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
內容摘要:向本貴長篇小說《兩河口》書寫了城郊農民在城市化浪潮下的人生變革,從農民華麗變身為市民,挑戰(zhàn)與陣痛使得農民市民化有了破繭成蝶的意義,城郊農民不僅打破了就業(yè)困境,樹立了更宏大的人生目標,而且演繹出人生的新篇章。
關鍵詞:城郊農民 市民 挑戰(zhàn) 華麗轉身
作為農民出身的作家,湖南苗族作家向本貴一直以書寫農村生活和關心農民命運為創(chuàng)作特色。他的長篇小說《兩河口》(《民族文學》2020年第1期)一如既往地表現(xiàn)出這方面特色。小說以西南大開發(fā)為背景,記錄了我國西南地區(qū)城郊農村兩河口農民在城市化浪潮中的人生變革,書寫了城郊農民向市民的華麗轉身,表現(xiàn)了城郊農民在市民化中所遭遇的挑戰(zhàn),揭示了他們在轉型過程中的陣痛,展現(xiàn)了他們走向市民過程中的蛻變,從而顯示較為厚重的主題內涵。
小說的第一個內容,是表現(xiàn)城郊農民在向市民化身份轉型過程中受到的挑戰(zhàn),表現(xiàn)農民與市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上的沖突,揭示了農民市民化身份轉型的艱難。小說表明,城郊農民市民化身份轉型挑戰(zhàn)了農民務農耕地的生活方式,農民不得不告別靠土地過活的方式,尋找新的生存方式。兩河口農民在搬遷后遭遇到的便是這一突出問題。兩河口村農民以耕植為生。在老支書劉開順的帶領下,兩河口農民開辟出百畝良田,解決了兩河口人的溫飽問題;在現(xiàn)支書丁有旺的領導下,兩河口農民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辦農家樂,收入更是可觀。但無論是老支書劉開順堅持的傳統(tǒng)農業(yè)耕種,還是現(xiàn)支書丁有旺倡導的農業(yè)發(fā)展與時俱進,他們都始終堅持農民種植為生。這一生存方式為兩河口農民帶來了財富,卻為農民市民化制造了困境。從經濟形態(tài)來說,因為城市的經濟形態(tài)更多是以非農業(yè)為主,城郊農民若固守原來的生存方式,他們選擇新生活的半徑就會縮小,從而增加了城郊農民融入城市的難度,所以市民化身份轉型需要城郊農民告別原來的生存方式,走出土地。向本貴注意到,城郊農民的這一轉型過程行進得十分艱難,但也看到這轉型過程對城郊農民來說又是必然的,城郊農村城市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而城郊農民市民化身份轉型也成為中國城市的發(fā)展大勢。同時,城郊農民市民化身份轉型也挑戰(zhàn)著傳統(tǒng)農民思維——即以農為本的思想和安土重遷的觀念,農民不得不放下他們對土地的執(zhí)著,改變固執(zhí)保守的生活態(tài)度。老支書劉開順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在劉開順作為中國農民的集體無意識里,耕種是不可丟棄的祖先傳統(tǒng),是中國農民的生存智慧,因此務農是農民最正經的工作,而土地也是農民最重要的舞臺,甚至說是唯一的舞臺,所以他更看重種植勞模楊廣文,而不看好打自留地主意辦磚場的伍福安。在劉開順身上體現(xiàn)出,農民把土地視作傳承民族精神文明的根,因此對土地懷有深切執(zhí)念,他們堅持生命與土地的融合,反對人與土地的分離,這就形成了農民固執(zhí)保守的生活態(tài)度。與劉開順一樣,大多數(shù)兩河口農民深信土地是他們的根,認為離開了土地的農民就是飄蕩的浮萍,無依無靠,相對外出闖蕩賺錢來說,他們更愿意守著自己的土地——難怪全村兩千多口人竟只有周金柯一人有過外出打工的經歷。向本貴看到了農民在農耕小天地中的安樂,但也看到了農民傳統(tǒng)思維對農民人生的束縛,更看到了城市化建設對于農民向市民身份轉換的積極意義。如商貿園建設不僅改變兩河口農民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挑戰(zhàn)他們的傳統(tǒng)思維,幫助他們走出土地,打破他們安土重遷的觀念,讓他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實現(xiàn)人生更多的可能。
小說的第二方面重要內容,是表現(xiàn)農民向市民身份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表現(xiàn)農民面臨新環(huán)境新生活產生的心理不適、茫然無措乃至一度的迷失,從而展現(xiàn)農民在轉型路上的坎坷。通過小說的敘述可以看出,兩河口農民市民化身份轉型的陣痛最突出的就是他們失去土地之后的就業(yè)困境。最初,大多數(shù)人的謀生之道不是賣苦力,就是從事些低技術含量的工作。如丁有旺、劉發(fā)生與楊廣文都屬于這種情形。丁有旺,曾任兩河口村支書,因此在轉型過程中也被領導們給予厚望。他盡管沒有沉迷于賭博,但也未能走出迷霧,一度看不到生活的出路,只能瞞著家人悄悄在城里給人拖板車做苦力。劉發(fā)生和楊廣文,一個曾是村副主任,一個是縣里有名的勞模,卻沉迷賭博,無法自拔,險些輸?shù)脙A家蕩產。清醒之后,劉發(fā)生先是去商貿園淘沙,后來又悄悄去城里拖板車,背上常留有長長的血痕。而楊廣文則是進商貿園基建隊混日子,只能從事一些低技術含量的工作,一個月的工資只夠一家人糊口。而兩河口人的迷茫顯示出農民在向市民轉型過程中的手足無措。在市民化轉型中,他們放下過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可又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和動力,看不清未來的生活。