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英
摘要:隨著城鄉(xiāng)分化,大量的農(nóng)民進城務工,導致了父母與小孩分離開來,出現(xiàn)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獨自成長的留守兒童因為從小缺少父愛或母愛,造成了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層出不窮,道德品行也不能受到家長的正確教導與指引,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甚至嚴重的會導致留守學生誤入歧途。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發(fā)嚴重,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社會的必須使命。如何有效地進行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廣大教育者們所需面臨的課題。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應對舉措
引言: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身心各方面都是關鍵的塑形時期。在這一階段,是屬于孩子的黃金發(fā)展期。但是有這樣一種群體,他們位于偏遠的農(nóng)村中學,是留守兒童,沒有家人的陪伴。學生會產(chǎn)生許多心理問題,易出現(xiàn)焦慮、沒有安全感、缺愛、孤獨等心理問題。同時,當?shù)氐慕?jīng)濟水平有限,很少配備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和心理疏導室。以此,本文敘述了留守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和成因,并給出對策,望能對社會薄弱群體給予慰藉。
一、留守中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
1、存在缺乏安全感、缺愛等心理健康問題
留守學生長期和父母分離,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感受不到家庭的溫馨,造成這樣的學生從小就缺失父母陪伴,得不到父母的愛。如若感受不到愛,就會極其沒有安全感,造成敏感脆弱。特別是女孩,對于以后的婚姻、家庭會懼怕,形成悲觀的觀念。
2、存在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低下的問題
留守學生很少與父母進行聯(lián)系,平時父母也非常的忙碌,只能通過僅僅的電話溝通??墒?,父母由于長時間沒有看到孩子的成長,不知道從何去入手關心,只能詢問成績,造成了許多留守學生的反感。越來越不想和父母溝通,因為在這短暫的電話交流中,并沒有給予想要的心理安撫。長期下去,讓學生不愿交流、交朋友,處理人際關系能力低下。
二、造成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1、缺失家庭教育,感受不到家的溫暖、父母的陪伴
根據(jù)相關報道指出,大部分留守學生和父母長時間分離,一年到頭只能與自己的父母見一到兩次面。在中學生身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父母很少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管教、教育。學生缺少了來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以至于讓農(nóng)村留守中學生在成長中顯現(xiàn)嚴重問題,造成學生心理問題頻發(fā)。
2、處于農(nóng)村,人們思想觀念落后
大多的農(nóng)村教師沒有受過專業(yè)院校的訓練,也沒有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儲備。這些教師對于建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只重視于書本知識的理論講授,對于學生的心理問題關心較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也很少,幾乎沒有。讓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緩解與治愈。
3、基礎設施不完善,沒有配備心理健康中心
現(xiàn)在,農(nóng)村中學的心理疏導室內(nèi)部的環(huán)境都十分的簡陋,一間房子里,只有一張課桌,一把椅子?;A設施不完善,讓學生感受不到濃厚的疏導氛圍。并且,心理疏導室里也根本沒有配置專任的心理疏導教師。這種舉措,無心真正落實到每一個需要關注的學生,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條件展開。
三、如何有效進行農(nóng)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舉措
1、學校要積極創(chuàng)建專門的心理疏導室
留守中學生正是處于成長的關鍵期,是學生道德、品行、性格、習慣、心理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比普通學生的心理問題多得多。應如何盡最大力量幫助他們在這個關鍵時期健康成長是學校需要去思考的。因此,學校應設置針對留守學生專門的心理疏導室,讓專門的心理教師對留守中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農(nóng)村中學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缺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學??梢詫σ延薪處熯M行心理輔導師的培訓,定期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幫助留學生建設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對一些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進行單獨的輔導,有效地緩解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
2、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排解負能量心理的教學活動
學校還可以加強留守學生與父母的電話聯(lián)系。讓學校的留守學生和自己的父母保持定期的固定的電話溝通。比如:一周至少兩到三次。學生在與長期見不到面的父母進行固定的電話聯(lián)系,增加彼此之間情感,有助于關系進一步的良好建立,避免產(chǎn)生巨大的矛盾與隔閡。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地與留守學生的父母進行聯(lián)系,告訴他們學生的情況,學生的心理變化,讓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生活心理狀況和學習狀況。讓父母知道學生的實際情況,讓他們在打電話時,有話可以聊,有可以知道如何去關心的方面。
3、教師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緩解學生心理上的不良情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很多問題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通過與伙伴之間的交流,更容易溫暖留守學生缺失愛的心靈。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可以帶領學生在外面的草地上、操場上進行發(fā)現(xiàn)探索學習。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遇到難題的時候一起解決,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互相給對方鼓勵。這些相似的家庭情況的留守學生之間更容易形成友誼,在心理上也更容易信任彼此、互相依靠。
結束語:
幫助農(nóng)村留守中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友愛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待解決和思考的。因此,學校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A設施建設:開設相關的心理疏導室,切實地幫助學生從心理上得以釋放情緒。積極讓學生尋找到學習的伙伴朋友,以此來撫慰本就受傷的心靈。教師應積極做好本班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疏導工作,成為學生必不可少的生活陪伴者,給予身心的撫慰。愿這樣的群體可以積極陽光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參考文獻:
[1]尹德福.農(nóng)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