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晚期前列腺癌中的治療進展

    2021-01-10 07:22:22易楚繁付偉金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21年12期
    關鍵詞:單藥隊列單抗

    易楚繁 付偉金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南寧530022)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歐美國家男性最常見惡性腫瘤,2020年美國預計新增PCa患者191 930例,死亡33 330例[1]。伴隨人口老齡化、飲食、生活方式轉變等因素,中國PCa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2]。早期或局限性PCa 通過根治性手術或放療達到治愈,雄激素剝除治療(ADT)最初治療晚期PCa 患者有效,但大多數(shù)患者會進展為去勢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3]。CRPC患者目前主要治療方式包括多西他賽、阿比特龍、恩雜魯胺、Sipuleucel-T 等,雖提高了部分患者總體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但總體療效仍欠佳[4],因此研發(fā)治療晚期PCa 新型藥物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近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療晚期PCa取得初步進展,本文將對ICIs 在晚期PCa 中的治療進展作一綜述,探討其未來發(fā)展方向與應用前景。

    1 ICIs 作用機制

    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s,ICs)是T 細胞激活與效應階段的抑制信號。ICs 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強度,避免免疫過度激活,維持免疫穩(wěn)態(tài)。目前研究較多的ICs 信號蛋白包括細胞毒性T 淋巴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CTLA-4 和PD-1 主要表達在活化T 細胞表面,PD-L1 主要表達于腫瘤細胞及宿主免疫細胞[5]。CTLA-4 可競爭性抑制協(xié)同刺激受體CD28 與抗原遞呈細胞表面主要配體B7-1、B7-2 結合,抑制T 細胞激活。PD-1 與配體PD-L1、PD-L2 結合,抑制外周效應階段T 細胞作用,導致腫瘤細胞逃逸。ICIs 為針對ICs 信號通路的抑制劑,可干擾負性抑制信號,維持抗腫瘤活性,恢復機體抗腫瘤免疫能力[6]。目前治療PCa 的ICIs 藥物主要包括CTLA-4 抑制劑如伊匹單抗(Ipilimumab),PD-1 抑制劑如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納武單抗(Nivolumab),PD-L1 抑制劑如阿維魯單抗(Avelumab)、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等。

    2 ICIs 單藥治療晚期PCa

    2.1 CTLA-4類藥物治療晚期PCa2007年,SMALL等[7]首次報道伊匹單抗治療晚期PCa 的療效。入組14 例伴骨轉移的CRPC 患者,12 例行伊匹單抗3 mg/kg 靜脈注射單次治療,2 例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進展時接受第二次治療。結果顯示2 例患者PSA 下降>50%,2 例出現(xiàn)3 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分別為疲勞和瘙癢。該試驗初步證實了伊匹單抗對晚期PCa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揭開了ICIs 在晚期PCa 的治療序幕。

    2014年,KWON 等[8]進行的一項Ⅲ期、隨機、對照實驗中(CA184-043 研究),799 例轉移性CRPC(mCRPC)患者(至少存在1 處骨轉移),分成治療組(n= 399)和安慰劑組(n= 400),兩組在接受姑息性放療后,治療組予伊匹單抗10 mg/kg 每隔3 周1 次靜脈注射,至多4 個療程治療。無進展患者再接受3月1 療程,10 mg/kg 的維持治療,直至出現(xiàn)疾病進展或無法耐受的毒性作用。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中位OS(median OS,mO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1.2vs.10.0 個月,P= 0.053)。治療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較安慰劑組改善(4.0vs.3.1 個月,P<0.000 1)。亞組分析顯示,對于預后良好因素如堿性磷酸酶低于正常上限1.5倍、血紅蛋白≥110 g/L、無內(nèi)臟轉移的治療組患者,mOS 可獲益(22.7vs.15.8 個月,P=0.003 8)。安全性方面,治療組3/4 級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發(fā)生率更高(26%和3%);最常見為腹瀉,其次為結腸炎、轉氨酶升高、皮疹等;4 例因藥物相關毒性作用死亡。雖然兩組mOS 無明顯差異,但亞組分析結果提示,伊匹單抗可提高預后良好因素患者的mOS。

    2017年,BEER 等[9]評估了伊匹單抗單藥治療未接受化療,無癥狀或輕微癥狀以及不伴內(nèi)臟轉移的mCRPC 患者療效。入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n= 399)和安慰劑組(n= 199),治療組行伊匹單抗10 mg/kg 靜脈注射,每3 周1 療程,至多4 個療程治療。無進展患者再接受3個月1療程,10 mg/kg的維持治療,直至疾病進展、臨床惡化或無法耐受的副作用。主要研究指標為mOS。結果顯示治療組與安慰組相比,mOS 無明顯改善(28.7vs.29.7 個月,P=0.3667);36個月mOS率為41%。兩組mPFS分別為5.6 和3.8 個月。治療組3/4 級TRAEs 發(fā)生率為40%,26%患者終止治療,9 例死亡。雖然最終試驗結果未達到主要終點,但與安慰組相比,伊匹單抗可延長患者mPFS,提高PSA 反應率。

