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更多的小學英語教師逐漸認識到對學生多項英語技能進行綜合培養(yǎng)的重要性。英語繪本是一種高質量的英語教學資源,利用英語繪本開展教學,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體驗,并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與潛能。筆者基于以上認識撰寫此文,就使用繪本資源完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繪本資源;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
【作者簡介】葛超,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金色小學校。
在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與國際交流愈發(fā)密切的時代大背景下,英語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極大增強,而如何讓學生學習到更有實用價值和體驗趣味的英語也成了全社會關注的一大問題。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以學生各項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作為基本任務,不單單要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詞匯儲備和可靠的英語知識基礎,還必須大力強化學生的英語閱讀意識和能力,并以此為契機拓寬學生接觸英語文化的渠道,從而使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得到實質性提升。通過對英語繪本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直觀化和趣味化,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趣味得到極大增強,并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英語思維,令其深入體會英語的廣泛實用價值。
一、篩選繪本資源,引入課堂主題
1. 選擇合適的繪本材料。在開展對繪本資源的教學運用前,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對繪本材料的選擇確立一整套科學、務實的標準體系。這項工作的開展要以教師對學生普遍知識基礎、學習條件和趣味取向進行充分調查為基礎,同時要充分結合具體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并且也要對繪本的閱讀價值做一番細致的考量??偟膩碚f,小學英語教師在選擇繪本材料時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符合學生理解層級的難度。任何一種科學教學方法的目的都是引導學生在現(xiàn)有基礎上實現(xiàn)綜合知識水平的穩(wěn)步提高,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保證繪本材料的內容難度在學生的可理解范圍之內。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出于“急于求成”的心理而選擇一些內容相對深奧或涉及大量超綱詞匯的繪本,使學生無法真正融入閱讀當中,還在客觀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嚴重打擊;還有的教師則表現(xiàn)得過于保守,選用的繪本過于簡單,使學生在出現(xiàn)短暫的成就感后便覺得索然無味,使繪本閱讀教學曇花一現(xiàn)。所以,教師應在保證繪本材料基本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檔位的同時,適當?shù)靥岣卟牧蠈W生的能力要求層次,讓學生在閱讀中時刻被“跳一跳才能夠得到”的目標牽引著,為教學行為的切入提供良好基礎和必要空間。
例如對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My friends”的教學中,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英語基礎非常薄弱,所以教師應選擇一些如Duck Tom and Tony這樣情節(jié)簡單、內容較少且以基本單詞的記憶為主要功效的繪本作為閱讀材料,使學生在記憶關于朋友交際中常用單詞的同時體會繪本閱讀的趣味;而在講解六年級上冊Unite7“Protect the Earth”之后,面對有著一定英語基礎的高年級學生,教師則可以以Mr Tree's secret等篇幅較長、句式較復雜的繪本為閱讀素材,引導學生吸收更多的語法知識。
(2)體現(xiàn)較多的生活化元素。小學生雖然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歷,但也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活動更有親切感,且具備學習、理解的主觀條件;除此之外,小學生對知識價值高低的判斷標準也比較簡單——越是能在生活中用到的知識,就越值得自己學習?;A上述認識,小學英語教師在選擇繪本資源時務必要將“更多地反映真實生活”作為一項重要標準,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符合自己生活體驗和真實經歷的繪本形成更強的閱讀積極性,并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成果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深刻體會英語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比如在完成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e3“A