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孫博倫, 鮑金雷, 姜洋, 熊桂華, 趙東旭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長春 130117;2.濟南市技師學院醫(yī)藥與康養(yǎng)系,山東濟南 250000;3.山東協(xié)和學院,山東濟南 250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組由遺傳、環(huán)境與自身免疫因素共同影響所致,主要以糖代謝紊亂為表現(xiàn)的綜合征,其慢性并發(fā)癥已成為導致糖尿病傷殘與死亡的主因。其中,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其全球發(fā)病率超過40%[1]。具有患病數(shù)量多、發(fā)病隱匿、病程漫長等特點[2]。中醫(yī)認為,糖尿病腎病既在“消渴病”內(nèi),又屬“腎病”,故稱其為“消渴病腎病”[3],該病患者早期有燥熱耗損陰津的表現(xiàn),病機以陰精虧虛和火熱偏盛為主[4],故生活中常伴隨有便秘的癥狀[5]。西醫(yī)研究認為,糖尿病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經(jīng)發(fā)生病變進而累及消化系統(tǒng)而導致的,這也導致其成為血糖控制困難的常見因素[6-7]。長時間便秘使心腦血管及腎疾病病情加重,導致腦血管破裂甚至猝死。因此,積極治療便秘不僅可以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排便經(jīng)歷,改善其生活質量,對于減少或消除患病的潛在危險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中醫(yī)藥因其歷史悠久、副作用小、整體改善效果良好,越來越深受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信賴。本研究采用耳穴壓籽與神闕穴貼敷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19 年7 月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病房及門診收治的120例明確診斷為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表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 例。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議通過。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8]中有關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擬定;便秘的診斷標準參照功能性便秘羅馬Ⅲ的診斷標準[9]擬定。
1.2.2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照仝小林主編的《糖尿病中醫(yī)藥臨床循證實踐指南(2016 版)》[10]中有關消渴病腎病氣陰兩虛型的診斷標準擬定。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60 歲;③近3 個月內(nèi)未采取任何相關療法治療;④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①1型糖尿病便秘的患者;②年齡<60歲的患者;③其他器質性病變所導致便秘的患者;④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不能參與本研究的患者;⑤不能接受中醫(yī)治療的患者。
1.5.1 對照組
給予基礎治療、健康宣教、規(guī)律揉腹以及提肛運動等常規(guī)治療。①基礎治療:保持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堅持糖尿病腎病飲食與運動療法,如飲食方面注意優(yōu)質蛋白飲食、通過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等。②教育指導:對參加研究的入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詳細講解基礎治療、規(guī)律揉腹、提肛運動以及習慣養(yǎng)成的作用與意義、具體時間與操作流程,對患者及其家屬等陪護人員進行專門的指導。創(chuàng)建微信群,將指導視頻發(fā)到群內(nèi)作為遺忘時備用,每天發(fā)送同步指導信息,增強連續(xù)性與緊密性。鼓勵患者及其家屬等陪護人員進行提問和交流,研究人員進行一對一解答。③規(guī)律揉腹:按揉腹部通過機械推動糞便前行,促進腸道蠕動,提高消化與排泄的功能。按揉方向應沿大腸走向呈順時針,大致呈現(xiàn)環(huán)形。按揉頻率為每天2次,每周4次。按揉方式:于每天早、晚飯后30 min 進行按揉,患者應空腹狀態(tài)、無排便感,取屈膝仰臥位、放松腹部,按揉前搓熱手掌,使腹部下陷1 cm,用掌根部進行按揉,力度應緩慢適中,視患者耐受程度按揉5~10 min。④提肛運動:指導患者站立位、身體放松,運動開始,深呼吸后摒氣,同時收腹提肛3~5 s,后放松身體3~5 s,一提一放過程即為一個循環(huán)?;颊哂谠缰型砻咳? 次,每次5~10 min,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過程中若有便意則暫停并立即排便。注意此運動應在平和的狀態(tài)下進行,不可在患者緊張、勞累或饑餓的狀態(tài)下進行。
1.5.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耳穴壓籽與神闕穴貼敷治療。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神闕穴貼敷。取生大黃研磨成粉,一次劑量為3~5 g,與麻油調(diào)和成一元硬幣大小的干稀適宜的藥餅備用。使用前將臍部清潔擦干,酒精常規(guī)消毒后將藥餅輕置于神闕穴,應用穴位敷貼覆蓋固定。每日1 次,每次5 h。使用時注意觀察用藥周圍皮膚有無痛癢或過敏等癥狀,若有癥狀反應需及時報告醫(yī)護人員,并及時給予處理。使用期間皮膚會形成暫時性的色素沉著,囑患者無需擔憂,不經(jīng)處理后會自然淡化而消失。②耳穴壓籽。取穴為大腸、便秘點、脾、直腸、三焦、皮質下。消毒后用膠布將王不留行籽正確地粘貼于耳穴處,給予適度地揉、捏、按、壓使其產(chǎn)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每天給患者按壓2~3 次,雙耳輪換進行。藥豆每日更換1 次,依患者感受每次時長控制在3~5 min。治療過程中留意與患者交流感受,優(yōu)化體驗效果,增加舒適度,便于患者堅持。
1.5.3 療程
2 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 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出院,則及時與患者溝通,并為患者準備研究所需藥品,并改為家庭指導治療。
1.6.1 便秘患者癥狀自評量表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患者癥狀自評量表(Patient Ase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11]的評分情況。該量表是法國Mapi Research Trust 機構開發(fā)的用于評價便秘患者癥狀及嚴重程度的自評量表,量表有12 個條目,包括3 個維度:糞便性狀、直腸癥狀和腹部癥狀。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從“無”“輕微”“中等程度”“嚴重”“非常嚴重”5個等級進行評分,分數(shù)在0~4 分之間,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感便秘情況越嚴重。
1.6.2 便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PAC-QOL)[12]量表的評分情況。該量表是由法國Mapi Research Trust 機構制定,共分為4 個維度,分別是軀體不適感、心理社會不適感、擔心與焦慮和滿意程度,主要評價便秘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況。該量表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
