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彩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髓核、纖維環(huán)、軟骨板出現退行病變的疾病,可能會擠壓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神經根,導致局處組織傳輸功能受損,或是出現微循環(huán)異常[1]。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西醫(yī)治療多采取手術治療、西藥保守治療等,不過,手術損害比較高,西藥存在一定不良反應[2]。中醫(y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經驗豐富,中醫(yī)治療相對安全以及有效。本研究針對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醫(yī)院診治的10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開展調查,評估中藥獨活寄生湯加小針刀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干預意義。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醫(yī)院診治的10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取隨機投硬幣方法分為2組,各500例。參照組年齡(47.36±4.12)歲;試驗組(47.45±4.37)歲。各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具體資料顯示較小差異(P>0.05)。
1.2 納入標準①經診斷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②單一小針刀治療方式、中藥獨活寄生湯加小針刀治療方式都上報醫(yī)學倫理委員會予以備案且得到允許;③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患者患有膝關節(jié)炎;②患者患有肩關節(jié)炎;③患者患有強直性脊柱炎。
1.4 治療方法
1.4.1 參照組采用單一小針刀治療方式。維持俯臥,對腰處叩動擊打,選擇治療點,主要包含豎脊肌疼痛點、臀上皮神經疼痛點、腰處節(jié)段橫突和關節(jié)突位置、臀中肌疼痛點、臀大肌疼痛點、梨狀肌疼痛點,針對以上治療點實施消毒,將小針刀的刀口和脊柱相互平行,刺入到骨面位置,予以縱方向疏通2~4次,實施橫方向疏通2~4次,將小針刀拿出,玻璃火罐放于小針刀刺進部位實施治療,完成后粘貼創(chuàng)口貼,并參考骨盆旋轉狀況采取針刀對骶髂關節(jié)處攣縮情況和緊張情況予以松解,相隔1 d予以一次小針刀治療,一次選用2~3個點實施小針刀治療,治療4次為一個療程,臨床干預1個療程。
1.4.2 試驗組采用中藥獨活寄生湯加小針刀治療方式。小針刀治療方式依據參照組獨活寄生湯藥方組成:桑寄生20 g,全蝎5 g,秦艽15 g,獨活15 g,廣地龍10 g,杜仲15 g,蜈蚣3條,姜半夏10 g,肉桂5 g,當歸10 g,細辛3 g,防風10 g,黨參30 g,熟地黃20 g,川芎10 g,白芍15 g,懷牛膝20 g,甘草6 g,茯苓12 g,膽南星10 g。水煎,每天早上及晚上分服,每天共服用1劑湯藥,治療15 d為一個療程,臨床干預1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療效評定標準:顯效:腰腿疼痛相關癥狀近于基本不見,其腰椎功能得以良好恢復,日常生活能夠自理,其直腿抬高幅度高于70°;有效:腰腿疼痛相關癥狀改善,其腰椎功能得以好轉,日常生活近于基本自理,其直腿抬高幅度處于50°~70°;無效:并不具有以上對應描述內容[3]。憑借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表(CODI)對于患者腰椎功能障礙指數開展評判,評判結果處于0~100%,分數小則表示腰椎功能障礙情況更加輕微[4]。憑借視覺模擬評估方式(VAS)對于患者腰椎疼痛程度開展評判,評判結果處于0~10分,分數小則表示患者腰椎疼痛程度更加輕微[5]。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前后腰椎功能障礙指數比較2組干預前腰椎功能障礙指數對比,差異不大(P>0.05);干預1個療程之后,2組腰椎功能障礙指數均比干預前減小(P<0.05),試驗組干預1個療程之后腰椎功能障礙指數比參照組減小(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治療前后腰椎功能障礙指數比較 (例,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腰椎疼痛程度評分2組干預前腰椎疼痛程度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個療程之后,2組腰椎疼痛程度評分比干預之前都減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干預1個療程后腰椎疼痛程度評分比參照組減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腰椎疼痛評分比較(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可納入“骨痹”“痹證”“腰腿痛”等中醫(yī)學范疇。中醫(yī)分析腰椎間盤突出癥病機發(fā)現,肝腎同源,肝可以藏血,腎可以生髓,若腎精出現虛虧情況,肝喪失疏泄,而風寒濕邪入侵,體內氣血運行情況受到一定阻礙,進而發(fā)病。
中醫(y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多建議予以祛除風濕、益其肝腎、補充氣血、通其經絡。本研究中,針對獨活寄生湯加小針刀治療方式、單一小針刀治療方式實施比較,選用獨活寄生湯加小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干預1個療程之后腰椎功能障礙指數降低,腰椎疼痛程度評分減少。獨活寄生湯中桑寄生能夠益腎和補肝、健骨并強筋,全蝎可以止痙息風,廣地龍定驚、清熱、平肝、通絡,熟地黃能夠滋陰和補血、填髓且益精,秦艽可清熱并祛風,姜半夏存在化痰與燥濕作用,防風具備解表及祛風、止痛和勝濕效果,細辛能夠起到止痛且祛風的功效,肉桂存在鎮(zhèn)痛并鎮(zhèn)靜作用,黨參益氣補中、益肺健脾,杜仲能夠強其筋骨、補其肝腎,當歸可發(fā)揮化瘀及活血作用,白芍存在柔肝養(yǎng)血、止痛緩中,膽南星具有化痰清熱、定驚息風功效,川芎能夠祛瘀活血、開郁行氣,茯苓可健脾滲濕,蜈蚣能止痙息風,懷牛膝有祛瘀活血作用,獨活能夠勝濕祛風,甘草存在解毒及清熱作用,以上中藥一起運用,能夠起到益腎補肝、止痛祛風、通絡行氣的效果。小針刀針對腰處疼痛點實施治療,開展通絡及行氣治療,能夠促進受阻經氣得以暢通[6]。獨活寄生湯加小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獲得增強的治療效果,且治療安全性較大。
綜上所述,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提供中藥獨活寄生湯加小針刀治療方式顯示良好臨床效果,在提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有效性的同時,還有助于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并減輕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疼痛程度,表現出臨床治療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