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朋芝 師 謙
1.四川省第二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031;2.溫江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1100
溫江區(qū)位于成都西郊,區(qū)府距成都市區(qū)18KM,屬都江堰自流灌區(qū),土壤、水質(zhì)、氣候適宜花木生長,因此植物品種繁多。在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工作中,筆者有幸見識了該區(qū)藥用植物近兩百種,其中野生青蒿在各鎮(zhèn)、鄉(xiāng)、村均有廣泛分布,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濕潤的河岸邊砂地、山谷、林緣、路旁等,也見于濱海地區(qū)[1]。其在民間用途頗多,作為燉湯佐料使用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迄今仍然廣為流傳,青蒿燉肘子便是溫江區(qū)名菜?,F(xiàn)將所調(diào)查到的青蒿民間有代表性的用法介紹如下。
食材與配料:豬肘子2斤,鮮青蒿20克(或者干青蒿15克),老姜20克拍爛,食用鹽15克,清水2000毫升。
方法:將豬肘子洗凈汆水,和姜片一起放進(jìn)盛清水的砂鍋中,武火煮開后文火慢燉并計時,煨燉2.5小時后加入青蒿和食用鹽,續(xù)燉10分鐘即可起鍋。
特點(diǎn):肉質(zhì)口感鮮嫩,味道清香不油膩,老少皆宜。具有清淡補(bǔ)益作用。由于青蒿具有清熱解暑之功,夏天也可放心食用。
其他燉品:家常燉肉湯,參照以上青蒿燉肘子的方法,根據(jù)肉量和用水量調(diào)整青蒿的用量即可,目前溫江區(qū)常見有青蒿燉雞(鴨、鵝)、青蒿燉蹄花、青蒿燉排骨、青蒿燉牛(羊肉)等等。據(jù)調(diào)查,該域百姓凡燉肉湯皆
食材、配料與方法:備用干凈小菜(生黃瓜丁、煮至八成熟的藕片、生茼蒿、各種熟肉片肉丁等可涼拌食用的任意小菜)100克,鮮青蒿5克,食用鹽8克,其他調(diào)味品根據(jù)所拌菜品不同,結(jié)合食用者口味,酌情選擇適量添加,比如:味精、雞精、蔥花、香菜、生抽、醋、花椒粉、胡椒粉、熟油海椒、生剁小米辣、碎青椒等等,即可拌勻食用。
特點(diǎn):增加了一種青蒿特有的清香味兒,使所拌菜品久吃不膩。
1.取用新鮮成熟青蒿20克,放在沸水2000毫升中煎煮15分鐘,晾冷后當(dāng)茶飲服用,一日飲完,預(yù)防中暑者可連續(xù)飲用三天。
2.已輕度中暑者,則用50克新鮮成熟青蒿青蒿,放沸水500毫升中煎煮15分鐘晾冷后分兩次服用。
3.蒿冰:取用新鮮成熟青蒿500克切成2-3厘米段,放于200毫升沸水中煎煮15分鐘后,去渣,倒入冰塊模具中速凍,制成2cmx2cm的蒿冰,夏天加入水中飲用。
4.將清水燒沸,晾至95℃左右,放入新鮮青蒿20克(或干青蒿15克),浸泡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并可加開水反復(fù)浸泡,直至飲水無味時丟棄。
以上三大類是溫江區(qū)民間使用青蒿最常見的方法,下面就溫江青蒿做一個基本介紹。
圖1 青蒿生境圖
圖2 青蒿成熟圖
溫江青蒿植株特點(diǎn)介紹:青蒿(學(xué)名: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ex Roxb.Hort.Beng.)是菊科蒿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氣。主根單一,垂直,側(cè)根少。莖單生,高30-150厘米,上部多分枝,幼時綠色,有縱紋,下部稍木質(zhì)化,纖細(xì),無毛。葉兩面青綠色或淡綠色,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有長葉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長圓形、長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5厘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cè)有裂片4-6枚,裂片長圓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長三角形的櫛齒或為細(xì)小、略呈線狀披針形的小裂片,先端銳尖,兩側(cè)常有1-3枚小裂齒或無裂齒,中軸與裂片羽軸常有小鋸齒,葉柄長0.5-1厘米,基部有小形半抱莖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無柄。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徑3.5-4毫米,具短梗,下垂,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并在莖上組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狹小,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背面綠色,無毛,有細(xì)小白點(diǎn),邊緣寬膜質(zhì),中層總苞片稍大,寬卵形或長卵形,邊寬膜質(zhì),內(nèi)層總苞片半膜質(zhì)或膜質(zhì),頂端圓;花序托球形;花淡黃色;雌花10-2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管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0-40朵,孕育或中間若干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藥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于花冠,頂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至橢圓形?;ü?-9月[3]。
資料顯示:青蒿含揮發(fā)油,也含艾蒿堿及苦味素等[4]。入藥,但非中藥“青蒿”之正品;溫江青蒿有清熱、涼血、退蒸、解暑、祛風(fēng)、止癢之效,作陰虛潮熱的退熱劑,也止盜汗、中暑等,但溫江青蒿不含“青蒿素”,無抗瘧作用。《本草綱目》等古本草書記述的“青蒿花色淡青,淡黃色”者可能是果種?!毒然谋静荨放c《野菜博錄》所載“邪蒿”亦為該種。
綜上所述,青蒿具有多重藥理作用,在溫江區(qū)民間作為食品作料使用,是否值得推廣,有待相關(guān)學(xué)者進(jìn)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