    2.2 PD-1和PD-L1類藥物治療晚期PCa2018年,HASEN 等[10]對派姆單抗用于PD-L1 表達≥1%的晚期PCa 患者進行療效評價(Keynote-028 研究)。入組23 例患者行派姆單抗10 mg/kg 靜脈注射,每2 周1 個療程,持續(xù)24 個月,直至出現(xiàn)疾病進展、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主要研究指標為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所有患者中,4 例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無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病例,ORR 為17.4%。8 例病情穩(wěn)定;9例疾病進展。21例可評估患者中,10例腫瘤病灶較治療前縮小,且中位反應持續(xù)時間長達13.5 個月。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為30%。mPFS 為3.5 個月,mOS 7.9 個月。6、12 個月OS 率分別為73.4%、36.7%。14 例出現(xiàn)TRAEs,最常見為惡心,3 例患者發(fā)生3 級疲勞、虛弱、周圍神經(jīng)病變,1 例發(fā)生4 級脂肪酶升高;其次2 例出現(xiàn)IRAEs,包括1 級蕁麻疹及2 級甲狀腺功能減退。初步提示派姆單抗在PD-L1 表達陽性的晚期PCa患者中表現(xiàn)出抗腫瘤活性。

    2020年,ANTONARAKIS 等[11]報道 了 派姆單抗單藥用于mCRPC 患者的研究結果(Keynote-199研究)。258 例患者分為隊列1(n= 133)和隊列2(n= 66)分別為具有可測量病灶的PD-L1 陽性及陰性患者;隊列3(n= 59)為不考慮PD-L1 狀態(tài)存在骨轉移但無可測量病灶患者。均接受派姆單抗200 mg 靜脈注射,每3 周1 次,至多35 個周期,直至疾病進展或發(fā)生不可耐受的毒性。主要研究指標為ORR。研究結果提示:隊列1 中2 例CR,5 例PR;隊列2 中未有CR,2 例PR;ORR 分別為5%、3%。隊列1、2、3 DCR 分別為10%、9%、22%。mOS為9.5、7.9 和14.1 個月。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為2.1、1.6、3.2 個月。3 隊列共9%患者PSA 水平下降≥50%,5%可下降≥90%。39 例患者發(fā)生TRAEs,最常見的為乏力、腹瀉、食欲減退。12 例因此停藥,2 例死亡,分別為肺炎和敗血癥。提示派姆單抗可使部分mCRPC 患者受益,但未發(fā)現(xiàn)其療效與PDL1 表達存在相關性。

    為探討納武單抗單藥治療晚期PCa 的療效,2012年TOPALIAN 等[12]進行了一項Ib 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入組治療的17 例mCRPC 患者未觀察到ORR,療效及安全性因受樣本量限制無法評估。因此對于納武單抗單藥治療晚期PCa 療效及適用人群,仍待進一步研究。

    3 ICIs 聯(lián)合其它藥物治療晚期PCa

    前列腺腫瘤免疫治療較其他腫瘤效果較差可能與其免疫抑制微環(huán)境有關,前列腺腫瘤細胞可通過如下調(diào)免疫細胞激活性受體、阻滯對腫瘤細胞識別等多種途徑抑制機體腫瘤免疫[13]。且PCa較其他腫瘤存在明顯異質(zhì)性,這意味著ICIs 單藥治療療效可能有限,聯(lián)合治療可能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在Ⅱ期Checkmate-650 研究中,SHARMA 等[14]對mCRPC 患者行納武單抗+伊匹單抗聯(lián)合治療。分為既往未行化療組(隊列1,45 例)和行化療組(隊列2,45 例)兩組患者均接受納武單抗1 mg/kg+伊匹單抗3 mg/kg,每3 周1 次靜脈給藥持續(xù)治療。分別隨訪11.9、13.5 個月后,隊列1、2 分別2 例CR,ORR 分別為25%和10%,且在PD-L1≥1%、存在DNA 損傷修復、同源重組缺陷或高腫瘤突變負荷的患者中ORR 較高。mOS 為19.0、15.2 個月。所有對PSA 應答患者中,5 例患者甚至可達到長期PSA<0.2 ng/mL。兩隊列3/4 級TRAEs 發(fā)生率分別為42.2%、53.3%,導致共31 例患者停止治療。與既往單藥治療相比,雙免疫聯(lián)合治療療效更佳,尤其是生物標志物富集的患者中,但安全性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Keynote-365 多隊列試驗中,A 隊列(既往接受多西他賽和≤2 種第二代激素療法后疾病進展)予派姆單抗200 mg 每3 周1 次靜脈給藥+奧拉帕尼,B 隊列(經(jīng)阿比特龍或恩雜魯胺治療失敗或不耐受)予派姆單抗200 mg 每3 周1 次靜脈給藥+多西他賽+潑尼松,C 隊列(阿比特龍治療失敗或不耐受)予派姆單抗200 mg 每3 周1 次靜脈給藥+恩雜魯胺治療mCRPC 患者。主要研究指標為安全性和PSA 反應率。結果顯示:A、B、C 隊列中位影像PFS 分別為4、8.5、6.1 個月;OS 為14、20.2、20.4 個月;DCR為22%、76%、35%。3隊列中,PR分別為2、12、2例;ORR為8%、23.1%、12%。患者3/5級TRAEs發(fā)生率分別為35%、44.2%、39%;隊列A中2例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隊列B 中2 例患者死于肺炎,隊列C 中1 例死亡。3 組隊列均提示聯(lián)合治療有效,且安全性與既往單藥治療一致,但隊列B 顯示出更好療效[15-17]。在Ⅲ期臨床試驗Keynote-921中,將進一步評估聯(lián)合治療對mCRPC 患者療效[18]。

