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
(滁州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 年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強調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保议L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快速發(fā)展,使兒童能夠快速輕松地獲取信息,家長的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家長應該意識到,在孩子獲得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繼續(xù)學習,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獲得家庭教育能力的發(fā)展,勝任孩子“第一任老師”的角色。我國目前有超過4 億家庭,近3 億18 歲以下兒童青少年,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需求強烈[1]。80 后家長更加期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能夠體現家長的“主體作用”,尊重家長的“參與意識”,獲得“專業(yè)化”“高水平”與“個性化”的指導服務,以此滿足家長們不同的需求,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強化家庭教育指導者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溝通,指導內容上能夠深入關注親子之間的情感領域,重視榜樣氛圍等隱性教育的作用,引導家長與兒童能夠正確處理情感與理智的關系[2]。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成為嚴重危及全國人民生命健康與社會安全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3],對家長以及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尤其是各地學校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給家長帶來了學習輔導與學習監(jiān)督的焦慮與壓力。本文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背景下,直面家庭教育的現實困境,分析基于網絡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基本要素,探究體系建構的策略。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是為了提升家庭教育質量,促進家庭氛圍和諧,改善兒童各方面能力與行為,對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與教育行為等方面進行指導,旨在對全體家庭成員進行內在提升的一項指導服務工作[4]。對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及其內涵,有學者認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指由家庭外的社會組織或相關部門進行引導,以家長教育思維與教育行為的培養(yǎng)為直接目標的綜合教育過程,以構建家長和子女之間的相處模式與教育體系為出發(fā)點,進行示范性、科學性、業(yè)余性的多維教育[5]。該觀點是在正常情況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理解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管理主體、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目標與特點的概括。綜合已有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基于網絡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內涵應從兩個方面去理解。首先,體系運行的重要前提基礎是高度普及的網絡環(huán)境。為了抗擊疫情、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全國人民在家開展自我隔離措施,通過多種形式的網絡環(huán)境實現即時溝通,這是本文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構并運行所依賴的重要基礎。其次,需要以美籍奧地利人、理論生物學家L.V.貝塔朗菲所創(chuàng)立的“系統(tǒng)論”視角來理解。系統(tǒng)普遍被定義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6]。因此,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視為一個系統(tǒng),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指由政府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社會團體組織等對家庭教育有積極支持意義的各種指導服務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結構形式所聯結構成的,具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功能的有機整體[7]。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下,將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內部由若干利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功能實現的各個要素按照一定結構形式聯結而成。每個要素處于系統(tǒng)中一定的位置上,對于系統(tǒng)功能的發(fā)揮起到特定的作用。本文中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由服務媒介、服務體系人員隊伍、服務對象群體、服務內容、服務模式等要素組成。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人們的活動范圍受到很大限制與約束,對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而言,在此時期無法突破空間的束縛。然而,隨著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網絡在信息傳輸、接收與資源共享上的信息多樣性、快速流動性與強交互性等獨特優(yōu)勢,已經成為向大眾傳播信息的主力媒介。因此,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實現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功能,網絡作為現代媒介的突出代表,毫無置疑地成為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唯一的服務媒介。尤其是智能手機及多樣化的即時通訊軟件作為網絡媒介的無線通訊設備,不僅承載了網絡媒介的交互性特點,還具備高度的普及性、便攜性與移動性,成為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功能實現的服務終端設備。
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人員隊伍構成是體系建構與運行的核心要素。體系的人員構成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體系建構與運行的管理人員,主要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相關人員構成,負責體系建構與管理的頂層設計,制定體系管理、運行、評價等方面的制度,監(jiān)督管理各級各類學校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有效落實;二是體系建構與運行的專家咨詢與研究團隊,主要由高校教育研究人員、網絡服務工程師以及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名師構成,負責體系建構與運行的智庫建設,對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等核心難點問題開展理論與實踐探討,并提出實質性的建設意見;三是體系運行終端的服務人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主要由與3~18 歲兒童青少年學習與發(fā)展聯系最為緊密的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構成,具體負責3~18歲兒童青少年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
服務對象群體是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構與運行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本文對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中服務對象群體采取多層多維度劃分。首先,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服務對象總群體主要是3~18 歲兒童青少年的家長;其次,以學段為劃分維度,將服務對象總群體劃分成幼兒園階段、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高中階段服務對象的二級群體;再次,將不同學段的服務對象的二級群體以家庭類型、家長文化層次、家庭居住地、兒童個體差異等多元化維度進行三級群體劃分。精細的服務對象群體劃分有利于全面掌握不同服務群體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為科學、精準地制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具體內容奠定基礎,準確地定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重點與難點。
