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楊益新,萬方義
(西北工業(yè)大學, 西安 710072)
在我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不斷改革嘗試中,新高考改革和高校實施大類招生等受到了家長和考生廣泛關注。隨著全國高考試點改革的推進,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省市相繼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9月發(fā)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高考改革下設計的“3+3”新高考選科模式,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與學生自主選科相對應,試點地區(qū)的高中開始全面推進“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改革的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推進人才培養(yǎng)內涵式發(fā)展。在人才培養(yǎng)各環(huán)節(jié)中,招生工作非常重要,生源質量是保障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基礎,直接影響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由新高考改革帶來三大變化:增加了學生的學科選擇權;改變了原有一批、二批(含原三本)、高職高專等批次排序; 志愿填報模式為“專業(yè)+學?!?。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是:生源“扁平化”現象日益凸顯[1];學院專業(yè)被推到一線,過去靠學校整體聲譽帶動所有專業(yè),現在專業(yè)面臨生存壓力。
面對新高考改革帶來的變化和挑戰(zhàn),對高校招生工作也隨之提出了新要求[2]。實施大類招生,一是提高學生專業(yè)選擇的機會,提高學生興趣和專業(yè)的匹配度[3];二是順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整合高校內部教學資源[4],培養(yǎng)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求創(chuàng)新的人才。本文以西北工業(yè)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為例,研究在航空航天相關專業(yè)按照大類招生的背景下,對其生源的重要影響因素。
圖1 西北工業(yè)大學航空航天大類在全國招生數量分布圖
圖2 我校航空航天類主要生源中學分布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設置的問題,得到航空航天類第一志愿率為49.68%(第一志愿率即以專業(yè)志愿第一志愿錄取進入該類的新生比例),如圖3所示。
圖3 航空航天類第一志愿率
通過問卷調查設置的問題,得到2019年專業(yè)第一志愿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比例排序表,如表1所示。
表1 我校2019年專業(yè)第一志愿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比例排序表
從表1可以看出:航空航天類報考率為87.26%,在學校各招生類中排第三位,明顯高于其他招生類(專業(yè))。
綜上所述,西工大航空航天類報考率雖高,但第一志愿率并不高。其原因是,有部分高考分數較高的考生將航空航天類作為第二、第三志愿進行填報。選擇航空航天類作為報考志愿的考生雖多,但培養(yǎng)“鐵粉”將其作為第一志愿進行填報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2019年按照大類進行招生的航空航天類,相較于實施大類招生前的按照航空航天相關專業(yè)進行招生,生源變化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2018-2019年航空航天類和專業(yè)錄取分數對比
2018年按照航空航天分專業(yè)招生,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值最大為16分,最小差值為3分。2019年按照航空航天大類進行招生,最高分664分,最低分631分,平均分636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差值28分。按照航空航天類進行招生較按照專業(yè)進行招生顯著改善了實行平行志愿下高校生源趨于“扁平化”的現象,也有利于大類培養(yǎng)后學生對專業(yè)進行選擇[5],提升了人才選拔的水平,是新高考改革下提升生源質量的有效措施。
初中生的中考壓力較大,而我們初中體育生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轉換思維,提升自己的鍛煉技能,增強自身的意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榮譽感,提升他們的體育鍛煉水平。
西工大是一所以發(fā)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作為學校特色的優(yōu)勢專業(yè)之一,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綜合分析圖1和圖2 ,發(fā)現2019年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的生源分布有以下三個特點:
(1) 安徽、山西、新疆三個省份并不屬于西工大航空航天類主要生源省份,卻同時出現了每個地區(qū)有1所中學成為西工大航空航天類主要生源中學,錄取到航空航天類的人數分別是4,5,4;