    在Keynote-199 臨床研究中,隊列4(存在可測量病灶)、隊列5(主要為骨轉移灶)均為恩雜魯胺治療后出現(xiàn)疾病進展的mCRPC 患者,兩隊列均接受派姆單抗200 mg 靜脈注射,每3 周1 次+恩雜魯胺,持續(xù)35 個療程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中位隨訪13.7 個月后,兩隊列患者DCR、PSA 反應率、總TRAEs 發(fā)生率、3/5 級TRAEs發(fā)生率分別為51%和51%,16%和9%,75%和69%,26%和24%。所有級別和3/4 級皮疹發(fā)生率分別為33%和6%,均高于既往報道單藥治療發(fā)生率。雖然這兩組隊列聯(lián)合治療顯出較好的抗腫瘤活性,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單藥治療[19]。因此仍需要進一步臨床研究,以評估派姆單抗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20]。

    4 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ICIs 對于晚期PCa 患者顯示出初步療效,但還存在諸多問題:(1)與治療其他惡性腫瘤相比,無論是ICIs 單藥或聯(lián)合治療PCa 的臨床療效還不滿意。這可能與PCa 的腫瘤遺傳異質(zhì)性有關,同時長期接受內(nèi)分泌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染色體改變和高頻率的基因融合事件,不同亞克隆PCa 細胞,也增加PCa 治療的復雜性,這些可能是導致ICIs 療效不佳的原因。近年雙特異性T 細胞銜接器(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TE)藥物備受關注,它可同時特異性靶向T 細胞表面CD3 和腫瘤細胞抗原,激活免疫細胞殺滅腫瘤細胞,應用于mCRPC 治療顯示出良好療效[21]。同時BiTE 作用于PCa 可上調(diào)激活T 細胞的PD-1 表達,在腫瘤部位誘導的炎癥環(huán)境可能會增強ICIs 活性,這意味著BiTE 與ICIs 可能存在協(xié)同作用[22]。此外,在ICEPAC 研究最新報道中,阿維魯單抗聯(lián)合立體定向放療在難治性mCRPC 患者中表現(xiàn)出持久的疾病控制效果[23]。這些聯(lián)合模式為未來PCa治療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2)ICIs對于不同亞組晚期PCa 患者療效不一[8,14],如何細化選擇患者亞組以達最佳療效,也是研究熱點問題。KARZAI 等[24]發(fā)現(xiàn)攜帶DNA 修復基因突變(BRCA2)的mCRPC 患者,經(jīng)奧拉帕利+德瓦魯單抗聯(lián)合治療后PSA 反應率高達83%,而未經(jīng)選擇的患者中僅為44%。WU 等[25]發(fā)現(xiàn)存在雙等位CDK12 基因失活突變的mCRPC 患者接受PD-1 抑制劑單藥治療后,4例患者中2例出現(xiàn)PSA 明顯降低。ABIDA 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11 例接受PD-1/PD-L1 抑制劑治療存在高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DNA錯配修復缺陷的CRPC患者中,45.5%的患者可持久獲益。提示ICIs可能存在同源重組修復突變的PCa 患者療效更佳。因此治療前,如何選擇檢測合適的標記物,對于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也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

    盡管存在諸多問題,但是ICIs 的出現(xiàn)還是給晚期PCa 治療帶來了新希望和新策略,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ICIs 治療將在晚期PCa 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單藥隊列單抗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恩替卡韋在阿德福韋單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2
    恩替卡韋在阿德福韋酯單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2
    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
    隊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隊列切換的SDN擁塞控制*
    軟件(2020年3期)2020-04-20 00:58:44
    在隊列里
    豐田加速駛入自動駕駛隊列
    使用抗CD41單抗制備ITP小鼠的研究
    唑來膦酸單藥治療肺癌骨轉移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
    呼和浩特市| 昆山市| 宣威市| 福建省| 莱阳市| 百色市| 松滋市| 石门县| 昭平县| 重庆市| 子洲县| 奇台县| 桃江县| 文水县| 镶黄旗| 芷江| 夹江县| 修武县| 湖州市| 齐齐哈尔市| 肇州县| 南宫市| 清水县| 凌云县| 晋州市| 垫江县| 囊谦县| 奉节县| 玉屏| 长沙市| 历史| 昆明市| 榆树市| 广安市| 锡林郭勒盟| 策勒县| 平湖市| 巴彦县| 太仓市| 尼勒克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