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范大學南開附屬小學 王 敏
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部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我校以“合力教育”為辦學特色,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新方法,通過“生涯啟蒙教育”努力實現(xiàn)學生“六力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在“根植附小,放眼世界”學校課程體系引領下,我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綱要》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綱要》,以指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
以“六力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著眼于學生終身發(fā)展,依據(jù)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和實際情況,在師大專家指導下,由學校主管領導、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健康工作室成員、骨干教師歷經(jīng)三年時間共同研發(fā)了《天津師范大學南開附屬小學生涯啟蒙教育校本教材》。教材共六冊,每個年級的教材內容是根據(jù)本年齡段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特點、心理認知規(guī)律編寫而成。目前《生涯啟蒙教育課程》已納入學校課程計劃,由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利用班會課隔周授課一次,每學期按計劃完成規(guī)定主題的活動內容。
我們還編制了《生涯啟蒙活動手冊》,引導學生課后通過觀察思考、參與實踐、發(fā)揮想象、自我設計完成活動手冊中的項目,使課程實施更加貼近學生,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深受學生的喜愛。
定期組織課程研發(fā)組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研究,開展活動設計,交流授課體會,分享學生成果。教師每學年初都要制定教學目標,完成《生涯啟蒙教育教師教學設計》,保證課程順利實施。
在一年級開設的《果果和朋友》適應性教育課程是一個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和適應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課程。作為中國教科院指定的南開區(qū)三所實驗校之一,我們進行了三年多的實驗。貼近生活的情節(jié)、循序漸進的內容、精心完整的設計,將積極的心理體驗浸入學生的心靈,讓每個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識自己,提升自身對于學校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建立《師大南開附小“六力”核心素養(yǎng)量化評價》體系和《師大南開附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價標準》。通過“花young童年”成長護照和“生涯成長手冊”,跟蹤記錄學生成長發(fā)展,并進行心理健康綜合評價,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學化。
1.繪制《童心筑夢——我的繪本故事》。
學生將課程中所學、所感、所悟、所獲結合自己的想法繪制《童心筑夢——我的繪本故事》。學生用真實的想法、稚嫩的小手述說他們在“人格力、學習力、健康力、自主力、交互力、全球力”方面的成長故事,表達他們對生命發(fā)展的理解。一本本繪本故事畫冊流露出學生的真情實感、幼小心靈上滿滿的獲得感,也留下了學生對未來、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2.以“六力”社團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動。
目前學校開設學生社團30余種,每周開展活動,如:沙盤游戲解密、科技暢想、輕泥塑減壓、快樂曼陀羅、神秘魔方、中國結制作、藝術剪紙、植物栽培、英語戲劇、藝術體操、跆拳道、擊劍、足球、籃球等。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放松心情、體驗快樂、收獲幸福。
3.將微電影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打造“童心筑夢”影視空間。
運用微電影這一新媒體,教師指導學生用喜聞樂見、貼近生活的方式自編自導自演短劇,充分調動了全員參與的熱情,讓學生在娛樂中受教育,提升學生心理素養(yǎng),打造健康陽光校園。
4.開展特色“心育節(jié)”活動,實現(xiàn)同參與、共成長。
我校在2015—2020 六年中成功舉辦了以“關注心靈成長,走進健康校園”“溫暖你我,陽光同行”“小手拉大手,傳遞正能量”“護航青春,筑夢未來”“‘六力’筑夢,溫暖你我”“‘六力’筑夢,‘疫路’同行”為主題的六屆心育節(jié)。積極開展“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共寄心愿卡”“全校傳遞正能量”等主題活動。通過舉辦“趣味親子運動會”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家庭和諧。如今,每年的心育節(jié)已經(jīng)成為學生、教師、家長共同的節(jié)日。
5.拓寬領域,將讀書融入心育活動中。
將閱讀與心育活動完美結合:低年級開展“繪本趣讀”,中年級開展“國學心讀”,高年級開展“名著悅讀”,通過班級讀書打卡,親子同讀、同伴互讀、師生閱讀、一年一度的附小讀書節(jié)等形式進行讀書分享,培養(yǎng)良好素養(yǎng),收獲快樂人生。
學校大力推進硬件建設和優(yōu)化設施配備?,F(xiàn)已建成具備國家標準的“童心筑夢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包括:心靈小憩——放松區(qū);心隨我動——發(fā)泄區(qū);心心相印——沙盤區(qū);心語新愿——涂鴉區(qū);開心寶盒——咨詢區(qū)。建有恬靜典雅的“童心筑夢美麗書屋”、布局靈動的“童心筑夢團輔教室”和溫馨舒適的“童心筑夢影視空間”,滿足師生活動需要。如今這里已成為師生放松、傾訴、分享和提升幸福感的樂園。
1.學生團隊展風采:針對不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生涯啟蒙課程實施要求,設計不同的主題活動。一年級主題:美麗的校園;二年級主題:我和我的朋友;三年級主題:尋找會聽的小耳朵;四年級主題:Hello,壞情緒;五年級主題:繪制曼陀羅;六年級主題:我的未來不是夢。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充分自主,感受到心理釋放的快樂。
2.教師團隊潤童心:每學期通過主題講座、游戲團輔等方式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邀請師大專家針對教師隊伍現(xiàn)狀,開展團體減壓活動,如:“頭腦風暴”“繪制曼陀羅”等。針對教師們的需求和意愿開設多個教師心理社團,教師在禪繞畫、國畫、瑜伽、書法、手工制作中釋放自我,感受快樂,克服倦怠,讓幸??鞓纷呷虢處煹男奶?。
3.家長團隊共成長:每學期舉辦多次家長學校講座或宣傳活動。通過“家長課堂”“親子運動會”“家委會團體輔導”“知心姐姐”培訓,“童心筑夢”心理健康公眾號分享等途徑,幫助家長了解學生成長特點、規(guī)律,傳授科學的教育方法。通過活動開展改善了親子間關系,密切了家校關系,促進了家校教育有效推進。
多年來,我?!傲χ?,生涯啟蒙”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逐漸凸顯,促進了學校辦學特色的發(fā)展。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在“合力教育”理念引領下,鞏固發(fā)展“生涯啟蒙教育”特色,深入扎實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心鑄就學生的夢想,為學生心靈撐起一片藍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