(2) 山東是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生源大省,但山東省內錄取到航空航天類新生人數超過4人的中學為0所;
(3) 陜西省為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的最大生源省份,錄取總人數最多,但生源中學比例過高,對于吸收其他省市中學的優(yōu)秀生源不利。
為了研究西工大2019級航空航天類生源產生上述三大特點的原因,對學校近年來招生工作檔案進行查閱和分析,并與相關省份招生組負責老師進行深入探討。
通過對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2019年新生了解和報考航空航天類的渠道和原因,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航空航天類新生通過中學老師、同學或親朋好友以及網絡媒體等消息推送是其了解學校的最主要途徑。決定考生報考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的主要因素是該大類整體實力、發(fā)展前景、師資力量和考生個人興趣,如圖5所示。
圖4 考生以何種方式了解到我校航空航天類數據
圖5 影響考生選擇報考航空航天類的因素
學校繼續(xù)實施航空航天類大類招生政策的同時,需要加強對航空航天類的招生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熱愛航空航天、愿意長期從事航空航天相關領域工作的考生報考[6]。近年來西工大加強與中學教育銜接,充分發(fā)揮“航空、航天、航海”特色和國防教育優(yōu)勢,建立科普專家?guī)?,為全國?yōu)秀生源中學學生開設科普講座,普及“航空、航天、航?!蔽幕?,提升中學生對學校學科專業(yè)的認同度。2017年學校赴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開展航空類科普講座,激發(fā)了該校學生對航空強烈的興趣,2019年該校出現踴躍報考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的現象。因此,開展走進中學的特色學科專業(yè)的科普講座,是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的因素之一[7]。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fā)布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正式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近3年來,學校接待全國各地前來研學和參觀的學生、教師數以萬計,培養(yǎng)了青少年對西工大“航空、航天、航?!睂W科的興趣,加深了對西工大“航空、航天、航?!睂W科特色的認識[8]。通過“航空、航天、航?!逼放铺厣难袑W、參觀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到學校的文化氛圍、辦學實力和學科特色,大大提升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從近幾年報考情況來看,很多學生都是對學?!昂娇铡⒑教?、航?!睂W科產生濃厚興趣后選擇報考西工大。合肥市相關中學2017年曾組織學生、教師到學校參觀開展“研學”活動[9],2019年該校出現踴躍報考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的現象。開展品牌特色顯著的研學、參觀活動是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的因素之一。
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也是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10]。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夠為社會帶來一定的效益,而且能夠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的成長, 在豐富大學生實踐教學和綜合素質教育的同時[11],著重進行對西工大文化的傳播和招生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中學生深刻體驗學?!昂娇?、航天、航?!钡目萍记閼?。自2015年以來,西工大推進“學生大使”回訪母校宣傳系列活動,將“學生大使”納入“五位一體”招生宣傳隊伍進行建設和管理。該活動受到西工大在校大學生們的廣泛歡迎,參與人數逐年增長。2015-2019年“學生大使”參與人數統計圖如圖6所示。
圖6 2015-2019年“學生大使”參與人數
其中,2018年2個山西組共15名“學生大使”(其中2位來自航空學院)利用寒假返鄉(xiāng)機會,到忻州市第一中學開展了介紹學校特色專業(yè)及我校整體情況的宣傳活動,2019年該校出現踴躍報考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的現象。因此,開展以西工大文化傳播和招生宣傳為主的學生社會實踐類活動[12],是影響學校航空航天類生源的因素之一。
此外,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生源中學在陜西省比例非常高,除學校本身地處陜西西安外,另一較大影響因素是,陜西省是我國軍工大省,擁有眾多航空、航天、電子、兵器等領域的科研院所,考生及家長對航空航天領域的行業(yè)相對了解和熟悉。因此,生源地來源省份具有航空航天類國防特色的行業(yè)發(fā)展,也是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的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總結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三個層面因素,分別是高校宣傳因素、社會實踐因素、地方政策因素,如表3所示。
