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拓展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其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擴容增加和優(yōu)化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內容、形式以及方法,對學生學習進行全方位的促進。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巧妙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學習,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文章介紹了拓展學習的主要內容,給出了在語文教學中拓展學習的方法以及主要形式。
關鍵詞:巧妙引導;拓展學習;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一、 引言
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小學語文課程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重在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小學語文對于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學習、文學啟蒙,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改善語文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是教育從業(yè)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拓展學習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其能夠通過拓展閱讀、拓展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有益的補充。
二、 拓展學習意義
拓展學習的目的是進一步增加語文課程的開放性和活力,通過對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的拓展,使學生具備實踐能力以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在學習內容上,拓展學習的內容并不僅限于課本,而是融合了社會實際、網絡、課外讀物等各個方面,學習內容所涵蓋的內容緊跟時代發(fā)展,包羅萬象,能夠滿足學生的全方面學習需要。
在學習形式上,拓展學習具有開放性,能夠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并結合自身現(xiàn)實生活經驗,對社會、生活中接觸到的一些問題具備分析、抽象和綜合,最終解釋或解決問題,提高自身能力。
在學習的方法上,學生接受教師的指導,而在進行拓展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自主權。學生可以獨立學習,也可以以小組或團體為單位開展集體學習,還可以借助試驗、仿真或模擬等進行求證。學生通過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實踐,并在實踐中完善方法,優(yōu)化學習的策略。
拓展學習的結果可以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加符合人的認知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具備生活化和實踐化,通過實踐形成認識,再通過實踐形成新認識,反復迭代,直至促使學生的認知升華。在總體上,拓展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以及內容得到了拓寬,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情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拓寬學生知識面,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最終,使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獲得質的飛越。
三、 拓展學習的內容
在進行小學語文拓展學習中,拓展教學的內容要基于教師對語文課程資源內涵的正確理解,以課堂教學為出發(fā)點。學生首先通過語文教材的分析、理解、消化與吸收,從中獲得知識積累,再通過學習語文教材之外的內容,進行拓展提升,從而獲得語文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方面的雙重提升。
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學習的內容應當基于教材編排體系,通過教師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學習,達到加深教材主題的理解和促進語文教學的目的。
拓展學習可以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課內外文本的有效融合,教師需引導學生進行與主題內容相關的拓展閱讀。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教材的真正內涵,還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這將對教材的理解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在學生對于教材已經理解比較深入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該類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行拓展閱讀,將學生對與某一主題的個性認識,提升為對某一主題的全面認識。
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名家的作品,可以以作品作者為類別,對語文教材的內容分類,讓學生對于某一名家的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現(xiàn)狀、自身經歷以及作品內涵等有共性認識。通過作品分類學習,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層內涵及隱喻,更容易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方便學生記憶。以經典的古詩詞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媒體,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家長和學生共同收集與某一名家古詩詞作品相關的釋義、典故以及賞析等拓展內容,并組織家長與學生分享體會,并通過教師、家長與學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與探究氛圍,促進古詩詞的學習。此外,通過組織古詩詞的背誦活動,可以加強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識記能力。通過組織古詩詞的朗誦會,能夠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逐漸了解到古詩詞真正的魅力。經典名家所具備愛國情懷、正直品質、處事態(tài)度都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助于學生接受人文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通過教材中經典名家的深入學習,學生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識積累,而通過拓展閱讀,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形成知識積累,還能加深認知的深度。
四、 拓展學習的形式及方法
教師基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學,并引導學生進行多種不同形式拓展學習,使得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得到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文化素養(yǎng)。
(一)通過課外閱讀,使學生的眼界得到拓寬
拓展閱讀是小學語文拓展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品鑒能力是新課標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能夠使學生獲得語文教材上未能涵蓋的知識,還能在學生對于課外閱讀內容的理解、分析和吸收的基礎上,讓學生形成對于語文教材內容的更深認識。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學生的知識水平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能得到培養(yǎng)。
