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解放街小學 劉 靜
情感教育的開展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的認知情感為基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并在總結歸納學生基本學習現(xiàn)狀和學習表現(xiàn)的同時,促進其學習成效的提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開展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能夠在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的同時,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本文將會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和體現(xiàn)策略進行研究,以此在發(fā)展學生情感素質和能力的同時,全面培養(yǎng)其積極健康的品格。
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交流互動給予充足的重視,以此促進師生良好關系的構建。在此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對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進行了解,并以每位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在掌握其感興趣的學習話題的同時,利用生活化的角度,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轉化自己的教學思維。同時,教師還需要在深入把握學生思維水平的前提下,教學重點內容。在課余時間,教師也可以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對話,以此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感受。在過去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真正的遵循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也沒有全面認知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展開教學,這樣的情況動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致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不斷降低。因而在當前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全面滲透良好的教學觀念,并利用課余時間對各種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認知學等方面的書籍進行閱讀和學習,以此在積淀和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時,全面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成效,轉化自身的教學思想,促進學生學習能動性和有效性的提升。
為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讓學生在立體化和多維度的教學環(huán)境中加深自身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確立教學的主體地位,并在掌握生活化的教學語境的同時,通過對教學重點內容的深刻講解,強化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情感溝通。另外,在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還可以將更多積極的情感融入教學方式的擬定過程中。語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工具,語言和情感之間又有著較大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有情感的語言進行選取,并在提高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相應知識的可接受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good、well done、excellent”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詞語進行應用。長此以往,必能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語言能力,從而實現(xiàn)教學成效的提升。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還需要處理好教學內容,并通過各種具體事物的展示,對教學內容進行直觀的表達。
比如,在教學“Happy birthday”一節(jié)知識時,首先,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學生耳熟能詳?shù)挠⑽母枨禜appy Birthday》。其次,當一首歌曲播放完之后,教師可以對“birthday”和“Happy birthday”的相關話題進行引入。在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制作生日蛋糕的相關視頻,并讓學生提前猜測和生日蛋糕相關的詞匯,之后教師再對生日蛋糕的英語單詞“birthday cake”進行講解。最后,教師可以在學生了解了一定知識后,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性的提問,如“Do you know whose birthday today”等。教師可利用這樣的提問,引申與慶祝生日相關的話題。同時,教師可以在提問后播放與“birthday”相關的微視頻,并讓學生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觀察中學習,在快樂中感悟。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教師習慣于以學生學習成績?yōu)閷W生進行評價的重要標準,此方法忽視了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未能在課堂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違背了教學活動的基本準則。而在如今的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社會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其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更要擁有個人專長,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教師只有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人才。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全面的重視和尊重,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fā)展優(yōu)勢進行良好的掌握。此外,教師需要在嚴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的同時,對每位學生展開個性化的教育。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要求教師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化。教師在開展情感教育時,應當注重培育學生的社會情感認知,在加強學生對情感的控制和約束能力的同時,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其主動參與形式多樣社會活動,進而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感體驗。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就是基礎性的英語教學,在這樣的基礎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選用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相對應的課程教材開展教學。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教材進行完整的整合,以此促進其學習成效的提升。首先,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各類圖片進行整合,如此能夠鍛煉學生的單詞認讀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解“Welcome back to school”知識時,就可以對不同的國家進行講解,如“USA、China、Canada”等。其次教師可以在講解這些國家的時候,對這些國家不同的重要節(jié)日進行詳細的講授,如中國就有春節(jié)“Chinese New Year”、元宵節(jié)“Lantern Festival”、端午節(jié)“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節(jié)“Mid-Autumn Festival”以及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National Day, October 1”等。而美國就有圣誕節(jié)“Christmas Day”、林肯紀念日“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復活節(jié)“Easter Day”等;加拿大則有萬圣節(jié)“Halloween”、榮軍紀念日“Remembrance Day”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不同國家不同重要節(jié)日的不同習俗進行講解,必要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文獻資料的查找,對其他國家的不同節(jié)日和習俗進行了解?;蛘呓處熢谥v解這些節(jié)日的時候,也可以對同一節(jié)日不同國家的習俗差異進行講解。教師通過如此的方式開展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的同時,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從而能夠在強化學生對各國各種節(jié)日的了解的同時,實現(xiàn)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新時期下,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還能夠提升素質教育的成效,完整塑造小學生的個人品德和情感。對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貫穿情感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對學生展開共性和個性化的教育。如此方能在對教育活動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保障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素質修養(yǎng)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