healthy diet”內容的教學后,教師應以Li Jie's kitchen或Noodles's wish等更能體現(xiàn)國內飲食習慣和食物內容的繪本故事作為閱讀拓展材料,讓學生在開展關于“食物”話題的閱讀時擺脫千篇一律的“bread”“pizza”和“milk”,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強的真實感和生活氣息;而對于三年級上冊Unite4“My family”的繪本閱讀,則可推薦學生讀一讀Love and more love和Cold dad and warm mom這種不再把父母刻畫得過于“偉、光、正”的繪本,使家庭的氛圍和家人的形象更具血肉感。
2.建立課本和繪本的內容聯(lián)系。繪本閱讀教學的優(yōu)質開展必須以繪本材料對教材對應內容的充分反映為首要前提,否則繪本閱讀只能是一種脫離教學要求的孤立活動,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開展的根基。不少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都會下意識地犯下“就事論事”的“老毛病”,脫離開課本內容和教學重點而孤立地圍繞繪本進行教學,未能使學生意識到二者之間在能力塑造和內容體現(xiàn)上的同質關系,既不利于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課程向轉化,也給自己的課內教學工作制造了更多的不可控因素,繼而使繪本閱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引導學生利用繪本進行閱讀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對繪本和教材在故事情節(jié)、詞匯、句式、語法乃至人物形象上的相似性做一番發(fā)掘和梳理,鼓勵學生利用課內學習成果去閱讀繪本,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完成一次強化與回顧,同時也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能動強化。
例如對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e7“How much”這一課,其中主要教給了學生如何利用“How much...”句式來詢問價格的知識以及“ten”“eleven”“twenty”等兩位數(shù)的數(shù)字單詞。為體現(xiàn)對這部分知識的鞏固,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Jessica's shop或The market of time等以商店、超市為場景并以購物為行為線索的繪本,讓學生在閱讀時反復認讀課內相關的句式和單詞,深化學生對這些內容的主觀記憶。
二、開發(fā)繪本資源,調動學生興趣
1. 基于繪本內容設計趣味活動。由于年齡和社會閱歷的限制,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認知邏輯具有很強的感性化特征,很難理解一些語言方面的理論知識,而對一些更具直觀性和畫面感的信息有更為敏銳和準確的觀察力,同時還常常對實踐性的活動表現(xiàn)出更為濃厚的參與興趣。盡管相對于課本來說,繪本材料因其更為豐富的圖片內容和更加生動的角色形象已然具有了更強的信息趣味化優(yōu)勢,但這種優(yōu)勢對于有著更高趣味訴求的小學生而言仍是比較缺乏續(xù)航性的,且單純的繪本閱讀對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所能發(fā)揮的作用仍有較大的局限性。在認識到這一點后,小學英語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需求和繪本內容后,進一步地完成對繪本資源的深入開發(fā),設計一些基于繪本內容的趣味活動,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體驗到更強的參與感和趣味性,進而使繪本資源在學生閱讀潛能開發(fā)中產生更大的正向能量。
比如在學生學習完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e8“Dolls”部分內容時,教師除了推薦學生閱讀Colourful dolls這類介紹各式各樣的娃娃或者Babara's sister這樣講述孩子和娃娃間獨特情感的繪本外,還可在學生完成基本閱讀后組織大家一起搞一場“繪本還原”,利用教師提前準備好的碎布頭、棉花芯、頭繩、紐扣等材料發(fā)動學生根據(jù)繪本中的有關描述制作其中最令自己感興趣的娃娃,或者在紙上將娃娃的形象簡單地畫下來。這項活動不僅增強了整個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也間接地促使學生對繪本中反映洋娃娃外貌的圖文內容做反復閱讀,對優(yōu)化繪本教學的成果具有很大意義。