(二)通過寫作練習,提高寫作能力
依據新課標要求,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鼓勵學生自由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減少對于學生寫作的約束,為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提供條件。在小學語文拓展學習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與課文主題內容相關的寫作,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使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得到同步提高。拓展寫作練習的常見形式為仿寫、續(xù)寫和擴寫。
在仿寫中,學生依照例文的結構進行寫作。選材內容可以形式多樣,惟妙惟肖地描述生動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感人的瞬間等都是可選的材料。對于景物描述類例文,作者通過對景物的細節(jié)的刻畫,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以此贊美大自然。這類例文具有極強的帶入感,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類例文的賞析中,優(yōu)美詞匯積累以及作者觸景生情的表達方式是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通過該類文章的仿寫,學生可以強化優(yōu)美詞匯的積累,提高自己抒情文章的寫作能力。
在續(xù)寫中,學生基于對文章的深入分析與理解,按照作者的思路及課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脈絡,對課文的結尾進行延伸。續(xù)寫對于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熟悉課文內容,精準把握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特征,深入理解課文主題內涵。通過續(xù)寫,能夠促進學生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課文,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擴寫中,需要學生把握文章主旨,對原文內容進行擴展和補充。學生在擴展寫作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是忠于原著,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按照原文主題思想展開聯(lián)想,補充那些需要的部分,而不能太隨意。在情節(jié)的把握上,教師需要強調邏輯連貫性以及全文前后人物特點的一致性。
(三)通過開展社會實踐,品味真實生活
教師可以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通過開展實踐活動拓展語文學習,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以及語文知識的實用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中,課文中的內容只是一種形式化的表達方式,不便于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在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與游學、夏令營、訪問等社會實踐,能夠讓學生在大自然、社會中形成對于事物的直觀認識和體驗。
讓學生走入社會,聆聽社會、感悟社會,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分析事物,讓學生愛上寫作,從寫作中獲得快樂,通過日積月累,讓學生的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激發(fā)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的熱情,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課外實踐與問題探究,最終能夠將社會實際與語文課本知識有機的集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以經典教材內容為基線,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語文教材的外延,讓學生能夠基于已有的生活經驗,利用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經歷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轉化。教師組織學科活動,并制訂學生學習的目標與任務。學生通過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按照教師的任務要求,搜集、整理拓展學習的材料。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分享、品析拓展資料的內容,并進行全班交流,可以加深對于拓展學習資料的理解,形成正確的認識,提升了利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學習方法,填補教育缺失的環(huán)節(jié)
在漢字學習方面,通過拓展學習,強化漢字字理學習。識字量是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但是小學生對于識記漢字往往僅停留在符號層面,并不能深入理解造字理論。以至于小學生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漢字,容易出現(xiàn)遺忘和錯記的情況,阻礙了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在教師進行漢字字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生字進行結構、含義、演變歷史等方面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追根溯源的整個過程中對于漢字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并能夠加強學生記憶。
結合漢字字源,以圖形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于漢字產生更直觀的印象。引導學生感悟漢字的博大精深,感悟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反復學習,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推測漢字字意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
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能夠結合語境對漢字的含義有更深入的認識,并能夠準確地理解具體語境中關鍵詞字的具體含義。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重在語境、人物心理等的刻畫,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主動思考和聯(lián)想,通過引導學生抓住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內心等關鍵元素,讓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更進一步,并能夠通過合理的推理,得出字詞的真正含義。
五、 結語
針對如何通過巧妙引導學生拓展學習,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問題,分析了拓展學習的內容及意義,并依據素質教育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要求,簡要介紹了拓展學習的內容及意義,并給出了拓展學習的形式及方法。通過課外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通過寫作練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能夠品味真實生活,通過拓展學習方法能夠填補教材缺失的環(huán)節(jié),最終,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賈思貴.通過引導學生拓展學習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9(28):49-50.
[2]鄭小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魅力中國,2019(45):77-78.
[3]闕杰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方式方法[J].考試周刊,2018(79):53.
作者簡介:
陸永芬,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