服務內容是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功能實現的重要載體,是體系建構過程中最為復雜、最具挑戰(zhàn)性的建構要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科學、精準、適宜、有效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更具有意義,能夠為家長們棘手的家庭教育困境提供幫助,能夠為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教育功能的局部缺失提供補償,能夠為兒童的不間斷發(fā)展提供支持。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服務內容是依據不同服務群體的服務需求開發(fā)設計的,應從疫情防控情形下的家庭教育困境出發(fā),服務內容的設計與開發(fā)做到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相結合、全面性與重點突出性相結合、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階段性與適宜性相結合。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幼兒園階段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側重于親子游戲、親子閱讀、幼兒常規(guī)習慣、家庭親子運動等方面;中學階段,尤其是中考與高考考生的家長群體,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服務內容應側重于學業(yè)輔導、情緒管理與心理釋壓、生活與學習作息管理等方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基于網絡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服務模式是指服務人員通過網絡媒介將服務內容有效地、便捷地傳遞給服務對象的方式。該服務模式以網絡媒介為依托,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大數據庫建設的基礎上,對服務對象群體的服務需求進行多維度數據分析。服務人員綜合利用信息推送與即時溝通的網絡平臺,開展豐富、科學、適宜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的信息推送,服務對象自主選擇所需要的服務內容信息。在此基礎上,服務人員進一步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線上互動溝通與信息反饋。
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下,基于網絡媒介建構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應首先保障網絡媒介功能可以充分發(fā)揮。時至今日,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移動智能通訊的發(fā)展已經能夠做到信息隨時隨地傳輸與接收。然而,網絡媒介是豐富的信息資源載體,有價值的網絡信息資源被當成一種商品需要有償獲得,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優(yōu)質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但在舉國上下共抗疫情的特殊時期,應實現網絡信息資源最大程度地開放與共享。在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中,豐富而優(yōu)質的家庭教育網絡信息資源的開放與共享,不僅有利于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家庭教育信息資源,有利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的擴展與更新,還有利于服務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2016 年,全國婦聯、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九部門聯合頒布《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guī)劃(2016-2020)》,提出堅持政府主導,要推動各級政府在指導推進家庭教育中發(fā)揮主導作用。該文件的頒布明確了政府在指導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主體責任。政府對家庭教育服務的供給不但是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領域,也是對家庭教育公共訴求的一種回饋,同時也是確保兒童權利得到保障的關鍵[8]。然而,政府多個部門聯合管理則可能出現協調不一的尷尬局面。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思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各級各類學校延遲開學,線上教學困境諸多,學校教育功能局部缺失的情況下,轉變思想,打破“教育等于學校教育”狹隘觀點,勇于嘗試用家庭教育補償部分學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牽頭建設疫情防控下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擔當主管職責,下設專門機構負責管理與監(jiān)督,發(fā)揮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構的組織協調功能,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融合,引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向普惠性與公益性方向發(fā)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 年修正)第五十條明確提出:學校、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這為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提供了最有力的法律依據。更重要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學校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不僅是對線上教學活動的有效延伸,還是對當前學校教育功能局部失靈的有益補償。除此之外,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不僅具有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合格師資保障,還能有機融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各級各類學校應當發(fā)揮在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絕對優(yōu)勢,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主管監(jiān)督領導下,依托網絡媒介豐富的家庭教育信息資源與信息溝通功能,分析不同群體服務對象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科學、精準地制定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計劃,為不同群體的服務對象提供科學、精準、適宜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切實有效地為服務對象解決疫情防控時期所面臨的家庭教育窘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建構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如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評價標準,服務需求大數據庫建設,服務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科學適宜的服務內容開發(fā)與設計等。因此,需要建立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專家咨詢與研究團隊,為體系的有效建構提供智力保障。處于體系主導與主管地位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發(fā)揮組織協調功能,在各級各類學校、網絡媒介服務企業(yè)邀請優(yōu)秀人才,組建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專家咨詢與研究團隊,以課題研究的形式發(fā)布研究選題,攻克體系建構中的難題與困境,并對體系建構提供咨詢服務。
學習型家庭的推廣是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有效建構與順利運行的重要基礎,有利于增強服務對象對于家庭教育問題的重視與積極反思,有利于促進服務對象自我學習、自我進步,提升與孩子同步成長的發(fā)展動力,從而激發(fā)服務對象對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