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摘要:新數學課程標準中,要求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列為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以體現新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重點以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時代發(fā)展下,對于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學生不僅在課堂的學習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成長,更需要教師對學生過程的關注,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和魅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數學的素養(yǎng),促進學生能夠養(yǎng)成認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感教育;新的課程標準
高中數學的教學中,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理念、升學壓力以及評價機制的影響,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情感融入到數學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課堂中也沒有具體體現出來,教學過程以數學知識的教授為主,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喪失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機械化、麻木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的思維禁錮,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主體性缺失,阻礙了教學的改革。
一、影響高中數學情感教育滲透的因素
1.師生間缺乏交流
高中數學教學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學生所呈現的心態(tài)以及面對數學的心境是不同的。很多進入高一的學生剛經歷兩個多月的假期,在學習上比較懶散,上課態(tài)度不端正,再加上數學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交流,沒有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情況,從而導致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對于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此外,很多學生從初中開始就認為高中數學學科枯燥、難學,再加上高中數學的知識點難度逐漸增加,本身對于數學知識的吸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自信,導致學習興趣不高,還有部分學生因為家長和教師的負面評價影響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2.教學過程缺乏情感的滲透
高中數學作為高考考試的主要課程,大部分教師都會以高考知識教授為主,主要目標和任務是在課堂教學中教授學生基本知識。并且一節(jié)課的數學實踐有限,沒有富裕的時間對于每一個課程的講課都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和活動的設計。并且數學教師認為有時間應當帶領學生做數學題提高成績,在課堂中融入數學史、數學美育、數學文化是浪費時間的做法。
3.教師對于情感教育的認識不足
部分教師認為教學的任務是傳授知識,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成績,并且教師也認為高中生已經成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忽略滲透情感教育。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也有部分教師滲透情感教育,但是沒有根據學生的基本心理特點,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教學過程中,雖然融入情感教育,但卻沒有真正地體現出數學情感教育的真正魅力。
二、新的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1.確定情感滲透的目標
情感教育是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數學情感教育的目標與教師教學活動的態(tài)度是緊密相連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情感目標很難像認知目標一樣落到實處。因此,教師可以將情感目標進行分類,按照分類的層次逐步的在高中數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比如,以學生是否對數學有興趣作為情感目標的第一類,對于其進行細分:A有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有濃厚的學習興趣;B解決數學問題為樂趣;C主動解決數學問題等。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關注學生是否擁有這樣的情緒,如果沒有那么教師就要針對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內容,為學生設計相關的情境,讓學生能夠意識到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的“改變”,進而產生對于數學的興趣。
2.增強師生互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因為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導致課堂非常的枯燥和乏味。那么教師想要更好的滲透情感教育,教師需要增強互動的模式?;咏虒W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是將教師的“教”與學生“學”有機結合起來的動態(tài)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都參與進來,實現教學的雙向流通。比如,在《直線與圓的關系》學習中。教師在課程開始前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是否有看過太陽從海平面的升起的畫面,如果我們把海平面看成一條直線,而把太陽抽象成一個運動著的圓,觀察太陽緩緩升起的這樣一個過程,你能想象到什么幾何知識呢?”通過這樣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再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教師所描繪的畫面,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問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有關注過“圓和直線”的組合嗎?讓學生回憶實際生活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思維發(fā)散的能力。
3.挖掘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任何教學都離不開對教材的利用。課程改革后,對于學生所使用的教材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在數學教材中多增加了一些數學文化、數學史、數學美育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就要善于地挖掘這些內容。比如,《幾類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的教學中,其情感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以及比較分析的數學思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增長函數模型的學習變化中,可以感受到數學變化的魅力。實際上,函數可以表現的圖案種類較多,只需要有一定的公式和數字。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的工具,為學生畫出“愛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浪漫。
結語:
總之,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一種教育改革的趨勢,是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改變對于數學刻板影響的一種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教師而言要善于運用情感教育的內容滲透到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中。
參考文獻:
[1]李宗琴. 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探索與研究[D]. 延邊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