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敏,張小雪
(深圳市薩米醫(yī)療中心門診部,廣東 深圳 518000)
若靜脈血液標本出現了溶血的情況,將會對最終的診斷結果造成影響,并能耽誤患者的治療,使得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有報道稱,標本溶血乃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一個結果,可引起醫(yī)療糾紛,且不利于醫(yī)院良好社會形象的維持。參考2018年中華護理雜志論文最佳證據[1]為主要依據,應用品管圈對降低門診患者靜脈血液標本溶血發(fā)生率的實踐中,得出最佳證據總結,現報告如下。
從采血室中選擇多名護士組建QCC小組,而門診護士長則擔任該小組的組長。于小組會議中經大家的商討明確圈名是“護愛圈”,同時對圈徽進行設計。組長負責明確組員的職責,以調動起組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開展小組會議,采取頭腦風暴法,同時從圈能力、重要性、可行性與時效性等方面出發(fā),對活動主題進行明確,即:降低門診靜脈血液標本溶血發(fā)生率。
活動周期為2019年~2019年6月,制定活動項目計劃表。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對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門診患者靜脈血液采集2213人次,根據最佳證據[1]原因分類進行現況調查。
1.4.1 采血管不同負壓實驗
對2213人次的靜脈標本進行采血管負壓對比試驗,樣本為:同一患者多個檢驗項目同等血量,不同負壓采血管的實驗。實驗組為800根5 ml負壓采血管采集5ml血量,對照組為800根3ml負壓采血管采集5ml血量,結果為800根5 ml負壓采血管溶血5例,800根3 ml負壓采血管溶血0例。
1.4.2 護士操作不當的調查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采血指南》中的相關內容,對護士靜脈采血操作進行100次觀察,調查結果為護士在采血管順序、采血量、皮膚消毒、采血部位合格率為0%。
1.4.3 護士采血知識掌握率調查
對全員隨機調查不同職稱護士55人,以問卷星方式進行采血相關知識考核,合格率50%。
1.4.4 止血帶捆綁時間調查
對護士靜脈采血操作進行100次觀察,平均止血帶捆綁時間為1分鐘,100名護士采集的患者血液標本均未發(fā)生溶血。
1.4.5 標本運送調查
對100 人次采集的血標本運送方式進行觀察,均未發(fā)生標本溶血。
綜合分析上述跳槽情況,并利用柏拉圖法對血液標本溶血原因進行繪制,使之成為圖1的形式。小組成員采取頭腦風暴,對該圖表的特征性要因進行分析,同時按照80/20定律,對此次活動的重點內容進行明確,即:降低采血管負壓,規(guī)范護士靜脈采血操作。
圖1 實施前血液標本溶血原因柏拉圖
經過QCC小組計算,目標值=現狀值-改善值=0.33%-(0.33%X38.46%X62.5%)=0.25%,得出目標值為0.25%。
1.5.1 原因分析
圈員再次運用頭腦風暴法,從人、物、法、環(huán)進行原因分析,繪制出魚骨圖,見圖2.圖
圖2 血液標本溶血原因分析的魚骨
對策擬定:QCC成員針對要因,通過與檢驗科、采購部、采血管廠家、護理部等多方面進行溝通,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讓圈員了解正確的做法,圈負責人實時監(jiān)督,保證實施方法正確,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調整措施,保質保量完成計劃,以達到最佳效果。
1.6.1 定制低負壓采血試管
與采購部門、檢驗科共同完成低負壓采血管供給臨床科室的方案。
1.6.2 規(guī)范采血制度
對于護士操作中的不足,提出完善的解決對策,并對以下文件進行修訂,包括:《靜脈采血順序及注意事項彩頁》,《靜脈采血操作評分表》,及《靜脈采血操作說明圖解》等,重新對全員護士進行標本操作培訓及理論、操作考核。
1.6.3 強化健康宣教力度
通過不同的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比如:為患兒發(fā)放卡通貼紙與口頭宣教等,以有效緩解其負性情緒。小兒采血安排高年資護士和低年資護士共同采集,選擇頸靜脈和橈動脈采集,提高穿刺率。
1.6.4 及時對標本進行送檢
安排專人對血液標本進行送檢,并對運送人員進行正規(guī)標本運送進行培訓及考核。
統(tǒng)計分析2019年4月~2019年6月本院門診靜脈采血的2238人的標本?;顒雍螅窘M的血標本溶血發(fā)生率低至0,與活動前0.67%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血液標本溶血分析表
活動后,各組員都進行自我評分,內容有責任心、積極性和團隊精神等。繪制雷達圖,見圖3。
圖3
通過品管圈活動的過個項目調查,結合2018年中華護理雜志論文最佳證據[1]調整最佳證據順序如下。(1)于滿足檢驗基本需求前提下,盡量選擇低壓且容量較小的真空管對血標本進行采集。(2)定期組織護士進行靜脈采血的相關培訓,并在培訓后進行考核。(3)優(yōu)先考慮采取靜脈采血法,至于非靜脈留置導管采血法則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