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是幼兒最喜愛的圖書形式,也是幼兒園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繪本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繪本運用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文章以幼兒園閱讀教學為現(xiàn)實背景,就繪本在其中的應用價值和路徑做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對繪本輔助作用的認識。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閱讀教學
一、 引言
讀書是人們認識世界、增長見識、拓寬視野的重要途徑。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個體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在幼兒園教學中,閱讀教學具有陶冶情操、提升審美、培養(yǎng)能力等多重作用。但是,縱觀當下的幼兒園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幼兒都不愛閱讀,而且閱讀的深度、寬度不夠,這也對幼兒成長與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將繪本運用到幼兒園閱讀中去,讓幼兒快樂閱讀,可以彌補閱讀教學的短板,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所以,許多人都主張將繪本運用到幼兒園閱讀教學中去,為閱讀教學加油助力。
二、 繪本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繪本,簡單來講,就是以故事為核心,以圖文結合的形式編輯而成的書籍。繪本之前是兒童文學、兒童讀物的代表,早期的繪本都是以兒童語言的形式去表述的。不過,隨著社會發(fā)展,繪本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成人繪本也隨之出現(xiàn)。相對于其他形式的書籍來說,繪本的主角是圖畫,繪本更善于以多元方式讓個體去閱讀和體驗。如閱讀繪本時,我們不僅可以讀文字,還可以“讀”圖片,可以從多個角度與圖書互動。閱讀是時代新人必備的本領之一。閱讀要從幼兒開始。對語言能力薄弱、對書面語言了解甚少的幼兒園孩子來說,語言簡單的繪本可以說是最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而且,繪本有著許多插圖,插圖的色彩鮮艷,想象豐富,許多繪本都制作精良,所以,繪本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還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開啟想象,在知識的海洋中、故事里翱翔。不過,由于幼兒的自控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較弱,所以在閱讀繪本時,他們可能經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半途而廢等問題。因此,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發(fā)揮作用,以指導者、朋友的身份引導幼兒去閱讀繪本,促使幼兒以多元化的方式與繪本互動,以優(yōu)化閱讀效果。
三、 借助繪本助力幼兒園閱讀教學的路徑
(一)借助繪本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關于閱讀的作用,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冬天里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庇纱丝梢婇喿x的意義和重要性。許多家長都了解閱讀的意義,但是在幼兒閱讀興趣發(fā)掘和習慣培養(yǎng)方面有心無力。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知識、培養(yǎng)習慣、增強能力的基地,幼兒閱讀習慣培養(yǎng),需要幼兒園發(fā)揮主導作用,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閱讀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有趣的書籍,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熱情。繪本因為圖畫鮮艷,色彩豐富,很容易激起幼兒的閱讀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只要有了興趣,其閱讀習慣培養(yǎng)也就邁進了一大步。所以,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可以借助繪本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在閱讀方面變得積極而主動。如在《我想要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大家說說,什么是愛,自己最愛的人是誰,為什么他/她是自己最愛的人,他/她是如何愛自己的,如果沒有他/她的愛,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幼兒給出的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門的,教師可以將話題朝“母愛”這個角度引領,并借助以“尋找媽媽,渴望母愛”為主題的繪本《秋秋找媽媽》為助力,激發(fā)幼兒閱讀的欲望,讓幼兒去讀故事,學語言。在此基礎上,讓幼兒背誦主人公的臺詞,和小伙伴們一起,在角色分配、合理分工的基礎上,根據繪本故事演課堂劇,并讓幼兒注意表演時的發(fā)音、語氣。這樣可以深化幼兒的認識,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模仿能力,讓幼兒對閱讀產生強烈的興趣。
(二)通過圖畫解讀引導幼兒去思考
閱讀是一項綜合性的語言學習活動,在閱讀中,個體要想對閱讀內容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開動大腦,思考一些字詞句的意思,弄清一些問題。否則,只閱讀不思考,幼兒就會變成閱讀的機器,這樣的閱讀也就失去了意義。但是,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因為幼兒的思考需要啟發(fā)和引導,所以,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特點,采取有效的方式,疑惑是借助工具,引導幼兒去思考。繪本上的圖畫都非常生動形象,借助繪本圖畫讓幼兒去讀,去看,去思考,具有可行性,所以,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繪本上的插圖讓幼兒去思考問題,培養(yǎng)幼兒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去思考的能力。如在學習《親愛的小魚》時,教師可以基于圖畫,對繪本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讓幼兒對故事內容有一個粗略的了解。然后,引導幼兒觀察圖畫,看小魚原先生活在哪里,那里的環(huán)境如何。再讓幼兒繼續(xù)看圖,看小魚長大后,貓兒要將小魚帶到大海邊給它自由時,小魚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是開心還是恐懼?看大海有什么特點,畫面上除了海平面,還有什么。貓兒看到小魚非??鞓窌r,說“我好想你”,那么,小魚那么小,海洋那么深,海洋里可能會有危險,小魚真的那么快樂嗎?小魚會不會遇到危險?它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如果遇到危險,它該怎么辦?然后,關于貓兒與小魚玩的“接帽子”的游戲,小魚真的會像小狗一樣,將主人、朋友的帽子給送回來嗎?如果不會,為什么要出現(xiàn)這個問題?并讓幼兒思考“我給了你自由,你還是愿意回到我這里”這句話的意義,讓幼兒思考“自由與愛”的含義。這樣有助于幼兒把握故事的發(fā)展方向,理解愛所獨有的寬容、偉大、親密和信任的品質,促使幼兒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三)發(fā)掘繪本內涵,培養(yǎng)感知能力
