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義君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門診,安徽 合肥 230000)
隨著人們對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的重視,心血管疾病已然成為主要問題,高血壓在臨床預防與治療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視。高血壓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以及依從率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等情況,患者疾病知曉率以及服藥依從性已經成為導致患者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通過合理措施不斷加強認知水平與依從性尤為重要[1]。本文主要分析對門診高血壓患者實施飲食調節(jié)結合強化健康宣教,對其疾病認知程度及服藥依從性所產生的影響,正文闡述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門診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高血壓患者。年齡:30周歲至50周歲,中位年齡為(42.26±3.43)歲;病程時間:1年~3年,中位病程時間為(1.56±0.23)年;性別:男性患者有48例,女性患者有52例。
將該100例患者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分成實驗組與對比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病程時間、年齡等臨床基本資料均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處理,對比計算結果均無差異P>0.05。經100例患者以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相關知情文件后展開此次研究工作。
其中對比組運用臨床常規(guī)健康宣教及飲食調節(jié),實驗組運用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微課強化健康宣教。
①飲食調節(jié):控制患者每日鹽分的攝入,并且不可食用存在防腐劑、味精等飲料,指導患者多食用具有降壓功效的食物,比如胡蘿卜、西紅柿、香蕉、香菇、木耳、山楂、芹菜等,避免食用牡蠣、羊肉、油膩、辛辣、煎炸等類食物,主要需以葷多素,少糖多果等作為主要飲食原則。
②健康宣教:建立微信群,每周進行微課宣教,及時解答患者疑惑,開展一對一指導等方式,對疾病發(fā)病因素、常見癥狀、診斷治療情況、保健知識等開展相應普及,告知患者長期用藥可有有效對其血壓進行良好的而控制,對導致其疾病危險因素進行避免。同時合理開展適當的身體運動,循序漸進加大力度,以輕微疲倦、氣促等狀態(tài)出現(xiàn)即可,但如果運動導致其出現(xiàn)不適癥狀,需及時暫停[2]。對藥物相關使用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進行詳細講解,告知患者堅持用藥的重要性。
1.3.1 評價指標
對其實際服藥依從性以及疾病認知程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2 評價標準
疾病認知程度:采取自行設定的電子版問卷對干預前后開展調查,根據患者實際掌握情況予以詳細記錄,總分為10分。
服藥依從性:根據患者臨床實際情況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完全依從,89分以下70分以上為一般依從,69分以下為完全不依從,總依從率=完全依從+一般依從。
將所有對比的相關臨床數據均輸入至SPSS 21.0軟件當中計算,其中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采取率(%)與(±s)的表達形式,當檢驗數據的x2值與t值均為P<0.05時,則表明本次研究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
干預前兩組疾病認知程度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干預后評分高于對比組同等指標,經過t值檢驗后,組間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疾病認知程度( ±s)
表1 疾病認知程度( ±s)
分組(n) 干預前(分) 干預后(分)實驗組(n=50) 4.56±1.74 7.53±2.16對比組(n=50) 4.54±1.71 5.14±1.94 t 0.0579 5.8208 P 0.9539 0.0000
實驗組服藥依從率98.00%(49/50)例高于對比組服藥依從率86.00%(43/50)例,經過x2值檢驗后,組間對比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2。
表2 服藥依從性
高血壓屬于一種多因素疾病,患者自身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不良生活習慣與疾病發(fā)病具有重要關聯(lián)[3]。由于該種疾病需長期用藥控制血壓,但很多患者依從性差是目前醫(yī)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患者自身依從性與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對其疾病合理控制尤為重要,因此開展飲食調節(jié)與微課強化健康教育,可有效加強患者自身的包間意識,同時避免不規(guī)律的服藥現(xiàn)象,合理自覺的避免其不利因素[4]。
綜上所述,針對門診高血壓患者開展飲食調節(jié)與微課強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其服藥依從性,加強患者疾病認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