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霍城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王克進
新時代下,我國對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力和樹立環(huán)保意識尤為重視,而利用廢棄的生活用品制作幼兒手工教具,不但可以給幼兒從小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設計、創(chuàng)新、動手能力。尋找教具制作材料則會使幼兒從小學會勤奮,懂得付出就會有回報的道理。手工自教具的過程的主題是開放的,這讓每一個幼兒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將自己的想法匯聚為作品,從而進一步挖掘幼兒創(chuàng)作思維。同時,讓幼兒從親自收集材料到設計制作,能夠使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懂得保護環(huán)境的道理,從而樹立環(huán)保意識,為小班幼兒樹立榜樣。比如:教師組織幼兒根據(jù)每個月的教育主題設計教學教具,可以在班級主題墻上設計一些孩子的活動照片、幼兒的手工繪畫等作品,讓所有幼兒都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幼兒的作品,從而達到呈現(xiàn)效果的目的,使其增強自信心和提高欣賞水平。
農村幼兒園手工教具的制作是教師組織幼兒收集各種廢物舊材料進行設計制作的,教師可以開放主題,讓幼兒自選主題,并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自主設計制作,而教師還可以協(xié)助幼兒尋找缺失的材料,進行修改。這樣制作材料的多樣性和主體的不局限性就會激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思維,從而就會大大提高幼兒的制作技能,同時,這也相對節(jié)約了教學成本。而上大班的幼兒,思維是最活躍,其動手能力、學習能力、模仿能力也是最強的時候,所以此時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制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農村幼兒園大部分都缺乏活動資金,但購買幼兒教具、教學設備、綠化教學環(huán)境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很多的農村的幼兒園、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還有一些私立幼兒園,教學設備、硬件設施、校園環(huán)境綠化等都沒有達到最先進標準,更何況幼兒教具的購買還沒有專項資金。手工制作幼兒教具雖然不能減少教學資金的困難,但是至少可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輔助教學工具。加強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
在農村幼兒園的教具中,手工自制玩具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農村幼兒園資金問題,所以幼兒大部分都是看幼兒園的教師手工制作的教具,手工自制玩具就成了教師課堂上教學輔助的工具。這使幼兒園間發(fā)生了很大差異:有的幼兒園嚴重缺乏幼兒教具,而有的幼兒園幼兒教具卻發(fā)生了浪費現(xiàn)象,這里的浪費并不是指由于教具太多發(fā)生了浪費,而是幼兒有對新事物的時效性,在一定的時間內,一玩具會使幼兒充滿新鮮感,使其非常喜歡這個玩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感就會漸漸消失幼兒就會不喜歡這個玩具,甚至會丟棄這個玩具,所以則產生了浪費現(xiàn)象。當然,還存在另外一個原因:教具選材問題,因為幼兒教具都是采用生活廢棄用品制作的,而有一些生活廢棄用品具有時效性,比如像:塑料殼、紙殼、木質的材料都有局限性,時間長了就會風化。
農村幼兒手工教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上一點已經闡述了第一個時間的局限性,第二就是制作問題,大部分手工教具的制作都是由幼兒教師設計制作完成的,只有一小部分是由老師組織大班幼兒制作。這就存在了量的問題。比如一個班25個幼兒,而教具只有10個,那上課的時候只有10個孩子有玩具,其他15個孩子都是觀看,這顯然是不可行的。但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要有一個玩具,那么就需要25個玩具,這會造成幼兒園的師資力量跟不上的問題,使老師的工作負擔不斷加大。
農村幼兒園的師資本來就嚴重缺乏,再加上近年來,農村幼兒教師工作量的不斷增加,大部分教師為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會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手工教具,而不是組織幼兒集體開展自制手工教具活動。因此雖然注重了“量”的生產,但卻忽略了創(chuàng)新性、使用率以及手工教具的本身價值。手工教具的意義是組織幼兒集體開展制作,從而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挖掘幼兒的擴散式創(chuàng)作思維。但入果教師為了能讓所有的幼兒在課堂上都能有一個教具,在制作速度和數(shù)量上下功夫,就會喪失幼兒制作教具的意義。
要做好一個幼兒教具,首先要正確理解幼兒心理,全面解放幼兒思想,了解幼兒的需求,只有真正地了解幼兒,才能制作出幼兒真正需要的教具。同時,幼兒園要進一步提高幼兒教師的設計創(chuàng)作能力,組織教師師研究幼兒教具的設計與制作的方法。所以想要制作出更好的教具,就要對教師進行分組,每一組再到其他的幼兒園學習考察,吸取其他幼兒園好的制作經驗。然后再回幼兒園組織所有幼兒教師開展學習經驗交流,然后重新對幼兒教師進行分作,設計制作幼兒手工教具。最后,教師還要對制作出的手工教具進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方案。進一步優(yōu)化幼兒教具。
幼兒園教師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制作幼兒制作手工教具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能力。這樣不但能促進家園合作與交往,更能提高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讓父母更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時,幼兒園教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幼兒去收集自己喜歡的玩具,并使其學會分類,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幫助幼兒從自己自制玩具的過程得到發(fā)展。要讓幼兒健康成長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更是幼兒教師責任。所以,幼兒園的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也要自我學習,提升自己,積極了解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積極性和動手操作能力,還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加以培養(yǎng),同時還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點,幫助其改正,使幼兒的思想得到凈化與提高。
總之,在手工教具制作中,農村幼兒教師應立足于幼兒發(fā)展所需,融合各學科知識,精心設計出滿足幼兒教學需求、幼兒發(fā)展所需的教具,有力地促進幼兒終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