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勝,康忠俊
(資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四川 資陽 641300)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術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有效治療方法,但部分患者可出現術后心臟缺血性事件。心血管缺血事件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微小血栓聚集、血小板高反應性等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替羅非班為抗血小板藥物,能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血栓的形成等,臨床研究表明其在減少PCI術后心血管缺血事件的發(fā)生中作用顯著[1]。因此,為探討替羅非班在預防PCI術后心臟缺血性事件發(fā)生中的運用價值,本文選取了本院收治的AMI行PCI術的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AMI行PCI術的患者78例,按隨機數列表法均分為2組,觀察組術前預防性使用替羅非班、對照組術前無預防性用藥。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64.83±7.51)歲;對照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65.17±6.9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納入排除標準: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符合PCI術適應癥;②發(fā)病到就診時間≤12h,首次行PCI術;③排除存在抗凝血功能障礙者;④排除肝、腎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⑤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
兩組患者PCI術均按照標準方法進行。觀察組術前10~30min予以注射用鹽酸替羅非班(遠大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165)10μg/kg靜脈推注;后予替羅非班0.15μg/kg·min采用微量泵泵入,持續(xù)時間為36h。隨訪6月。
1.3.1 心臟缺血性事件:觀察所有患者治療及隨訪時間內支架內血栓、再發(fā)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的發(fā)生情況。
1.3.2 血小板抑制效果檢測:于患者術后6月抽取外周空腹靜脈血,采用血栓彈力圖檢測儀進行檢測,檢測指標包括反應時間、凝血時間、凝固角、最大幅度。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觀察組心臟缺血事件發(fā)生率10.26%低于對照組33.33%(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臟缺血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10-2)]
觀察組反應時間及凝血時間長于對照組,最大幅度小于對照組(P<0.05),兩組凝固角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小板功能比較( ±s)
表2 兩組血小板功能比較( ±s)
組別 反應時間(min) 凝血時間(min) 凝固角(°) 最大幅度(mm)觀察組(n=39) 17.52±1.59 11.24±1.93 57.07±4.26 46.55±2.49對照組(n=39) 10.51±2.25 6.23±1.41 55.85±3.17 62.90±4.38 t 15.889 13.089 1.434 20.265 P<0.001 <0.001 0.155 <0.001
隨著PCI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術后心血管缺血事件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升高。PCI術可迅速解除患者冠狀動脈梗阻狀況,使病變的心肌血液循環(huán)得到恢復,是AMI十分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案。但PCI術中使用球囊、支架撐開阻塞的血管,可破壞血栓使其碎裂為微小血栓,但微小血栓可在遠端微血管滯留形成栓塞,或在支架內再次聚集為血栓,降低心肌再灌注水平,導致術后再發(fā)心肌缺血。且由于術中微血管內皮損傷、炎癥因子釋放等原因,部分患者可出現血小板高反應性,加劇術后血栓的形成。既往文獻報道替羅非班可改善PCI術患者術后心肌灌注水平、降低其術后不良心臟事件發(fā)生率[3]。本研究結果亦發(fā)現替羅非班治療的患者心臟缺血性事件發(fā)生率10.26%顯著低于對照組33.33%,表明術前預防性使用替羅非班可有效減少患者術后6月內的心臟缺血事件,改善患者預后。這可能與本品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有關:一個方面為替羅非班可通過抑制血小板IIb/IIIa受體以減少血小板激活過程中所釋放的大量縮血管物質,避免術后冠脈血管管腔狹窄;另一個方面是替羅非班可抑制血小板活性及粘附、聚集功能,以減少血栓的形成。本組研究亦通過血栓彈力儀觀察了兩組患者術后血小板抑制效果,發(fā)現觀察組反應時間及凝血時間長于對照組,最大幅度小于對照組。其中反應時間可反映纖維蛋白開始形成時間,凝血時間表示穩(wěn)固血凝塊形成的時間,凝固角表示固態(tài)血栓形成速度,最大幅度可代表血凝塊的強度、硬度及穩(wěn)定性[4],均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數值。觀察組反應及凝血時間較長、最大幅度較小,表明患者機體血凝塊形成時間較長,其強度、硬度及穩(wěn)定性較差,血栓形成幾率較小。由此可見,替羅非班預防PCI術后心血管缺血事件發(fā)生的效能較好。
綜上所述,PCI術前預防性使用替羅非班可抑制血小板功能,減少術后心血管缺血事件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