本文通過使用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13]對影響西工大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與提取。逐步回歸的基本思想是將變量逐個引入模型,每引入一個解釋變量后都要進行F檢驗,并對已經選入的解釋變量逐個進行t檢驗,當原來引入的解釋變量由于后面解釋變量的引入變得不再顯著時,則將其刪除,以確保每次引入新的變量之前回歸方程中只包含顯著性變量。本文通過設計“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因素”調查問卷,主要面向各國防高校及學院的職能部門相關人員和教師發(fā)放問卷 2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141 份,通過統計、分析數據,得出高校宣傳因素、社會實踐因素、地方政策因素對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影響關系,如表4所示,其中,因變量為航空航天類生源。
表4 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關鍵影響因素提取
從表4可以看出:在利用逐步回歸分析方法來探索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與三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時,第一階段剔除了地方政策因素,第二階段剔除了社會實踐因素,最終剩余高校宣傳因素,該因素t檢驗的顯著性為0.045,小于0.05,對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影響顯著。社會實踐因素與地方政策因素對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起到間接影響。
通過對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得出大力加強航空航天類招生宣傳工作是提升航空航天類生源的有效措施。具體對策如下:
(1) 進一步創(chuàng)新、深化與優(yōu)質中學的合作。新高考改革之后,學生除了參加傳統意義的高考,還要在學考、選考、綜合素質評價、專業(yè)選擇等方面完成諸多重要任務,學校要了解、發(fā)現、培育、招攬最優(yōu)質生源,必須與中學展開多層次、多角度的立體式合作。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中學深度對接的模式,形成長期穩(wěn)定的影響力,利用大學資源對中學師資進行培訓,與中學共建科技社團或者實驗室,這些都是深化與中學合作,做好大學-中學教育銜接的有效措施。
(2) 著重宣傳航空航天類的整體實力。招生組需要確保對生源中學及相關老師、學生的宣傳力度,維系長期的穩(wěn)定良好關系,同時配合使用網絡新媒體,繼續(xù)做好科普講座和科技表演活動進中學活動。在招生宣傳工作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招生組應著重宣傳航空航天類的整體實力、師資力量、發(fā)展前景、行業(yè)未來等。
(3) 探索學校各大類間互通的宣傳模式。在新高考改革即將全面實施的背景下,貫徹全校招生宣傳一盤棋思想,積極探索各招生大類內、大類間的招生宣傳互通工作,制定全面系統的招生宣傳方案以及大類招生背景下計劃編制工作,在宣傳西工大學科特色和優(yōu)勢的同時,選擇與學校的學科專業(yè)就業(yè)方向匹配度高的省份,達到“一省一策”的宣傳效果,既可以應對新高考改革給招生工作帶來的壓力,又可以吸引到更多“專業(yè)認同度高”的學生來校學習。
有效提升生源質量一是要繼續(xù)在招生宣傳工作上下功夫,二是要繼續(xù)實施大類招生。西工大招生宣傳工作在弘揚航空、航天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招生宣傳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事、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本文探索提升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是為了促進高校培養(yǎng)更多高質量、高層次航空航天領域人才,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
高校生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關系高校的建設和發(fā)展。積極開展高質量招生宣傳工作,把好人才培養(yǎng)入口關;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工作方式方法,主動順應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有利于高校內部的資源整合,提高生源質量、人才培養(yǎng)質量。
結合西北工業(yè)大學航空航天類的生源,對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因素進行了歸納,總結出高校宣傳、社會實踐、地方政策三個層面的因素。經過一系列分析工作后,得出高校宣傳是影響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主要因素,并據此提出三個提升航空航天類生源質量的對策。
以本文探索的影響因素為立足點,指導2020年的實際招生宣傳工作。重點采取了創(chuàng)新、深化與優(yōu)質中學的合作,著重宣傳航空航天類的整體實力,學校各大類間互通的宣傳模式等措施,加強對航空航天類的招生宣傳工作,提供學生對學校專業(yè)選擇的機會,提高學生對航空航天類的興趣和專業(yè)的匹配度,實現了2020年航空航天相關專業(yè)按照大類招生的背景下,整體生源質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