2.基于繪本內容引入多元文化作品。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絕不應局限在對課內知識的講解上——繪本閱讀教學的開展正是對這一道理的最好詮釋。小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抱有很強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的“壽命”卻并不算長。在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開展教學時,教師要不斷引入新鮮元素來對其進行動態(tài)刺激,讓學生在保持長效積極情緒的同時,還能實現(xiàn)對多種被引入元素的綜合整合,使整體的教學成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對繪本材料產生濃厚興趣的時機,適時引入更多富有趣味元素或生活氣息的關聯(lián)文化作品,既為學生進一步理解繪本內容提供輔助性信息,也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得到深層次激發(fā),令教師的工作開展能夠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When I was a baby或My childhood等表現(xiàn)兒時趣味和童真的繪本讀物時,教師可在學生完成內容瀏覽后,和學生一起聽一聽諸如Yesterday once more以及I was a girl這樣反映同樣主題的英文歌曲,借助優(yōu)美的旋律表現(xiàn)童年的樂趣和舊日的溫馨,也為學生的深層次閱讀營造了良好氛圍;而當學生讀完Dog Banana等描寫可愛寵物的繪本材料后,教師也可播放I will wait for you in the rain或A friend with wings等同樣表現(xiàn)人與動物真摯情感之電影的選段或經典對白誦讀,讓學生帶著對這些畫面、對白的感性理解回讀繪本,試著去尋找不一樣的體會。
三、改造繪本資源,強化學生能力
閱讀并不是孤立的智力活動,它既是語言單元知識記憶的歸宿,同時也是寫作等創(chuàng)作性行為的基礎,并且對上述兩個方面綜合能力的增強也都起著很強的促進作用。絕大多數(shù)小學英語教師在利用繪本資源開展閱讀教學時,往往在引導學生讀完繪本、理解繪本這一步便戛然而止,沒有繼續(xù)對繪本的價值做進一步挖掘,從而導致繪本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也為其他模式的教學增添了不必要的負擔。在完成常規(guī)閱讀后,小學英語教師還要從下面兩個方面入手,通過改造繪本資源來實現(xiàn)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破壁式提升。
1. 利用繪本內容組織閱讀訓練。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很多小學生對繪本閱讀的理解比較膚淺,常常將之視為一種在常規(guī)課堂教學之外的“放松行為”,不僅未能對閱讀過程投以足夠的重視,且常常對教師的有關要求也“退而求其次”,使其最終的閱讀效果難如人意;而在另一方面,盡管有些學生對繪本閱讀比較重視,但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局限性,也經常在活動結束后很快忘記這次閱讀體驗,遑論利用有關心得強化自己的閱讀技能。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進行過一定階段的繪本閱讀后,利用繪本材料內容組織一次閱讀訓練或檢測,對學生的閱讀所得進行鞏固與提高,同時也給學生自覺提升閱讀質量施加了一定的正向外力。
比如在讀完Cute cat這部反映一只小貓在流浪途中所體驗的奇妙經歷的繪本后,教師就可將繪本中的故事內容直接改造為一篇閱讀材料,設計出考查故事情節(jié)、角色關系、情感寄托等方面的題目,讓學生利用閱讀收獲完成作答;教師還可套用繪本的形式完成組題,以連環(huán)畫或插圖的方式來展現(xiàn)材料內容,使閱讀材料表現(xiàn)出更強的圖文性,也更符合學生的繪本閱讀思維模式。
2.組織學生仿創(chuàng)繪本。創(chuàng)作是閱讀的最高層級體現(xiàn),也是對學生閱讀綜合能力的終極檢測和強化手段。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選擇一些頗受學生喜愛且具有較強故事性和教育價值的繪本作為藍本,鼓勵學生根據(jù)閱讀體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仿照繪本原作去創(chuàng)作一部全新的繪本作品,讓學生在自己撰寫故事、自己繪畫插圖的過程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并在表現(xiàn)心理的作用下自發(fā)地完成對課內知識內容和繪本知識成分的鞏固、強化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以期將繪本閱讀的教學成果實現(xiàn)根本性擴大。
例如在學生們讀完Maggie's gift這部繪本后,通常會對作者巧妙的構思和文中夫妻二人真摯的情感而感到折服、感動。那么教師就可利用這種閱讀反響,引導并幫助學生仿照繪本故事內容也寫一篇表現(xiàn)人與人之間深厚情誼的小故事并配上精美插圖,看看誰的語言表達最正確、流暢、優(yōu)美,同時又最能吸引其他同學的閱讀興趣。
四、結語
總之,巧妙地利用英語繪本進行教學,是新時期對于學生特點以及對國家要求的積極響應,而且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年齡和心理特征不夠成熟的小學生。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這種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閱讀,這對提高他們的英語技能非常有用。教師應不斷探索和研究這種教學方法,使繪本可以為學生學習英語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以便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琳,熊艷艷,王丹.學科育人視角下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J].英語學習,2018(6):12-16.
[2]侯云潔,周芳.構建繪本與小學英語教材整合的課程體系[J].英語學習,2018(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