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街舞逐漸融入了校園當中,其作為一項生動活潑、形式非常新穎且內容十分豐富的體育項目之一,受到了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為了促進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其更加全面的發(fā)展,高校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街舞的教學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積極展開有效的訓練指導,幫助學生充分掌握街舞的動作要領,以此提升其自身的美學意識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校街舞;教學;訓練;分析
在當今時代,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街舞在目前已經成為較為流行的舞蹈形式之一,其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追捧,很多高校也紛紛引入街舞教學項目。街舞具有鍛煉身體素質的作用,同時,其還具有創(chuàng)新的優(yōu)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注重采取科學合理的授課方式,在對高校學生展開訓練時能夠結合多種有效的授課方式對其進行精心指導教學,從而提升高校街舞教學的質量。本篇文章則針對高校街舞的教學及訓練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和探析。
一、街舞教學措施探究
1.1、研究合理的教學步驟
在街舞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校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能夠應用合理的、循序漸進的授課方式展開強化練習。以此有效促使學生形成基本的舞蹈動作表現意識。在此基礎上,在展開訓練時,前期需要注重動作記憶的過程,使其能對舞蹈的整體動作熟練準確地掌握。在高校學生已學會基本的動作之后,注重提高其跳舞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在教學這些基礎之后,后期的練習過程中則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舞蹈動作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融入自己的情感,使其能夠利用自己的肢體去進行美的展現[1]。
1.2、重視訓練的過程
要想提升街舞教學的質量,訓練的過程必不可少,教師需積極組織各位學生參與到舞蹈展示中。除了讓學生學習學校安排的基礎舞蹈課程,在課后的其他時間,也可以開設街舞練習班。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周末的時間等等組織街舞練習教學,帶領學生充分地了解街舞流派文化,或者也可以適當開設一些街舞欣賞課程,有效提高學生對街舞的認識,從而為其后續(xù)的街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
1.3、重視展開街舞創(chuàng)新編排
由于街舞本身就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其可以根據節(jié)奏進行任意的動作創(chuàng)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街舞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通過借助不同風格的音樂和不同的街舞風格,為學生帶來更加寬闊的發(fā)展空間。使其能夠在掌握基礎動作要領的前提下,實現舞蹈動作的再次編輯,并能跳出來屬于自己的風格。對此,教師需積極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編的空間,對其展開精心指導,通過積極鼓勵與支持學生,使其能夠放下包袱盡情地表現自我,提高其表現的信心[3]。
二、街舞訓練技巧分析
2.1、分層指導,強調教學的針對性
在展開街舞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充分保證所教動作的正確性,能夠注重追求動作的完成度,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針對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需要對其展開分層指導教學。將學生分別分為舞蹈基礎較為薄弱,肢體動作不夠協(xié)調且肢體反應能力較慢的C組,有一點舞蹈基礎,但是對街舞動作掌握不夠熟練,經常容易忘記動作歸于 B組,有一定的舞蹈功底,能夠很好地掌握和記住動作,并將動作良好地還原出來的學生歸于A組。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分別展開不同的技術訓練的方式,而不是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這樣很容易出現基礎不好的學生跟不上的情況,要注重滿足大家的基礎學習需求[4]。
比如針對C組,在展開街舞訓練中,事先讓其重復進行動作的訓練,能夠保證動作的標準性,教師需對其展開基礎的簡單的分解動作講解,針對每個技術動作都進行技術結構的講解,并對動作的表現進行全面的分析,保證學生能掌握動作的要領,能夠順利地完成動作。
針對B組,這一組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在基于C組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則對其講解一些難度較高的動作,使其展開反復的練習,將舞蹈動作能夠全部熟練記住。能夠充分滿足街舞動作自身的規(guī)律性特點,將舞蹈與音樂節(jié)奏完美契合。
針對A組,這一組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全套的動作,在對其展開指導時,則更加需要對動作提升審美規(guī)范。使其結合音樂融合自己的情感,能夠將動作更加優(yōu)美流暢地表現出來。提高其在跳舞時的動作表現力、感染力以及個人魅力。
總之,通過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能有效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針對動作要領展開練習,提升練習的效果。
2.2、注重提高專項素質
街舞的訓練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為了保證街舞訓練的順利進行,學生務必就需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教師在教學舞蹈動作的同時,還需要充分注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耐力以及柔韌度。針對以上這些,都需要展開專項的聯(lián)系,這對提高街舞動作的爆發(fā)力和表現力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也會讓舞蹈看起來更加地有力量和有感染力。對此,針對不同學生,教師需結合其身體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分別展開不同的練習與指導,能夠對訓練計劃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編排。通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各方面的訓練,使其能呈現出最好的舞蹈表現效果。
2.3、積極訓練提高表演技巧
除了在基礎動作上展開訓練,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充分認識到街舞文化內涵,對其展開美學教育,使其能意識到自身動作表現的美感。通過對照鏡子,或者對照自己的手機錄像,讓大家通過觀看自己的跳舞表演,能夠意識到自身在街舞跳舞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不斷進行完善。同時,教師也可以定期在班級內展開小型的街舞個人表演秀,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意去進行創(chuàng)新演繹。使其在這一活動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審美鑒賞能力,從而更加注重自身的舞蹈動作表達,以此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青少年是街舞愛好者的主要群體,在高校中開展街舞訓練教學,不但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借助街舞本身的特點及優(yōu)勢全面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要選擇合適的街舞教材,能夠充分了解和正確認識街舞的文化內涵,通過圍繞學生作為主體應用多種方式展開指導,幫助其充分掌握街舞動作,提高其學習街舞的信心,以此有效推動街舞課程教學的普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璐.高校街舞運動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珠海市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20,34(05):146-150.
[2]王熙.高校公共體育部開設街舞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09):108-110.
[3]楊小玲,何建偉.體育舞蹈結合街舞在校園開展的可行性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6):116-117.
[4]姚冬娥.青年亞文化視域下高校街舞運動開展現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