對觀察組應用了整體康復護理,主要圍繞上肢鍛煉、下肢鍛煉、呼吸肌鍛煉、咳痰或排痰鍛煉等開展康復訓煉工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Borg 量表評分、SGRQ 評分、6 min步行距離、FEV1%、FEV1/FVC 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物質生活、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整體康復護理應用于煤工塵肺患者的康復護理工作中效果較為理想,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