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酷哥哥
老師經常給我們布置一些諸如“我的爸爸”“我的老師”“我的同學”之類的寫人作文題目。在寫人的時候,我們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來寫,可有的同學就像拍照一樣,把人物的眉毛、嘴巴、鼻子、眼睛、耳朵、頭發(fā),甚至大腳丫統(tǒng)統(tǒng)“拍”了出來。
大作家是不是這樣的呢?
我們來看《草房子》里,曹文軒對禿鶴這個人物的外貌描寫:
禿鶴的禿,是很地道的。他用長長的好看的脖子,支撐起那么一顆光溜溜的腦袋。這顆腦袋絕無一絲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勻。陽光下,這顆腦袋像打了蠟一般地亮,讓他的同學們無端地想起夜里,它也會亮的。由于禿成這樣,孩子們就會常常出神地去看,并會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頭蘸一點兒唾沫去輕輕摩挲它一下的欲望。事實上,禿鶴的頭,是經常被人撫摩的。后來,禿鶴發(fā)現了孩子們喜歡摸他的頭,就把自己的頭看得珍貴了,不再由著他們想摸就摸了。如果有人偷偷摸了他的頭,他就會立即掉過頭去判斷,見是一個比他弱小的,他就會追過去讓那個人在后背上吃一拳;見是一個比他有力的,他就會罵一聲。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付禿鶴一點兒東西:要么是一塊糖,要么是將橡皮或鉛筆借他用半天。桑桑用一根斷了的格尺,就換得了兩次的撫摩。那時,禿鶴將頭很乖巧地低下來,放在了桑桑的眼前,桑桑伸出手去摸著,禿鶴就會數道:“一回了……”桑桑覺得禿鶴的頭很光滑,跟他在河邊摸一塊被水沖洗了無數年的鵝卵石時的感覺差不多。
這段文字里,曹文軒老師沒有寫禿鶴的眉毛,也沒寫禿鶴的嘴巴,更沒寫禿鶴的大腳丫,而是緊緊圍繞禿鶴的“禿”來寫。
為什么呢?
第一,因為班里就他一個人是禿頭,富有特征;第二,整個故事的開展都跟他的“禿”有關,相比較而言,禿鶴身上的其他外貌特征就可以一筆帶過或者是忽略不計。這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描寫。
人物的外貌描寫,又稱肖像描寫,是對人物的容貌、衣著、體形、姿態(tài)等進行描寫。成功的外貌描寫不僅在于刻畫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也能體現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際遇等。
《長襪子皮皮》是瑞典的國寶級童話。作者林格倫曾榮獲“安徒生金質獎章”。她的作品被譯為86種文字,發(fā)行量達到1.3億冊。把她的書摞起來有1.75個埃菲爾鐵塔那么高,把它們排成行可以繞地球3周。
在《長襪子皮皮》的故事里,林格倫這樣描寫皮皮:
她頭發(fā)的顏色像胡蘿卜一樣,兩條梳得硬邦邦的小辮子直挺挺地豎著。她的鼻子長得就像一個小土豆,上邊布滿了雀斑。鼻子下邊長著一張大嘴巴,牙齒整齊潔白。她的連衣裙也相當怪,那是她自己縫的。原來想做成藍色的,可是藍布不夠,不得不這兒縫一塊紅布,那兒縫一塊紅布。她又細又長的腿上穿著一雙長襪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穿一雙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腳大一倍。這雙鞋還是她爸爸在非洲給她買的,當時考慮到她的腳還要長大,而皮皮一直穿到現在,別的鞋都不愛穿。
讀了這段文字,以后在茫茫人海里遇見這樣的女生,你能不能毫不猶豫地認出她就是皮皮呢?我想百分之百的讀者都可以一眼確定。之所以如此,就得益于作者林格倫沒有說“皮皮的眼睛又大又圓”,也沒說“皮皮的臉蛋紅得像紅蘋果”,而是抓住她頭發(fā)的顏色、小辮子、長著雀斑的鼻子等外貌特征來描寫。
衣著打扮,也屬于外貌描寫的一部分。從皮皮的連衣裙和襪子可以推斷出來皮皮是一個沒有人照顧的孤兒,不然的話,她的連衣裙不會怪模怪樣,她穿的襪子也不會一只是棕色,一只是黑色。
《老人與?!肥敲绹笪暮篮C魍淖髌?,海明威曾經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們來看看大文豪怎么描寫主人公圣地亞哥的外貌:
老人消瘦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膚病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勒得很深的傷疤。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顯得喜洋洋而不服輸。
這段文字里,海明威著重寫了老人“腮幫上的褐斑”“手上的傷疤”和“海水一般的眼睛”,之所以選擇這幾點,而沒有選擇去描寫眉毛、耳朵、腳等,是因為它們更能展現漁夫的性格特點和精神面貌。
《綠山墻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馬利的作品,剛一出版,就得到了萬千讀者的喜愛,文學大師馬克·吐溫評價說:“安妮(故事女主人公)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p>
那安妮長什么樣子?書中對安妮的外貌描寫:
以普通人的眼光看,這是個十一歲左右的女孩,身穿一件過緊過短、蹩腳難看的黃灰色棉絨裙,戴一頂褪色的褐色水手帽,在帽子下面,大紅的頭發(fā)被編成兩根粗辮子垂在背上;她的臉瘦小、蒼白,長著一些雀斑;大眼睛大嘴巴,眼睛在特定的光線下或特定的情緒中是綠色的,在其他時候卻是灰色的。
安妮“過緊過短、蹩腳難看的衣服”“褪色的水手帽”都在告知讀者,跟上文提到的長襪子皮皮一樣,安妮也是一個無人照看的孩子。“紅頭發(fā)”和“雀斑”是在說外貌特征。她的臉“瘦小、蒼白”說明她長期以來缺少營養(yǎng),很可能經常食不果腹。她的眼睛有時候是綠色,有時候是灰色,通過之后的故事,我們知曉作者實際上是在借她的眼睛暗示安妮是一個富于幻想的孩子,是一個擁有與眾不同靈魂的人。
綜上所述,不管是《草房子》《長襪子皮皮》,或者是《老人與?!贰毒G山墻的安妮》,作者都是在有選擇地進行外貌描寫,而不是像拍照片似的把一個人從頭到腳都寫一遍,這正應了魯迅先生說的“善于細致地、精確地描繪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棄與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無關的其他東西”。
【創(chuàng)意小練習】
有人長得賊眉鼠眼,有人長得濃眉大眼;有人長得虎背熊腰,有人長得瘦骨嶙峋……千千萬萬的人,有千千萬萬的外貌。即便同樣都是從事教師這個職業(yè),老師跟老師之間也有區(qū)別,比如長相、衣著、個子、性格、談吐等。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觀察一下你們的代課老師,比如體育老師和音樂老師,或者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你能不能發(fā)現他們彼此之間在外貌上存在的異同呢?這樣,我們下次寫作文的時候,就知道從哪方面著手去描寫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