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云
【摘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是課程改革的關鍵點之一,初中英語課程也在此列。面對思想活躍、心理復雜的鮮活少年,面對信息發(fā)達、傳播迅速的現(xiàn)代社會,情感教學用情感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進而達到新時期的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著重探究情感教學的基本原則,對初中英語課堂中情感教學的具體措施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教學;原則;措施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教學不僅是語法、文化等信息的傳遞,也是情感態(tài)度的交流,故此以“積極情感”為核心的情感教學漸受關注。在初中英語課堂踐行情感教學能夠引導中學生形成較為穩(wěn)定、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對英語學習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和信心,在提升學習效率的同時健全審美教育、完善人格修養(yǎng),進而使其得到全面發(fā)展。 但情感教學并不是流于表面的情緒堆砌, 而是依據心理學理論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教育方法,自有其原則和具體措施。
一、初中英語情感教學的基本原則
教師要遵循寓教于樂原則
1.寓教于樂,通俗地講就是將教育內容融合在學生喜歡的趣味活動中傳遞給他們,在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狀態(tài)下達到教育目的。 寓教于樂是素質教育落實“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具體路徑,也是廣大教師孜孜以求的教學方法。 具體到初中英語情感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利用現(xiàn)有教學變量激發(fā)學生的樂學情緒。我們都知道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只有學生真正在心里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念頭,才能驅動他們心甘情愿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也才能維持最長久的興趣點和向上動力,而有意思、令人愉快的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感則是促發(fā)這種內因的導火索。需要注意的是, 教師對學生樂學情緒的誘發(fā),不能流于表面、不能只關注一時,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將他們的興奮點一個個連接起來,形成“興趣帶”,促使學習興趣與內心的真實學習需求合二為一,轉化為更深層次的“學中樂”,進而形成持久而強勁的學習熱情。
2.教師要遵循以情促教原則
以情促教, 就是通過情感交流來促進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吸收?!扒楦小背蔀榻虒W活動的基石,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積極樂觀的情感,即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只要站上講臺,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就要讓學生看到積極向上、精神煥發(fā)的狀態(tài),為整個英語課堂刻畫出健康溫暖的底色。其次要會表達、傳遞積極樂觀的情感,即通過教學語言、肢體語言、微表情等讓學生感知到教師的情感,并對這種情感持肯定的態(tài)度。這就要求教師要調動、控制所有積極的教學因素,使其發(fā)揮最大的教育效用。再次要根據教學內容生發(fā)有的放矢的教學情感,使兩者達到和諧統(tǒng)一,即悲傷的故事要用傷感情緒,歡樂的故事要有開心的語調,通過情緒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產生違和感。
二、初中英語情感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教學素材,情感處理
教學素材的情感處理,可為情感教學進行鋪墊,保證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素材篩選時,需墓于學情與教學要求,對課內外教學素材進行合理篩選,對課內外英語教學素材進行整合,保證教學針對性與趣味性。而后,教師需對教學素材進行情感處理,即通過情感紐帶串聯(lián)教學素材.保證課堂教學的連貫性。教師進行教學素材情感處理時,應引導學生參與其中,突出學生主體性,使得教師、學生的主觀情感合理融入教學素材,為后續(xù)情感教學鋪墊基石[1]。
例如:教學“Good morning”時,為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教師需圍繞初一學生英語學情,以及教學重點,合理篩選教學素材,針對漢語文化中“打招呼”的事例進行提煉,并對教學素材進行情感處理,使教學素材中蘊藏禮儀文化,使學生了解掌握中西方不同“打招呼”方式,在對“早上好”與“Good morning”的對比思考下,啟蒙學生的英語情感因子與文化素養(yǎng)。
(二)教學過程,情感滲透
教學過程是教育工作發(fā)生的主要階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完成知識理解掌握,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教學過程中,為合理發(fā)揮出情感教學優(yōu)勢,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思考時,可進行情感滲透,在德育思想的指導下,完成情感滲透教育啟蒙.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2]。
例如:在“My name is China”的教學過程中,為有效開展情感滲透,教師可通過言傳身教,完成情感滲透,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進行英語自我介紹前,需做什么?教師通過母語思維遷移,引導學生認知英語文化。學生在向別人解釋自己的姓名前,首先需要打招呼,問好,如‘`Hello. My name is Gina."。教師通過情感滲透,幫助學生逐漸理解英語文化內涵,啟蒙學生的禮儀意識形態(tài)。
三、教育評價,情感陶冶
開展教學評價工作時,教師與學生需進行民主平等評價,即教師、學生之間相互評價,以發(fā)揮出教育評價工作價值。以往,初中英語教學時,教育評價工作僅由教師進行執(zhí)行,學生缺乏一定的教育評價話語權,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與探索。教師基于情感教學策略,對教育評價方式進行優(yōu)化,建構雙向、民主、平等的教育評價模式,給予學生教育評價話語權,營造良好的教育評價氛圍。
師生之間開展教育評價時,教師需側重情感陶冶,通過教師的人格、言行、品德、情緒、心理、態(tài)度等個人因子,在教育評價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使學生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社會性認知,促進初中生英語情感思維發(fā)散,挖掘學生英語學習潛力.實現(xiàn)英語素質教育要求。
結束語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積極情感因素的教學應用,依據原則情感化地處理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使“情感”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真正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情趣和內心潛能,既讓學生學到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也能受到正確情感價值觀的引導,真正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合格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馬聚清 .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的原則 [J]. 吉林教育, 2019 ( 9 ) .
[2]韓建春 . 淺談初中英語情感教學原則和策略 [J]. 校園英語, 2018(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