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果
(新疆克拉瑪依天山路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新疆 克拉瑪依)
高血壓是近年來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受人們生活方式的增加和年齡的增長影響,高血壓人群也在不斷增多[1-2]。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使老年人的身體抵抗力變?nèi)?,對老年人來說是更高的風險,如果不及時控制血壓,長期高血壓就會逐漸損害老年人的心、腎、腦等器官[3-4]。用很多藥物可以改善高血壓,但醫(yī)生需要考慮藥物的長期副作用,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因此,使用一種安全和有效的藥物有著重要意義[5]。本次研究選取到本中心就診的患者中擇取從2018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的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40 例,分析非洛地平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效果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到本中心就診的患者中擇取從2018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的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40 例,將這40 例患者按照入院的時間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0 例。研究組中,男性12 例,占研究組例數(shù)的60.00%,女性8 例,占研究組例數(shù)的40.00%。年齡最小55 歲,最大88 歲,平均(71.5±3.9)歲,病程1~20 年,平均(10.5±3.6)年。參照組中,男性16例,占參照組例數(shù)的80.00%,女性4 例,占參照組例數(shù)的25.00%,年齡最小60 歲,最大86 歲,平均(73.0±3.5)歲,病程1~20 年,平均(10.5±3.6)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差異較?。≒>0.05)但組間可以對比。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的年齡均在55 歲以上。②所有患者都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本次實驗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藥物過敏的患者。②精神異常或語言表達不清的患者。③有凝血障礙和造血功能障礙的患者。③肝、腎、心等器官有嚴重疾病的患者。
參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進行干預,具體方法:患者進行口服使用硝苯地平片治療,從小量開始服用,起始量為每次10 mg(1 片),每天3 次,口服使用。按照病情在3 d 后可增加用量,單次用量不得超過30 mg,每天3 次。如果病情緊急,可將藥物含在舌下服用,每次1 片。
研究組患者使用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每天1 次,早晨空腹口服使用,每次5 mg。在治療過程中按照患者的實際血壓水平進行適當加減藥量,每天藥量不能超過10 mg。一旦有異常情況發(fā)生,讓患者及時就醫(yī)。
研究組患者和參照組患者連續(xù)治療半年。
將兩組患者在介入之前和手段介入后的血壓變化情況進行詳細對比。
在兩組患者接受介入之后,將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進行詳細對比。判斷方式:①顯效:舒張壓下降在2 0 m m H g 以上,血壓水平降至正常范圍。②有效:舒張壓下降在10~20 mmHg,血壓水平基本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③無效:血壓無變化,甚至情況惡化。
在兩組患者接受介入之后,詳細對比患者治療前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 進行分析處理,采用t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介入之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差距不大(P >0.0 5),在治療介入之后,研究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好于參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比較(±s, mmHg)
表1 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比較(±s, mmHg)
組別SBP DB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20) 161.51±10.36 133.24±10.29 97.21±8.51 82.31±6.31對照組(n=20) 162.31±10.24 145.62±8.54 97.51±8.00 100.65±2.31 t 0.246 4.140 0.115 12.206 P 0.807 0.000 0.909 0.000
治療介入之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參照組患者要好(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對比[n(%)]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比參照組患者低(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高血壓主要發(fā)病人群是老年人,原發(fā)性高血壓是心血管醫(yī)學中常見的慢性病,是一種危險和難以治療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長期藥物來控制血壓[6-7]。在我國,隨著人口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的加速,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這迫使醫(yī)療界對這一問題給予高度重視。高血壓患者應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時機。原發(fā)性高血壓在老年人中具有特殊的醫(yī)療性能和醫(yī)療性能降低,高血壓加速了動脈循環(huán)過程而引起血管問題,心臟病發(fā)作和血壓升高,也是因為老年人,如高血壓患者,心、腦、腎等都有不同的基礎(chǔ)性疾病,血壓也會隨著年齡和病理開始變化,臨床上定義為血壓變化波動較大[8]。一般來說是發(fā)生體位性高血壓,所以選擇藥物時應該特別小心藥物的副作用。因為老年人的新陳代謝緩慢,體內(nèi)平衡功能是生理性降低,影響藥物的分布,盡可能選擇有利于新陳代謝和排泄的藥物,能夠24 h 穩(wěn)定控制血壓,副作用小,根據(jù)血壓變化開始小劑量服用,按照自身病情變化來控制藥量。
高血壓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之一,緩釋降壓制劑連續(xù)24 h 均勻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防止靶性器官損傷,減少疾病的深度,長期用鈣拮抗劑治療高血壓患者,降低心血管并發(fā)癥和死亡的可能性。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治療介入之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差距不大(P>0.05),在治療介入之后,研究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好于參照組患者(P<0.05),治療介入之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參照組患者要好(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比參照組患者低(P<0.05)。非洛地平緩釋片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高達99%,生物利用度15%,因此耐久性好,不良反應少,無體位低血壓,長期服用藥物也不會對脂肪、腎臟功能產(chǎn)生影響,對重要臟器起著一定的保護作用。不過在任何時候雖然這種藥物可以安全地用于心臟病患者,但患有顯著的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與β- 受體阻滯聯(lián)合使用,應謹慎使用。
綜上所述,使用非洛地平治療老年的原發(fā)性高血壓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療的有效性,穩(wěn)定患者的血壓變化,安全性高,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