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萍
(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段家集鄉(xiāng)化溝小學,甘肅 慶陽 745408)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不僅關系著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其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具有關鍵作用。群文閱讀是新課改模式下新生成的一種閱讀理念,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內容相近或者主題相似的文章進行組合閱讀,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還能提高閱讀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基礎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的數(shù)量和質量,同時還能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開展深刻的思考,引導其視野更加開闊,對于其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就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一篇文章分解成不同的段落和層次進行講解,一方面破壞了文章整體的美和節(jié)奏,容易造成教學空間狹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進而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一方面加強學習與研究,嘗試先進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閱讀能力,合理制定群文閱讀教學方案,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多讀書、讀好書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有效提升閱讀能力,增加語文素材。就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看,許多教師過于注重教材課文的閱讀,缺乏足夠的課外延伸擴展,這樣就不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和知識量的積累,從而無法達到新課標所提出的閱讀要求。群文閱讀的模式要求學生在每一堂閱讀課中都閱讀數(shù)篇與主題相關聯(lián)的文章,這樣就能夠直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有更加充分的素材來鍛煉與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不斷積累知識,擴大知識面,實現(xiàn)語文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獲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斷增加,因而強化快速閱讀能力已經(jīng)成為必然的選擇。就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會適當降低講課的速度,這樣一方面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不利于其閱讀綜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對整體教學情況造成不利影響。在群文閱讀的模式中,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多篇文章的閱讀,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提高閱讀速度,同時還能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語文課堂教學還局限于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樣就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一方面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較低。在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保證學生閱讀的數(shù)量,同時其涵蓋了多個種類,學生能從閱讀中找到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促使學生主動開展思考和探索,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與持續(xù)的思考中鍛煉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愉快的氛圍中做到“多讀書,讀好書”。
為了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幫助其鍛煉與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在群文閱讀中設計問題,從而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一定的方向,使其在群文閱讀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中可以幫助學生首先鞏固基礎,從一篇文章開始閱讀,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通過提取問題、分析整合等步驟實現(xiàn)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不斷增強。在學生完成了一篇文章的閱讀學習后,教師再嘗試將多篇文章進行整合,構建一個類型的閱讀整體,并設計更具備遷移性、突出性的問題,利用問題將不同的文章進行串聯(lián),這樣能夠有效實現(xiàn)學生連續(xù)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升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鑒賞閱讀素養(yǎng)。另外,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需要注意對學生默讀技巧和略讀技巧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做到針對不同的文章采取對應的閱讀方法,有效提高閱讀的效率。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引入其中,讓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然后再提出問題:將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你們發(fā)現(xiàn)了相同之處嗎?大家可以踴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將不同的文章結合起來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根據(jù)教師的問題開展思考,找到兩篇文章的相同之處,不但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我國富饒的資源和美麗的自然風景,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使學生深刻理解作者想要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最終實現(xiàn)其閱讀理解能力的不斷提升。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運用閱讀素材,合理篩選文章,而不能夠將原本毫無聯(lián)系、雜亂無章的文章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閱讀,避免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混亂不清的情況。同時,教師還需要按照科學合理的組合順序或是排列順序對文章進行整合,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循序漸進,達到最佳的閱讀效果。就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的閱讀學習模式較為枯燥,教師的講解占據(jù)了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較少,這樣的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學生將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將會造成不利影響。群文閱讀可以將多篇不同的文章進行相互連通,確保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激發(fā),從而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去。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課文的主題和特點,開展舉一反三的閱讀活動。例如,在課文《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指導學生開展通篇閱讀,做到對課文內容的全面掌握,同時將小壁虎借尾巴的具體過程以結構示意圖的方式畫出來,這樣就能夠清晰地看到文章的主體結構和情節(jié)進展等等,使學生在閱讀中保持清晰的條理和正確的思維邏輯。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自主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并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分析與思考繪制類似的結構示意圖,并將兩幅示意圖進行對比,尋找文章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就能夠實現(xiàn)一篇帶領多篇、合理借助文章進行對比學習的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同時也能夠不斷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群文閱讀的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充分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主旨內涵。因此,在群文閱讀模式的嘗試中,教師需要適當添加讀與說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針對文章中情感充沛的段落,指導學生開展朗讀與表演,不僅可以豐富閱讀學習的方式,同時還能夠帶領學生直接感受作者在寫作時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進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首先,教師可以有目的性地選擇部分具有特色的文章,例如表達親情、友情以及愛國之情的篇章,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朗讀文件,使學生通過聆聽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其次,教師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并讓其自由地進行課文朗讀,感受文章的基本感情,使學生通過有聲朗讀進一步體會文章的內涵,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感受默讀與朗讀的區(qū)別。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情景模擬,將文章中表現(xiàn)感情的段落和情節(jié)表演出來,這樣既能夠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能讓學生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看法,以此來提升閱讀的質量。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實現(xiàn)教學空間和時間的有效拓展,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讓學生不僅實現(xiàn)視野的擴展,同時也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和教育發(fā)展的腳步,主動開展學習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未來的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