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宇 趙晶晶 回天力 張鳳姣
[摘? ? ? ? ? ?要]? 短視頻是微課的主要載體,操作型微課的制作就是根據知識點編寫操作流程和分鏡頭腳本,進行拍攝和錄屏,經剪輯形成微課短視頻。
[關? ? 鍵? ?詞]? 微課設計;短視頻;制作技巧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51-0056-02
2015年,國家突發(fā)事件預警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正式開展全國系統(tǒng)業(yè)務運行,實現了橫向連接各部門預警信息的采集、共享與發(fā)布,縱向實現國家、省、市、縣各級預警信息的上下傳輸和共享[1]。預警信息發(fā)布業(yè)務有嚴格的順序和流程,且預警種類繁多,日常預警業(yè)務較為繁雜,從業(yè)人員時有調整,預警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也經常更新?;诖耍⒚嫦蚋鞑课?、各級預警業(yè)務值班人員的預警發(fā)布流程、平臺操作及故障解決、常見問題分析微課短視頻,將工作程序、操作流程等直觀呈現、清晰表達,降低業(yè)務培訓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很有必要。
微課是一種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的新型教學資源。胡鐵生將微課劃分為講授類、實驗(實踐)類、演示類、練習類、討論(研討)類、表演類、合作學習類、自主學習類等類型[2]。預警信息發(fā)布業(yè)務屬于計算機軟件操作演示類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實踐性。相關學者對微課短視頻的制作進行研究表明,短視頻是微課的主題載體,要從視頻拍攝、制作、后期編輯加工、合成輸出等方面提升視頻制作水平并高度重視微課程的設計工作[3],充分發(fā)揮影視媒介的特征來設計微課[4],一個微課作品的誕生需要前期的腳本設計和后期的錄制合成,腳本的好壞決定了整個微課的質量[5-6]。張慧麗[7]圍繞前端分析、教學過程設計和評價反思三個部分概括出操作型微課教學設計流程圖。王文玉[8]對操作流程進行分解,依據不同粒度層級進行微課設計。李文[5]通過對知識點的分解和重構,圍繞教學目標和解決問題設計微課腳本。陳芊茜[6]通過事件導入知識點并展開講解的方式設計微課腳本。姜峻[9]從分析、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多個維度對分鏡頭設計進行了研究。
本文以預警信息發(fā)布工作任務為例,從提高微課短視頻制作質量的角度,探討了操作型微課的設計和制作技巧。
一、操作型微課制作方法
一個微課作品的誕生需要三個過程:一是微課的設計開發(fā);二是視頻錄制;三是后期的視頻制作。
(一)操作型微課設計
根據知識點編寫操作流程。操作型微課的知識點包括:傳授一個小知識,講解一項技能或者方法,解釋說明一些有具體程序的操作。技能操作型微課的設計開發(fā),需要對操作流程進行分解,將每一個步驟細化為技巧要點[8]。根據知識點編寫操作流程,就是對流程進行分解,可以分成以下三步:一是這件事可以分哪幾步完成?提煉具體過程;二是給出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動作要點(包括做對的要點和避免做錯的要點),作為信息工具;三是知識點背后有哪些基礎知識。
編寫分鏡頭腳本。作為視頻資源,微課還需要進行分鏡頭腳本設計,將知識點的內容進行視覺化表達。分鏡頭腳本是適當地應用影視藝術表現手法將知識點內容巧妙地呈現[10],微課腳本能讓創(chuàng)作團隊成員清楚了解微課制作的步驟、技術點以及所需素材[6]。因此,分鏡頭腳本就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就是為知識點配置相應的鏡頭畫面,并對畫面內容、制作方式、構圖、景別、鏡頭、解說詞、音效、時長等提出具體要求,通常采用表格的形式將上述內容分項填寫。
(二)視頻錄制
視頻錄制就是按照分鏡頭腳本,進行拍攝和錄屏,為微課的后期制作提供素材。
(三)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就是對視頻素材添加動效、音效和配音,經合理剪輯,形成微課短視頻。
二、預警信息發(fā)布的微課設計
本文以暴雨紅色預警信息發(fā)布工作任務為例介紹微課設計。
(一)編寫操作流程
暴雨紅色預警信息發(fā)布工作的操作流程為:預警標題→行政級別→預警類型→預警等級→發(fā)布單位→預警標識→預警內容。
同時,按操作流程提煉各過程的要點(略)。
(二)編寫分鏡頭腳本
針對暴雨紅色預警信息發(fā)布工作的操作流程,先給出微課制作腳本的設計,再按編寫分鏡頭腳本的要求細化相關內容,制作分鏡頭腳本(略)。
三、預警信息發(fā)布的微課視頻錄制
視頻錄制是制作微課的第二步工作。
(一)拍攝
視頻拍攝時要根據微課的內容選擇使用不同的景別、拍攝角度和鏡頭調度。不論是全景、中景、近景還是特寫,都應該將拍攝主體安排在視覺中心位置,突出拍攝主體。
(二)錄屏
