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破裂性腹主動脈瘤腔內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方式及效果。方法:從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腔內手術治療的破裂性腹主動脈瘤患者中隨機選取62例進行本次研究,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分別對其實施常規(guī)護理和圍術期護理,記錄兩組住院時間,統(tǒng)計兩組30天內的病死率,將兩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住院時間更短,30天內病死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對破裂性腹主動脈瘤實施腔內治療的過程中,給其配合應用圍術期護理,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還能降低患者在30天內的病死率,效果較好,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破裂性腹主動脈瘤;腔內治療;圍手術期護理;病死率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破裂性腹主動脈瘤(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其病死率高達90%以上,外科手術的病死率高達60%[1]。目前,臨床上對RAAA患者的治療主要以腔內修復術(Endovascular repair ,EVR)治療為主,此種手術方式屬于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比較小,患者術后能夠更快的恢復。本次研究選取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62例RAAA患者,通過比較,詳細的分析了圍術期護理的應用優(yōu)勢。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腔內手術治療的RAAA患者中隨機選取62例進行本次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RAAA的診斷標準,且經CT、MRI等診斷被確診;(2)突發(fā)急性上腹部或臍周持續(xù)性疼痛;(3)對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合并嚴重的感染性疾病。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觀察組中男:女=25:6,年齡37~67(51.39±3.69)歲;對照組中男:女=24:7,年齡37~68(50.43±3.77)歲。本次研究經過了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患者均行EVR術治療。
對照組 ? ?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禁食指導,行靜脈營養(yǎng)補充治療,密切觀察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做好手術準備,手術中密切配合醫(yī)生各項需求,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的情況進行觀察,加強對并發(fā)癥的預防。
觀察組 ? ?圍術期護理。(1)術前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tài)評估,通過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及交流,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緩解心理上出現的焦慮及緊張等情緒,提高了患者對醫(yī)護工作的配合度。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尤其是血壓水平,定期對患者的血壓水平進行檢測,患者出現血壓降低甚至無法檢測到其血壓水平,考慮低血容量休克,立即上報主治醫(yī)師配合其進行搶救。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加強營養(yǎng)補充,叮囑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及時詢問患者的感受,患者主訴疼痛感增強,伴隨脈搏加快,則考慮動脈瘤破裂,對患者尿量變化情況進行檢測,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實施糾正貧血治療;(2)術中護理。手術中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做好詳細的記錄,遵醫(yī)囑的情況下給患者實施鎮(zhèn)痛治療。術中密切配合醫(yī)生各項操作需求,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特別是血壓的變化,同時還要及時詢問患者的主訴,密切觀察患者術后反應,如患者出現腹痛、癥等癥狀,要及時配合醫(yī)師給予相應的處理。護理人員還要加強對患者足部末梢循環(huán)情況的觀察,加強對下肢動脈栓塞的預防,對患者術后24小時內的尿量、性質等進行詳細記錄,患者實施尿常規(guī)以及血生化等指標檢驗,定期進行腸鳴音聽診,評估患者是否出現腸缺血。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住院時間,統(tǒng)計兩組30天內的病死率,將兩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 20.0軟件,用()表示住院時間,用t檢驗,用(n,%)表示30天內的病死率,用X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住院時間更短,30天內病死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3討論
RAAA患者發(fā)病比較急,病情變化迅速,對其實施EVR數治療的過程中,維生素C風險因素比較多,導致病死率較高,加強圍術期護理尤其重要[2]。我院近年來對RAAA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的過程中,從術前、術中和術后三個方面對患者實施了護理干預,在手術前,通過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護理人員加強了對患者血壓以及其他生命指標的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患者表現出的異常反應,并根據制定好的解決策略對其實施了有效的處理,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手術中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疼痛干預,緩解了患者的術中疼痛,提高了患者治療的舒適度,手術結束后,加強了對并發(fā)癥的護理,避免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比如通過對患者尿量以及性質等的觀察,對患者足部末梢循環(huán)情況的觀察以及其他術后反應的觀察,加強了對并發(fā)癥的預防。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住院時間更短,30天內病死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了圍術期護理的應用優(yōu)勢。
總之,臨床上對破裂性腹主動脈瘤實施腔內治療的過程中,給其配合應用圍術期護理,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還能降低患者在30天內的病死率,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閔英,趙妍,孫寧,等.綜合護理在單中心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8,9(5):71-73.
[2]林雪紅.綜合護理干預對破裂性腹主動脈瘤行開放手術效果及安全性影響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9(S02):350-352.
作者簡介:姓名:徐傳利,性別:女,年齡:33歲,籍貫:山東泰安,出生年月:1988.11.25,醫(yī)院:解放軍第九六零醫(yī)院泰安院區(qū),科室:心胸血管外科,學歷:本科,方向:血管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