通過兩河口能人的再就業(yè)困境的書寫,向本貴旨在說明主要這樣一個問題:農民市民化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對農民的幫助不能僅是經濟上的賠償,更要在生活上幫助他們找到前進的方向。與此同時,兩河口農民市民化轉型的陣痛同時也表現(xiàn)為文化心理上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如他們在這一時期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難以克服自卑情緒,對新身份和新生活充滿焦慮。首先是他們物質生活層面的不自信。在他們看來,“真正”的市民都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吃慣了珍饈美味;而農民,則與雞鴨共屋,吃食也不過是些粗茶淡飯。這種思想深種在他們頭腦中,以至于搬遷后,他們找不到身為市民的安全感,覺得自己既非地道的農民,又非標準的市民。一個突出的例子,是他們在工人在嘲笑他們身為市民卻還保持著農村養(yǎng)雞養(yǎng)豬的習慣之后產生的過激反應。一時間,盤龍山上掀起了殺雞殺豬的熱潮。劉發(fā)生也顧不上母豬肚里的小豬能解決父親的醫(yī)藥費的現(xiàn)實問題,寧愿毒死待產的母豬也不愿意再養(yǎng)它。另一突出例子是楊廣文的消極怠工。楊廣文對新生活充滿了憤怒與不滿。自進商貿園基建隊后,不是遲到就是早退,沒有半點兒勞模的樣子,逼得老板辭人、老婆差點自殺??傊?,兩河口農民的自卑、焦慮、不安與憤怒都是迷茫的表現(xiàn),他們深知自己早已離開農民隊伍,而自己又并非“真正”的市民,因此難免產生身份的焦慮。此外,他們對前路也多有憂慮,所以急切地想要適應新身份和新生活。這種適應的過程其實也是農民在城市中尋找歸屬感和安全感的過程。只有當他們從簡單的物質迎合中解脫出來,擺脫焦躁不安的情緒,找到安定的力量,才能完成農民向市民的華麗轉身。
小說的第三方面重要內容,是書寫了城郊農民由農民到市民的華麗轉身,并通過這城郊農民市民化身份轉型,表現(xiàn)了農民變?yōu)槭忻窈笊罘绞?、文化心理和思想觀念上的轉變,贊頌了農民堅毅不屈、頑強拼搏的精神。小說告訴讀者,農民市民化身份轉型最突出的問題是新的生存方式與生存出路的尋找與探索??上驳氖?,兩河口農民最終克服了各種心理與實際困難,成功地實現(xiàn)了再就業(yè),書寫了人生新篇章,完成了生存方式與生活方式的更新,自信迎接未來。自兩河口村被規(guī)劃為商貿園之后,丁有旺離開了土地,也有短暫的迷茫,背負著領導、家人殷切的期望卻只在城里拖板車賣苦力,但憑借著不服輸、頑強拼搏的精神,他籌集資金,招攬人才,創(chuàng)立兩河口廣告裝潢有限公司,遵循誠信經營、盡美盡善的原則,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力圖將公司打造為國際化大公司。楊廣文,在生活的壓力下重新燃起往日的工作熱情,廣交朋友,跟著石匠師傅學技術并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而周金柯看中了兩河口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場潛力,在兩河口承包土地辦水上樂園兼大型農家樂,為人們生活提供野趣。更有甚者,一些人抓住時機,學互聯(lián)網技術辦電商,把武陵山區(qū)的東西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從這些敘述中不難看出,農民的人生從未被限定,辦農家樂的小農民,也可以成為商業(yè)翹楚,他們也有追求都市繁華的自由。正如向本貴在《兩河口》創(chuàng)作談中指出:“農民群眾喜歡和習慣小橋流水,喜歡和習慣炊煙裊裊,喜歡和習慣風雨霜雪,花開四季,同樣,他們也喜歡和習慣高樓大廈,喜歡和習慣車水馬龍,喜歡和習慣車間的機器轟鳴,城頭的霓虹閃爍?!盵1]兩河口農民的轉型不僅是他們個人人生的飛躍,更展現(xiàn)了農民的無限潛力和他們人生的多種可能性。小說同時還著力表現(xiàn)了兩河口農民在市民化身份轉型中思想觀念的更新,彰顯他們由農民向市民身份轉型中精神層面的華麗轉身,展示他們從傳統(tǒng)的農民思維中掙脫出來之后所樹立的宏大人生目標。在商貿園建設之前,兩河口農民生活大多是持傳統(tǒng)的農民思維,以土地為主,把耕種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yè),但其視野也局限在狹小的生活空間中。丁有旺盡管曾走出兩河口,與縣長同桌吃過飯,但骨子里仍是傳統(tǒng)農民思維,即使被商貿園領導幾次“敲打”,仍以把兩河口建設成為地區(qū)的最美示范村為他工作的最大目標。創(chuàng)辦兩河口廣告公司后,丁有旺看到了更大的舞臺,以兩河口卓越的企業(yè)家為目標,力圖把兩河口廣告裝潢公司打造成國際化的大公司。從最美示范村到國際化大公司的目標變化,體現(xiàn)出丁有旺這樣的農民在向市民化身份轉型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對自我思想觀念的突破與人生境界的空前提高。向本貴在作品創(chuàng)作談中還說:“豐潤田地變遷,更有花開爛漫。”[2]小說中的此類描寫,正是這一詩性描繪的具體生動展示。
參考文獻
[1]向本貴.田地肥美花有時[J].長篇小說選刊,2020(02).
[2]向本貴.田地肥美花有時[J].長篇小說選刊,2020(02).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