錄屏是操作演示類微課的重要的制作方式。錄屏要點:一是通過錄屏軟件選擇錄屏范圍、視頻編碼器格式、音頻和視頻保存位置;二是操作過程要準確簡捷,突出重點,不要有冗余操作。
四、預警信息發(fā)布微課的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微課制作的第三步工作。
(一)動效設計
人們看到的一切動效,都是一張張靜態(tài)圖片在一定時間內拼接起來的。通過動效設計,可以增強微課的趣味性和直觀性,給用戶提供良好的視覺效果,有助于用戶理解掌握微課的內容。在本微課中,通過錄屏的方式對暴雨紅色預警信息發(fā)布的操作流程介紹后,對于每一個操作過程要點的講解采用了交互式動效,放大了細節(jié),進一步明晰了預警信息審核的次序和要點,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操作界面的層級之間的邏輯關系。
(二)片頭和片尾
片頭、片尾是微課制作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前呼后應,包裹著中間的微課內容,使微課視頻更具完整性。片頭、片尾可以是一幅圖片,也可以是一段動畫。片頭可根據微課視頻的內容和風格進行設計,利用有特色的片頭將觀眾帶入微課。片尾通過介紹制作人員,使整個微課更具完整性。
(三)聲音制作
聲音制作包括錄制解說詞和添加背景音樂。解說詞錄制后,要確保音頻與視頻動作的同步。通過降噪、壓縮器、過濾曲線和標準化處理,可以提高聲音的質量。增加一段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能讓微課在保障內容的基礎上增添趣味性和吸引力。
(四)剪輯
剪輯是微課后期制作必不可少的工作。剪輯是將圖像和聲音進行編輯處理,最終形成一個內容連貫、主題明確、剪輯緊湊、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11]。微課剪輯分為初剪和精剪。初剪就是將微課視頻素材按照正確的順序拼接起來,并切除多余視頻片段,形成微課整體架構。精剪就是保持微課視頻畫面的時間和音頻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反復修繕,體現風格。
轉場是將分散的段落通過轉場鏡頭有序且合乎邏輯地組合在一起,在降低畫面跳躍度的同時增加美感[11-12]。微課在拍攝視頻與錄屏之間的轉換以及片頭、片尾與其他內容之間的轉換,就涉及轉場。本微課的轉場采用了景物轉場和遮擋轉場等無技巧轉場。
五、結語
短視頻是微課的主要載體,操作型微課的制作過程包括微課設計、視頻錄制和后期制作。
微課設計就是根據知識點編寫操作流程,對流程進行分解,給出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動作要點,并根據知識點編寫分鏡頭腳本。分鏡頭腳本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
通過動效設計,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操作界面的層級邏輯關系,增強微課短視頻的直觀性和趣味性。通過剪輯等后期制作,可以使微課短視頻內容連貫、畫面過渡自然。
參考文獻:
[1]曹之玉,賀姍姍,孫超,等.新一代國家突發(fā)事件預警信息發(fā)布云服務平臺設計與實現[J].科學技術與工程,2021,21(4):1483-1488.
[2]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31(4):36-42.
[3]趙中樞.微課制作中的編導技術探討[J].電腦與電信,2017(9):63-65.
[4]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李文.微課腳本的構建:以Photoshop課程修飾圖像工具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24):187-189,192.
[6]陳芊茜,許耀瓏.微課腳本在微課視頻制作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9(14):26-27.
[7]張慧麗,李新剛,孫萬麟.操作型微課教學設計的思考[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5,29(5):514-517.
[8]王文玉,湯興芝,袁芳.基于技能操作型課程的微課體系設計與實踐[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20,19(3):30-33.
[9]姜峻.微課分鏡頭腳本的設計與開發(fā):以音樂欣賞微課為例[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23-32.
[10]王鶴梅,王莉莎.淺談微課的分鏡頭腳本設計[J].亞太教育,2016,4(16):75.
[11]楊明.視頻剪輯技巧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J].中國電視,2015(5):109-112.
[12]王昊宇.淺談短視頻無技巧轉場[J].科技傳播,2020,12(10):157-158.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