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雯艷
(新疆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一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作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疾病之一,治療的難度較大,且病情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1]。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提高整體預后效果,避免病情進一步的加重[2]。本文針對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50例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探討治療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應用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噻托溴銨的臨床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選取于在本院治療的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50例納入研究,所選時間區(qū)間為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參照組(n=25)與研究組(n=25)。其中,參照組年齡在36-79歲,平均年齡在(55.01±3.12)歲;研究組年齡在37-80歲,平均年齡在(55.56±3.27)歲,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組間無差異,P值>0.05。
參照組行糖皮質激素,即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 Ltd,批準文號:H20140474)治療[3],每天兩次,劑量為100微克。
研究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加行噻托溴銨(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454)治療[4],每天服用取出一粒,放入專用吸入器的刺孔槽之內,用手指撳壓按扭,讓膠囊兩端能夠被細針刺孔,之后再將口吸器放到患者的口腔深部,讓患者用力吸氣,膠囊能夠隨著氣流產生快速旋轉,讓膠囊內的藥粉從囊殼中噴出,且順著氣流進入呼吸道。
以上兩組患者需要連續(xù)用藥三個月。
記錄和分析兩組臨床效果、治療前后兩組肺功能指標的變化(包含: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最大肺活量、FEV1/FVC)以及各項評分變化(包含:CAT評分、ACT評分)。臨床效果:當患者的治療三天之后,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并且在一周之內沒有出現(xiàn)哮喘,即可歸類為效果顯著;當患者治療五天之后癥狀消失,且哮喘的發(fā)作頻率減少,且持續(xù)的時間也比較短,即可歸類為有效果;當以上的癥狀均沒有任何變化,且肺功能各項指標開始惡化,即可歸類為無效果,計算公式:總有效率=(效果顯著+有效果)/總例數(shù)×100%。
CAT評分[5]:慢性阻塞性肺病評估量表(40分制,CAT)用于患者的測評,總分高其癥狀越輕。
ACT評分:哮喘控制測試量表(25分制,ACT用于患者的測評,總分高其哮喘控制情況越佳。
本次實驗產生數(shù)據(jù)以Excel SPSS23.00軟件進行核實,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兩組臨床效果,執(zhí)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為基準表示治療前后兩組肺功能指標、各項評分的變化,進行T檢驗, 組間具有差異,則可表達為P<0.05。
由表1可看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組間具有差異(P<0.05)
表1 對比兩組臨床效果[n(%)]
治療之前,兩組肺功能指標各項變化無差異(P>0.05);治療之后,研究組肺功能指標變化比參照組理想,組間對比具有差異(P<0.05),如表2。
哮喘、慢阻肺疾病作為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患者的年齡越大,出現(xiàn)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的可能性越大,臨床一般以炎癥的控制,預防感染等為主要的治療目的。糖皮質激素中最常使用的藥物為布地奈德,該藥對局部的炎癥有著較好的緩解效果,能夠阻抑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6],避免患者病情反復發(fā)作。噻托溴銨作為抗膽堿類的藥物,能夠和體內的M1、M2受體進行結合,擴張及收縮支氣管平滑肌,提高患者的深呼吸氣量,降低呼吸末容積,且能夠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的情況,避免急性加重發(fā)作的次數(shù),藥效較為持久。臨床將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不僅能夠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7],還能縮短炎性反應的時間,對于臨床癥狀的改善較為理想。如表1-3,治療結束,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恢復、CAT評分、ACT評分比參照組理想,組間對比P<0.05。對比證明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噻托溴銨在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治療中的實際效用較佳。
表2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肝功能指標的變化
綜上所述,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采用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改善肺功能各項指標,值得廣泛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