1.6.3 血糖變化情況分析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變化情況。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關于《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3]的相關規(guī)定作為療效判定的標準。治愈:便質潤,無便秘伴隨癥狀且排便暢通,2 d 以內(nèi)排便1 次。顯效:便質潤,雖便秘伴隨癥狀緩解,但是排便過程欠順暢,排便時間為2 d 以內(nèi)。有效:便質先干后軟,雖便秘的伴隨癥狀緩解,但排便過程欠順暢,排便時間為3 d 以內(nèi)。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傆行?(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Ridit 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60 例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平均年齡(67.4 ± 4.8)歲;病程(8.8 ± 4.6)年。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齡(68.5±4.6)歲;病程(8.4±4.8)年。2 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2 組患者的基線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表1 結果顯示:治療前,2 組患者PAC-SYM量表評分(包括糞便性狀、直腸癥狀、腹部癥狀評分以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患者的PAC-SYM 量表評分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在改善PAC-SYM 量表評分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治療前后PAC-SYM量表評分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PAC-SYM score for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1 2組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治療前后PAC-SYM量表評分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PAC-SYM score for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②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
表2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PAC-QOL量表評分(包括軀體不適、心理社會不適、擔心與焦慮、滿意度評分以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患者的PAC-QOL 量表評分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在改善PACQOL 量表評分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治療前后PAC-QOL量表評分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C-QOL score for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2 2組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治療前后PAC-QOL量表評分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C-QOL score for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②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
表3 結果顯示:治療前,2 組患者FBG、2hPG、HbA1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在改善FBG、2hPG、HbA1c 水平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55/60),對照組為73.33%(44/60)。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2組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情況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constipa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3 2組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情況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constipa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②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
表4 2組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便秘療效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constipation in the two groups [例(%)]
糖尿?。―M)在現(xiàn)有醫(yī)療水平下仍無法根治,需要終身使用藥物治療,并隨時可能伴隨出現(xiàn)各種嚴重并發(fā)癥。目前,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4],并在西方國家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群體中位居首因[15]。便秘作為DM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達到60%[16],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發(fā)病率更甚,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yī)耳穴壓籽療法在治療便秘方面療效獨到[17],《靈樞·口問》中提到“耳者,宗脈之所聚者也?!倍▔鹤淹ㄟ^調(diào)節(jié)自主神經(jīng)功能,對大腦皮質與胃腸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可以改善胃腸節(jié)律紊亂。本研究選穴大腸、直腸、皮質下、三焦。取大腸、直腸穴位,可增加腸道蠕動、利于臟腑疏通、起到導滯順氣的作用,同時交感、皮質下皆可調(diào)節(jié)腸道功能,改善便秘現(xiàn)狀[18]。
中醫(yī)特色療法穴位貼敷,其以中醫(yī)經(jīng)絡學為基礎,以中藥制成的藥餅貼敷于對應的腧穴,作為傳統(tǒng)的中醫(yī)外治法,因其歷史悠久、操作簡易、療效顯著穩(wěn)定而沿用至今。本研究選取神闕穴治療便秘。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神闕穴是人體經(jīng)絡的總樞紐,主人體百脈,并疏通經(jīng)絡[19]?,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臍在人體生長過程中最后閉合,且臍下靜脈網(wǎng)和腹部動脈分支豐富,神闕穴貼敷是利用臍部特殊的生理結構,使得藥物經(jīng)臍部吸收而不用參與肝腸循環(huán),使藥物利用率增加[20]。本研究選擇大黃進行臍敷。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大黃主要含有蒽醌類衍生物,作為致瀉的活性成分[21],可收縮腸道平滑肌,利于排便[22-2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 組老年2 型糖尿病腎病便秘患者癥狀自評量表(PAC-SYM)和生活質量量表(PAC-QOL)各維度評分及其總分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在改善PAC-SYM 和PAC-QOL 量表評分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患者的FBG、2hPG、HbA1c 水平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在改善FBG、2hPG、HbA1c 水平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55/60),對照組為73.33%(44/60)。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耳穴壓籽與神闕穴貼敷治療老年2 型糖尿病腎病便秘,可明顯改善患者的便秘癥狀,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