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信息技術逐漸覆蓋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的多個領域,而信息化技術也極大革新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入基礎教育領域,可為教師提供諸多便利,革新傳統授課方式,調動學生興趣,強化教學效果。本文將從多維度探究信息化視域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以期提升英語教學水準。
【關鍵詞】英語教學;信息化技術;微課;慕課
【作者簡介】季娟,江蘇省鹽城市濱??h正紅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
過去一段時間,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已深深烙印在英語教學工作者的思維中,這也為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帶來較大困難。為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并在教育領域大力推廣信息技術,英語教育工作者應革新教育理念,深刻意識到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以及多方面的優(yōu)勢。目前,新課改明確提出,教育工作者應注重革新基礎英語教學模式,有機融合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技術,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英語知識,拓寬學生視野,豐富教學內容?;诖?,圍繞信息化視野下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模式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借助信息技術收集多元化的教學資源
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依托互聯網獲取大量優(yōu)質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信息化的英語教學還可突破傳統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將多樣化的優(yōu)質資源傳遞給學生,強化學生與外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實現遠距離教學,滿足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多樣化訴求。通過選取優(yōu)質教學資源,有助于教師增強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升學生信息獲取能力。例如,教師可依托信息化教學,逐步分解英語疑難句型,對英語難點各個擊破;通過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所有重點句型與英語陌生單詞,可使學生始終處于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在教學信息的共享過程中,教師也可輕松獲得大量高質量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明確英語教學重點,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水準。例如,在Feeling sick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應先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大綱,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大綱,利用信息技術搜尋優(yōu)質教學資源;針對學生的實際特點,制定階段性的學習目標。
在完成上述教學任務后,教師可督促學生找尋與階段目標相關的學習資料,在英語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學習新單元的知識點。比如,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掌握cold、fever、stomachache等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引導學生圍繞“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展開對話。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依托互聯網技術收集多樣化素材,拓寬學生視野,使其近距離接觸英語讀寫知識。借助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大格局制定教學策略,調動學生探究欲望。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深刻了解讀寫教學對于英語的重要意義;將涉及本單元的音頻、視頻播放給學生,強化學生對于相關語句的認識與了解待音頻、視頻播放完,教師可詢問學生“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使其更深刻理解重點語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制作優(yōu)質的教學課件,引導學生理解英語知識點。簡而言之,互聯網技術可拓展教學資源,方便教師整合英語素材,強化學生寫作素養(yǎng)。簡而言之,通過利用課前準備時間與信息技術找尋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可豐富學生視野,強化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預先對高效教學內容擁有初步認知。
二、運用信息技術錄制微課與慕課視頻,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由英語教師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而小學生只是圍繞所學知識進行機械訓練與學習,這很難有效吸收并內化英語知識。同時,英語教師極少為小學生預留充足的課前預習時間,這也使得小學生無法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這種老套的教學模式無法切實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甚至會對學生最終的英語成績造成負面影響。在英語學習活動中,預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采用何種方式開展預習工作有助于提升學生興趣并強化預習效果是英語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點。在信息化時代,英語教師可依托微課小視頻,調動學生興趣,督促學生主動參與課前預習活動。微課小視頻不但可以有效調動學生興趣,還有助于強化英語預習活動的針對性。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應注重保持學生的興趣與探究欲望,持續(xù)增強其對于英語課程的求知欲。教師可引入慕課形式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開展常態(tài)化的信息教學活動,創(chuàng)建豐富有趣的信息化課堂,時時刻刻地吸引學生目光,使其能夠自主獲取英語知識。慕課是線上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新穎性。因此,教師可依托慕課、微課等線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不斷強化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與吸引力;這也有助于教師突破傳統課堂的局限,將自主學習時間提供給學生,調動其興趣,幫助其鞏固所學知識。在此背景下,學生也可隨時隨地觀看慕課與微課視頻,培養(yǎng)自身的學習自主性,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比如,在“Staying healthy”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本單元內容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錄制慕課視頻并將其上傳至云端。學生可選取自由時間自主觀看視頻,教師也可透過視頻的觀看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情實際,及時錄制補充類型的講解視頻,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課程重點。
