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賽好
摘要: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教育部要求為學生減負,不再以分數(shù)、考試至上,要求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協(xié)調學生的學習,保證孩子在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下提升教學質量?當前,很多教師都陷入了困惑,特別是小學階段的教學。因此,在此篇論文中,本文將根據(jù)當下“雙減”背景,為小學課堂教學提出一些關如何提升教學質量的相關措施,希望能為各位教師提供一些改革思路。
關鍵詞:“雙減”;課堂教學;教學質量;四年級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1.“雙減”政策的內涵及意義
“雙減”政策的含義,其實就是做兩大減法,一是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二是減輕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而雙檢政策的意義,首先,是為了提升教育質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求學生能夠在品德方面能夠有更大的提升,而不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只重視學習成績至上,考試為目的,以單一的評價來衡量學生的發(fā)展。其次,“雙減”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的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培養(yǎng)學生其他的興趣愛好,使學生的素質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保證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fā)展。最后,是為了能夠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因為現(xiàn)有的大部分學科類培訓機構,都出現(xiàn)了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因此,為了打壓這些機構,雙減政策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
2.如何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課堂教學質量
2.1落實“雙減”,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要落實“雙減”政策,首先要保證學生在學校及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拿小學語文課堂來說,很多教師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體系,自律性也不夠,因此,主要是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為主,這樣就不能夠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及表達,但是,在“雙減”政策下,要求學生的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需要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需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發(fā)言,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yǎng)思維邏輯并提高思考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快速的成長為一個社會中的個體,而不只是在學校中的受教者。除此外,根據(jù)語文科目的特點,學??梢蚤_展一些閱讀課、作文課、口語交際課等,讓學生的根據(jù)自己的特長或者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讓學生在一些活動和游戲中也能夠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
2.2變課堂復雜任務為單一任務
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一堂課的任務是多而復雜的,就拿語文課來說,就要進行導入、初讀、深讀、討論、布置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這樣一堂課進行下來,所有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可能都是過了一遍,但是卻沒有讓學生真正的記住,深入的去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但是,在“雙減”背景下,要求學生能夠嗯精準的掌握知識,而不是再花空余的時間做一些補充和練習,要減輕作業(yè)負擔,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復雜的任務變?yōu)閱我坏娜蝿?,因為單一的任務更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
2.3反復學習,螺旋運用教材
在“雙減”的背景下,要求不再為學生增加課外作業(yè),減輕作業(yè)負擔。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反復的運用教材,將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能夠讓學生學精,而不是多學,不論在哪一科目的教學中,所有教材都是融會貫通的,因此,不管是在進行哪一科目的學習,都可以積極地使用教材中的內容,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夠提升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2.4對學生評價體系做出相應改革
在傳統(tǒng)評價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般都是基于考試成績的基礎來進行,但是,在“雙減”政策下,要求教師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不再給予學生過多的學習壓力,因此,相關的評價體系也要做出相應的改革。教師的評價,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還沒有構建起一個正確合理的學習觀,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對學生有著一定的引導或者是督促作用。對于學生不足的方面,教師也應該注意不應當給予學生批評或者是指控學生學習能力上的不足,容易讓學生就此對學習喪失信心。
2.5開展項目學習,注重實踐
可能在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大多是以書面作業(yè)為主的,但是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就需要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性的體驗,要注重學生對作業(yè)的一些相關的實踐。
例如說,可以開展一些跨學科性以及其他一些豐富的有趣的活動,讓學生提升動手能力,積極實踐,不只是指在書面上完成作業(yè)。比如說,在四年級部編本語文課文《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上完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去校園里尋找爬山虎進行觀察,還可以布置讓學生收集一些相關的照片,或者是進行一些圖畫的創(chuàng)作,將它的特點及活動軌跡記錄下來,并在第二天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積極的進行一些實踐活動,提升對課文的掌握程度,加深對課文的印象,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積極的去感受故事的豐富性,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傊?,注重實踐,能夠保證作業(yè)的真正意義得以發(fā)揮,讓學生能夠加強動手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結束語
總之,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要求教師能夠不斷的提升教學質量,真正的做到精簡,在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以及學習壓力的情況下,要求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課堂教學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最重要途徑,就需要教師更加用心去經(jīng)營并改善,不斷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立群.“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課堂測評素養(yǎng)重構的思考[J].中國考試,2021,(11):66-72.
[2]劉沖.高質量學習:“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應然追求[J].四川教育,2021,(21):11-13.
[3]孫鳳霞.“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統(tǒng)整路徑的新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21,(30):4-7.
[4]趙楠.“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學校的挑戰(zhàn)、機遇與對策[J].上海教育,2021,(3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