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容
摘要: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在習作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學生間的互相啟發(fā)、相互討論,會將另一些同學的思維導向一個新的領域,出現一些新的視角,提出一些值得爭論的問題。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出學生之間積極的同伴關系,同時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社會地位的變化也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之一。習作教學中合作構思,提高學生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創(chuàng)作,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合作修改,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認知能力;合作評價,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賞析能力。
關鍵詞:合作學習;提高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積極倡導合作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不僅適用于閱讀教學中,在習作教學中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運用得當不僅會調動學生的習作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的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習作表達能力、習作認知能力和習作賞析能力。
一、合作構思,提高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
合作學習由于采用的是異質分組方式,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知識面寬度都不一致,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間的互相啟發(fā)、相互討論,都會將另一些同學的思維導向一個新的領域,出現一些新的視角,提出一些值得爭論的問題。可以肯定,這樣一個知識不斷生成、不斷建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
筆者充分利用統(tǒng)編教材的單元習作優(yōu)勢,采用合作構思,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習作“神奇的探險之旅”,要求學會根據情景編寫故事,注意情節(jié)的轉折。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這次習作中編出神奇的故事,教學中筆者就采用了小組合作的策略進行習作教學。讓學生和自己的小伙伴自由組成一個3-4人的習作小組,依據習作要求共同構思小組探險故事。由于學生本身對探險故事很感興趣,再加之又是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創(chuàng)編,積極性空前高漲。大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根據習作要求和提示很快選擇好習作中需要加入的人物,需要準備的物品,商量出小組探險故事的探險目的,然后交流討論探險故事的情節(jié)。有的小組進行保護文物的懸崖探墓,在探險中遇到吸血蝙蝠的襲擊、同伴受傷、遭遇蟒蛇和迷路的困擾;有的小組到荒島探尋寶藏,克服食物短缺的困難、惡劣天氣帶來的自然災害以及掉入大海的重重危險;有的小組為了保護環(huán)境進行熱帶雨林探險,過危橋、穿洞穴、遇猴群、救同伴;有的小組到深海中探險,要尋找一種神奇的珍珠進行研究,潛入海底時被水草纏住、水母包圍、巨蟹攻擊……在小組合作構思中,小組成員一邊思考自己的習作構思,一邊聽取其他小組成員的習作構思。在熱烈地討論和交流中,思維的火花相互碰撞、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讓小組的習作構思更加新穎獨特,每一個小組的探險目的都不相同,每一個小組的探險故事情節(jié)都各具特色。合作構思,提高了學生的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
二、合作創(chuàng)作,提高習作表達能力
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成績。在習作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讓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完成一篇文章,能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筆者在習作教學中指導小組合作完成“神奇的探險之旅”習作構思后,再要求小組成員每人負責完成探險之旅中的一個情節(jié)的故事創(chuàng)作,整個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一個完整的“探險之旅”。這樣突破了學生獨立編寫故事的習作難度,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將一個故事情節(jié)寫精彩,把探險中遇到的困境、求生方法寫具體,集體創(chuàng)作出神奇的探險故事。同時當學生在創(chuàng)編故事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會有小組成員及時幫助他,或給他提提建議,或給他出出主意,讓創(chuàng)作的故事更加精彩。而且在創(chuàng)編自己負責的情節(jié)時還要兼顧其他同伴的編寫部分,才能讓整篇文章在結構和段落銜接上自然順暢,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布局謀篇的習作能力。整個合作創(chuàng)作過程中,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就連平時習作比較懶散的學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主動參與。這樣習作表達能力強的回過頭來幫助能力比較弱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習作表達能力,習作能力比較弱的得到同伴幫助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習作表達能力,使小組整體習作表達能力都得到提升。最后每一個小組都創(chuàng)編出了自己最滿意的習作,匯編成了班級《探險故事集》。合作創(chuàng)作創(chuàng)設了學生之間積極的同伴關系,而這種積極的同伴關系對學生的習作表達又產生了積極而且意義深遠的影響。合作創(chuàng)作,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
三、合作修改,提高習作認知能力
合作學習中學生社會地位的變化也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之一。斯萊文發(fā)現,在傳統(tǒng)教學班級中地位很低的學生由于合作小組的成就而獲得了他們的社會地位??茽柭€發(fā)現對于成績水平較好的學生來說,由于在幫助其他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使他們成為小組的“領導階層”,這一社會地位的變化也會使他們更為自豪和更有信心,從而付出更多的努力進行自身的學習和幫助同伴成功。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教學中筆者在學生完成習作初稿后,將介紹同一種家鄉(xiāng)風俗的學生按照4-6人組成一個小組,然后在小組中合作修改產生一篇習作,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展評。在分組過程中筆者有意識地在每個小組中分配習作能力強和習作能力弱的孩子。要求他們在小組修改過程中首先瀏覽全體成員的習作,然后可以以一個孩子的習作為藍本進行習作修改,也可以整合小組成員所有人的優(yōu)點來重新組合成一篇習作。在合作修改過程中,能力比較弱的孩子通過小組成員的解釋和幫助,提高了習作認知水平。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在幫助他人時,需要重新組織材料并抽取最重要的材料進行講解,這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已學的知識,使他在習作認知上也有了相應的提升。能力中等的孩子則兩頭受益,既能幫助小組內能力比自己弱一點的同學,又能得到能力強的同學的幫助,讓自己的習作認知能力也得到提升。合作修改,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認知能力。
四、合作評價,提高習作賞析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中強調“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自我反思?!惫P者在習作教學中進行合作評價,調動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賞析能力。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風俗”習作教學中,當學生分小組合作修改完成小組習作后,將所有小組的習作張貼在教室墻壁上,然后讓全班學生都來當評委,參與到評價中。首先制定出這次習作評價的標準:家鄉(xiāng)風俗介紹有順序;突出了家鄉(xiāng)風俗的特點;介紹有重點,詳略得當;寫出了自身的感受;小組修改認真。然后讓他們根據此次習作的評價要求進行評價,對符合習作要求的小組習作送上自己的評價星。再根據大家評議的結果評選出最佳小組習作。在整個評價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認真閱讀和欣賞所有小組的習作,根據習作評價要求進行公平公正地評價,評選出自己認為最成功的小組習作。同時學生在評價時會不由自主地關注其他同學的評價,思考為什么這個小組的習作有那么多同學都送了評價星,究竟這篇習作好在哪里?他會不自覺地去賞析習作,用評價標準去尋找答案;同時當發(fā)現評價星少的習作也會情不自禁地去尋找原因;更會對自己小組獲得的評價星與其他小組進行對比,用評價標準去衡量產生這種差距的原因,在賞析別人的文章的同時審視自己的優(yōu)點或不足,進行自我反思。最后在進行班級評價總結交流,談自己的評價原因,再次對小組習作進行賞析。合作評價,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賞析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在習作中合作學習能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最終提高學生的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習作表達能力、習作認知能力、習作賞析能力,讓學生習作在“合作”中成長。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皮連生主編.《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