比如,在圍繞新教學單元開展講解活動時,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大綱錄制短視頻,簡單介紹教學目標,籠統敘述后續(xù)的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依托多媒體設備將微課視頻展現給小學生,引導學生粗略認知本堂課的教學組織與教學內容;這有助于小學生認知后續(xù)的學習重點,更輕松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在完成短視頻的播放任務后,教師可詢問學生是否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擁有較為粗淺的認知與了解。簡而言之,依托信息化技術所制定的微課小視頻,可幫助小學生初步認知本單元的新知識,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具有一定了解,進而快速融入于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切實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問并闡述自身觀點;同時,教師也可通過解答學生問題與困惑,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效果,逐步優(yōu)化教學策略,錄制更有針對性的慕課視頻,調動學生興趣。簡而言之,通過圍繞生活實際錄制慕課視頻,有助于為學生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推動學生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當中。
三、依托信息技術搭建學習成果的展示平臺
在信息化時代,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育理念,明確學生為各項教學活動的主體,而英語教師只具有輔助作用。近些年,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基礎教育活動與信息技術教學擁有愈發(fā)緊密的聯系。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應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比如,教師可引入信息技術開展輔助教學活動,依托多媒體設備搭建課后作業(yè)的展示平臺;通過創(chuàng)新傳統英語教學課堂,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這不但有助于小學生向班里優(yōu)秀同學學習,借鑒他人的英語學習思路與英語作業(yè)內容,還可表揚班里的優(yōu)秀同學,激勵班內中等生與后進生,使其能夠更為努力地學習英語知識,積極融入課堂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利用課間時間將班內優(yōu)秀同學的英語作業(yè)收集起來,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給全體同學,調動學生注意力,引導班內其他同學模仿優(yōu)秀同學英語作業(yè)的優(yōu)點。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更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表揚勇于展示自我的學生。教師可引入信息化技術緩解學生壓力,避免學生產生郁悶、煩惱之感,有效杜絕抄襲現象。例如,在對“What is the matter”單元進行教學時,為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教師可依托信息技術分析重點語句并將其記錄到筆記本上。若以上文本內容適合英文寫作,則可上傳至平臺,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寫作素養(yǎng)。本單元首句為“I cant walk and I have a stomachache,What should I do?”,教師可直接將“我不能走路是因為我肚子痛,我到底該怎么辦呀”標注在互動平臺,便于學生記憶、理解。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應給予激勵、鼓勵與肯定,引導學生記錄關鍵句型,針對性強化其英語思維與寫作表達能力。簡而言之,通過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搭建作業(yè)展示平臺,展現學生的作業(yè)情況,有助于大幅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
四、依托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讀寫融合的教學情景
長期以來,傳統教學環(huán)境不具有充足的英語元素,未能為小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有利條件與良好的氛圍。近些年,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便利條件,有助于教師輕松營造出便于學生鍛煉英語寫作與英語閱讀能力的氛圍。當前,小學生普遍擁有濃郁的好奇心,其對于新鮮事物擁有極強的探究意識?;诖?,教師可依托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營造特定的讀寫教學氛圍,將整個課堂任務布置給學生;推動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積極參與英語寫作與英語閱讀學習活動。這不但能夠調動學生興趣,還可強化學生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可發(fā)掘英語文本主題,深入感知文章中心思想,有意識地帶領學生找尋文章主題,確定寫作核心。比如,在對“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明確文章主題與寫作核心,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問題。對于部分學生,可利用信息技術確定文本主題為 My have heard of shark fin soup。在完成上述教學任務后,教師可帶動對主題句進行二次挖掘,幫助其把握文本核心思想,為其后續(xù)學習英語寫作打好堅實基礎。再比如,在圍繞新文章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將與文章相關的延展性問題投放到多媒體設備,引導班內學生進行解答。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可預留五分鐘的思考時間,督促學生運用所學英語詞匯回答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向班級同學詢問,觀察哪位學生能夠更熟練地掌握英語單詞并給出最準確的答案。通過創(chuàng)建針對性較強的讀寫結合情景,有助于充分展現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調動學生興趣,強化其讀寫綜合素養(yǎng)。
五、依托信息化技術完善教學評價模式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各項基礎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入于傳統英語教學評價活動,可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方便教師及時了解學情實際,實時總結學生的課堂問題并給出相應的答案。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觀察,有助于教師迅速得出綜合評價,直觀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態(tài)度;這也可以幫助教師在后續(xù)教學活動中完善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策略。簡而言之,信息化教學有助于教師獲得全面、客觀的教學評價,及時獲得教學反饋結果。同時,學生也應及時向教師提出自身的疑惑,幫助教師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將信息技術融入于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可促進學生更主動地參與英語學習活動,切實增強整體的教學水準。
六、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為基礎教育領域帶來了顯著變化,其不但革新教學格局,還為英語教學指明發(fā)展方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課堂氛圍,合理地將信息技術融入于英語教學活動當中;根據學情實際,優(yōu)化教學策略。通過借助信息技術收集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運用信息技術錄制微課視頻,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依托信息技術搭建學習成果的展示平臺;依托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讀寫融合的教學情境,依托信息化技術完善教學評價模式,有助于強化信息技術與傳統英語教學的融合效果,切實增強英語教學水準。
參考文獻:
[1]賓帥.信息技術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59.
[2]陸一鳴.“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