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
(浙江省義烏市福田小學,浙江 義烏 322000)
小學語文教學中,鑒于小學生剛開始進行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幫助小學生進行識字,只有小學生識字教學做好了,才能夠更好地促進階段性的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很多小學生在剛開始進行識字學習時,對于識字的認知不夠,識字較為困難,而且,教師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使得識字的教學課堂缺少一定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的是認知型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文字的理解不夠,只是在文字的形狀方面有所認識,使得學生對于文字的記憶不是很強。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識字,對于識字的學習還要構建一定的認知,如果直接運用常規(guī)的識字教學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識字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于識字學習產生一定的厭惡心理,造成學生在學習識字過程中的困難。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識字時重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然后逐漸地促進小學生的識字學習。趣味識字教學措施能夠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引發(fā)學生識字學習的興趣,可以讓小學生對于識字產生一定的好感度,使得小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識字教學中,從而促進小學生的識字學習。而且,趣味識字教學內容豐富,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幫助小學生通過豐富、生動的內容構建識字的認知體系,有效促進小學生的識字學習。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將信息化技術充分地利用起來,幫助學生豐富識字學習內容,通過形象、生動的內容,加強學生對于識字的記憶,促進小學生的識字學習。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根據識字的相關內容搜索一定的資源,可以是識字的音頻資源,也可以是圖片等之類的,幫助學生進行識字。
例如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對韻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搜索與字相關的圖片,然后制作成課件,在進行識字教學時運用其中。教師先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然后展示文字的相關圖片,逐漸地展示字,讓學生結合圖片進行識字,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模式首先可以很直觀地讓學生根據鮮明的圖像看到文字,學生就可以在腦海中形成比較深刻的記憶,可以促進學生對文字進行認知;其次,信息化技術還可以將聲音和圖像結合起來進行運用,讓學生在視覺上和聽覺上受到一定的刺激,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并且,信息化技術更容易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識字學習。
由于小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在小學生的識字教學中還是多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融入一定的游戲,引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然后通過游戲讓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識字學習中,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水平。
例如在小學一年級上冊《金木水火土》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一定的游戲導入課程。教師可以運用“看圖猜字”的小游戲,展示比較形象的文字圖片,讓學生們猜測是什么字,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識字學習中。
在這種趣味性游戲化的識字教學下,更能夠引發(fā)學生進行識字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趣味性的游戲識字學習中可以輕松地進行識字的認知,有助于學生識字教學良好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識字學習狀況;趣味性的游戲教學還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識字的認知,有利于學生識字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在進行識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識字的教學內容搜索相關的兒歌或者謎語等資源,讓學生通過有節(jié)奏的兒歌進行識字學習。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朗讀兒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能夠積極投入到兒歌的識字學習中,然后逐漸讓學生進行識字的認知教學。
例如小學一年級下冊《小青蛙》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搜集關于青蛙的兒歌或者游戲,在進行識字教學時進行課程的導入。教師:“小朋友,我們來做一個猜謎的游戲吧。‘一動物水上跳,大肚子鼓眼睛,身上披著綠衣裳,人稱莊稼小衛(wèi)兵’?!弊寣W生積極進行猜謎,然后展示掛圖導入課程,通過謎語和掛圖的結合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青蛙的印象,也能夠加強對于文字的記憶。
兒歌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因為兒歌具有一定的韻律感,可以通過兒歌的導入,讓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識字課堂中;利用兒歌的韻律節(jié)奏,幫助學生可以盡快掌握文字的讀音,使得學生在識字中更加的積極。而且,兒歌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生進行識字。
很多小學生其實在生活中對于文字很敏感,他們會經常跟著父母出去玩時提問父母一些文字,通過一些生活經驗已經對于一些文字有所了解。所以,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課程設計,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生活日常進行識字的學習,既在小學生的心理上鼓勵了小學生,又可以滿足小學生的成就感,使得小學生在識字學習中越來越自信。
例如在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水火》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生活主題談話引入課程,使得小學生可以積極投入到識字學習中。教師給每一個學生發(fā)一張寫有課本生字的紙條,讓學生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在紙上圈畫出認識的文字,讀一讀,再把認識的字讀給同桌聽。教師再引導:“同學們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呢?”課件展示“日月水火”對應的象形圖片,逐漸地導入課程。
通過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身邊的文字標志,可以使得學生對于文字更加的敏感。教師在課堂上的生活聯(lián)系引導,可以激發(fā)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主地進行文字的認知,從而利用生活經驗來促進語文的識字學習,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字方面的認知。
一般情況下,識字教學都會在課堂中進行,如果要更好地發(fā)展識字教學,教師可以將識字教學延伸到生活實踐中,開展相應的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識字學習更加的豐富有趣。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進行識字實踐活動的設計,然后帶領學生到生活中進行實踐,讓學生通過實踐可以更好地領悟到識字的意義和重要性。而且,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更加的靈活,學生更加的放松,對于文字的認知就會成為一種實踐性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記憶。
例如教師在課程進行到一個階段后,可以在班級舉辦找問題的識字活動,也可以舉辦一些識字方面的比賽等。教師可以將學生認知的字進行梳理和總結,然后舉辦“識字大王”的活動,讓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對于識字較好、較多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很好地激發(fā)學生識字的動力和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帶到外面去,通過研學活動加強學生的識字教學。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針對性的歷史博物館帶領學生進行研學,研學活動中布置相應的識字小任務,然后回到教師時進行相應的梳理和總結。
識字實踐活動的舉辦可以讓識字教學更加的豐富,學生也在識字的實踐活動中逐漸提高對于識字學習的興趣,也促進了學生在識字學習中的積極性。通過識字的實踐活動也能夠檢驗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為識字教學做一定的指導作用,也更有利于教室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識字教學的改革和完善。
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識字教學措施,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引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得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識字。并且,趣味識字教學中豐富的教學活動能夠讓小學生對于字更加的理解和記憶深刻,幫助學生加強識字的學習。另外,趣味識字較為靈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小學生語文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使得小學生的語文識字學習更具語文的內涵,有效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