幼兒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他們的心智能力發(fā)展還不成熟。閱讀是幼兒推開新世界的大門的助力,也是他們的精神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連接的重要途徑。在閱讀中,他們經常會靈光一閃,有出人意料的想法和發(fā)現(xiàn)。如果能抓住機會,讓幼兒去深入地思考一些問題,認識一些東西,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能力,可以為幼兒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學習打好基礎。而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許多閱讀材料雖然內容簡單,但是內涵豐富,富有意義,繪本更是如此。所以,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發(fā)掘閱讀材料的內涵,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話去提出問題,表達自我,以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能力。如在幼兒園分享閱讀教學《端午節(jié)》中,教師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關于粽子的謎語導入: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巖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飽飯,拿棵草草拴住我。讓幼兒猜猜謎底是什么。然后,再讓大家學習“掛”“纏”“系”等詞語。為了讓幼兒了解這些動詞的意義,教師可以讓大家閱讀繪本《粽子里的故事》,先看封面上都有誰,都在干什么,再繼續(xù)讀故事,看老奶奶為什么要包粽子,書中有沒有說包粽子的時間、季節(jié)?在幼兒讀完故事后,讓他們想一想,根據圖畫可以看出老奶奶大概是在什么時候包的粽子?大家日常吃粽子都是在什么時候?我國端午節(jié)有包粽子的習俗,你知道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嗎?包粽子都要用到什么東西?如何包粽子?端午節(jié)除了包粽子,還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掛過香蒲、看過劃龍舟嗎?然后,讓幼兒思考問題或者提出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問題進一步補充關于端午節(jié)的背景知識。這樣以問題為工具,深入發(fā)掘繪本的內涵,有助于幼兒進一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四)利用繪本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
幼兒是寶貴的社會財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幼兒教育越來越受關注。閱讀是幼兒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所以,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許多人都主張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幼兒隨時隨地去閱讀,去學習。但是,由于缺少自我管理能力,許多幼兒在閱讀時都是隨心所欲,很難堅持下去。一些幼兒由于識字不多,無法全身心投入閱讀中去。繪本不僅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還可以用來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減輕幼兒的心理壓力。所以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解決幼兒在閱讀方面的一些問題。如在閱讀課堂上,當有的幼兒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左顧右盼、交頭接耳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停一停,讓幼兒閱讀繪本《尼古拉的三個問題》,思考問題,書中就“什么時候是做事情的最佳時機?”“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什么是最應該做的事?”這三個問題都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答案是什么?那么,在課堂上,是做什么事情的最佳時機?當前什么是最應該做的事?你該怎么做呢?然后,教師可以隨機提問兩名幼兒,聽聽他們的回答,并結合他們的回答,進行課堂紀律教育,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的認識,讓幼兒知道在課堂上就要遵守課堂紀律。又如,在閱讀中,許多幼兒都是只閱讀不思考,或者是自問自答,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為此,教師可以利用繪本《熊貓多多的新屋》,讓大家進行“互動式分享閱讀”,讓幼兒談談自己從故事中學到的道理,并讓幼兒與同桌就一些問題交換意見,展開討論,如有的幼兒認為,熊貓的房子被積雪壓倒了,說明這時是冬天,而冬天是沒有烏鴉的,有的幼兒則認為冬天會有烏鴉。有的認為熊貓生活在四川,但是四川沒有河馬。所以,熊貓的房子倒了,大家都來幫忙,是一個溫馨的故事,但是不真實。為此,教師可以讓幼兒交換意見,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五)利用繪本創(chuàng)設游戲
幼兒園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利用繪本助力閱讀教學時,同樣要以此為目標。但是繪本的作用不僅于此,繪本的運用方式非常多,也有著廣闊的利用空間。在利用繪本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深入發(fā)掘繪本的意義,并將拓展與運用相結合,積極進行閱讀延伸,讓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繪本獲取知識、培養(yǎng)興趣、鍛煉能力。游戲是幼兒的最愛,在幼兒園教學中,許多學科都會將游戲融入其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以提升幼兒的各項能力。在運用繪本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延伸繪本,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交流互動,鍛煉語言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如在《螢火蟲》閱讀教學中,為了讓大家對螢火蟲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教師可以為大家提供不同的繪本,包括《好寂寞的螢火蟲》《螢火蟲里奧》《螢火蟲的日記繪本》《螢火蟲去許愿》《友善的螢火蟲》等,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興趣選擇繪本,并將選擇同一個繪本的幼兒組合成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在閱讀活動結束后,讓小組成員結合生活常識,利用繪本資源進一步拓展和延伸,開展游戲活動。如讓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制繪本?;蛘咦層變焊鶕L本故事,設定劇情,開展表演活動。或者讓幼兒一起搜集資料,學唱有關螢火蟲的兒歌,如《螢火蟲》《小小螢火蟲》等。在不同的活動中,教師要側重鍛煉和培養(yǎng)幼兒的某種能力,并給予幼兒以引導和啟發(fā),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這樣可以對幼兒發(fā)展有助推作用。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有著積極的應用價值和意義。所以,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要將繪本融入其中,深度發(fā)掘繪本的教育意義,爭取借助繪本為幼兒提供閱讀資源,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以鍛煉幼兒的語言思維、想象力,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情感、思維并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曉麗.幼兒園知識類繪本閱讀的教學創(chuàng)新[J].華夏教師,2019(24):56.
[2]曾海英.繪本閱讀在幼兒語言活動中的作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05.
[3]牛姍姍.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繪本的運用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2):192.
作者簡介:
李璐瑤,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金山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