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謙 毛一民
[摘要] 目的 探究Seminar教學法在介入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期間于該院介入科實習的64名護生,隨機分成對照組、實驗組,各32名。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實驗組予以Seminar教學法教學,比較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批判性思維能力及教學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理論知識成績(91.96±2.54)分及實踐操作成績(92.83±3.07)分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教學滿意度93.75%高于對照組71.88%(P<0.05)。結論 Seminar教學法應用于介入科護理教學可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及整體學習水平,提高護理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 Seminar教學法;護理教學;介入科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9(c)-017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in interventional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Select 64 nursing students who practiced in the Interventional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August 2019,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2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The assessment resul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91.96±2.54)point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cores (92.83±3.07)poi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7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1.88%(P<0.05). Conclusion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to interventional nursing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overall learning level, and improve nursing teach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Nursing teaching; Interventional department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在重視健康與治療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臨床護理質量。基于此,介入護理也隨著介入放射學的快速發(fā)展而不斷進步,臨床也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介入科專業(yè)護理人員。目前,我國介入??谱o理人員尚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臨床護理人員較少,多自其他科室轉入,而因介入科涉及病種較多、介入診治手段多等,多數(shù)護理人員的知識儲備及臨床經驗均存在不足[1]。這就需要各大護理院校在培養(yǎng)介入專科護理人員及各大醫(yī)院在予以護理實習生護理教學時,強化學生的教學質量,為介入科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人才。以往臨床多采取傳統(tǒng)教學法予以護理實習生護理帶教,通過選取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時間久,能夠進行教學的護理工作者作為帶教老師,采用一對一的教學原則,對學生展開臨床護理教學工作。包括理論知識講解、實踐護理操作示范、進行相關考核等。這種方式導致護生僅可模仿護理操作技能,不能進行自主思考,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再加上理論知識授課過于枯燥等,易降低護生學習興趣而降低教學質量[2]。Seminar教學法的主體為護生,即護生通過與教師、專家共同探討同一問題而形成的交互式教學方法,該教學方式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潛能,使護生能夠經多角度、多層次與教師、專家互動,從而不斷深入探究問題,進而在實現(xiàn)學術交流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3]?;诖?,該文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期間于該院介入科實習的64名護生,探討Seminar教學法在介入科護理教學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介入科實習的64名護生,隨機分成對照組、實驗組,各32名。其中,兩組護生均為女性,其中實驗組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11±2.06)歲;27名大專,5名本科。對照組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23±2.11)歲;28名大專,4名本科。兩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教學法,即按照教學大綱由帶教老師予以理論知識講解,再進行臨床實踐。實驗組予以Seminar教學法,即:①課前準備:每次授課前1周,由帶教老師負責將下周教學目標、內容及重難點、探討問題發(fā)給護生,并將護生分成幾組,告知護生提前對教學內容予以準備及探討,期間護生可經查閱相關資料、文獻予以準備工作,還可在這一過程中與教師、專家等進行溝通,以有效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②課堂實行:課前教師準備好相應的病例,并于課堂進行病例病情及護理要點介紹,由每組對課前問題進行闡述、總結,并形成自己的觀點與認知,師生共同對小組結論予以討論、分析等。③課后總結:由教師對本節(jié)課進行評價、總結,并再次強調重難點。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包括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兩部分)、批判性思維能力及教學滿意度。
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經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評定,內含7個項目,分數(shù)40分以上表明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維能力。
護生教學滿意度經自制調查問卷評定,滿分100分,分為滿意(超過85分)、一般(60~84分)、不滿意(低于60分),教學滿意度=(滿意人數(shù)+一般人數(shù))/總數(shù)×10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選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實施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實施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
2.2? 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分
2.3? 教學滿意度
3? 討論
介入學科是一門新興學科,主要是利用微創(chuàng)的方式,在X線、B超或CT等引導下,使用導絲或導管進入血管,在使用相關的儀器設備或治療藥物進行相應的臨床治療。主要是治療冠脈堵塞、支架的植入、血栓的取出,瓣膜缺損是置入瓣膜進行封堵以及腫瘤區(qū)域置入化療藥物等。近年來,因介入治療的廣泛應用,國內已有很多醫(yī)院設置了介入科,以利于患者接受??浦委?。介入治療是指以專業(yè)醫(yī)學影像設備為引導予以患者微創(chuàng)治療的過程。介入治療涉及疾病廣泛,且其安全性高,效果極佳,已成為臨床常用治療手段之一[4]。因介入科涉及的疾病類型較多,且還需涉及影像學設備使用等,對于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護理人員須具備影像學及患者疾病的理論知識,并可融會貫通,熟練相關??评碚撝R與護理措施,應對治療期間的各種異常[5]。但因介入科起步較晚,很多護理人員均無足夠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極易引發(fā)護理風險事件;此外,目前各大護理院校、醫(yī)療機構也并未高度重視介入??谱o生的培養(yǎng),在予以護生介入科護理教學時仍采取傳統(tǒng)教學法,首先是帶教老師的選取,需要具備以下幾點:熱愛臨床護理專業(yè)、熱心護理帶教工作、精通臨床醫(yī)護業(yè)務、有奉獻精神、能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其次,合理分配學生,帶教教師對所負責的學生教授相關護理教學內容。最后,進行相關考核,以此來檢驗護理實習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這種方法較為被動,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體現(xiàn),教師具有主體地位,僅口頭敘述枯燥乏味的臨床護理知識,并不利于護生學習興趣提升,從而使護生缺乏自主學習知識的動力,導致護生無法強化自身知識儲備,也就無法隨時應對各種臨床護理問題,使得護生在發(fā)生問題時無法予以有效的護理措施[6-7]。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理論知識成績(91.96±2.54)分及實踐操作成績(92.83±3.07)分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教學滿意度93.75%高于對照組71.88%(P<0.05)。由此可見,Seminar教學法更利于介入科護生掌握介入科護理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且可提高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Seminar教學法是一種研討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是因為,Seminar教學法從案例收集、標準探討、用物準備至操作演練、情景模擬、效果評價均由護生經小組成員合作完成,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積極思考。既可強化護生團隊合作意識,又可有效增強護生操作技能,縮小護生對于臨床的了解,更利于培養(yǎng)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護生經自主學習,建立批判性思維,從而使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得以提升[8-10]。所以,對于介入科護理教學來講,Seminar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知識,鍛煉護理實習生的操作技能,提高教學滿意度。
綜上所述,Seminar教學法應用于介入科護理教學可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及整體學習水平,提高護理教學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楊雪梅,張玉芳,高祝英,等.Seminar教學法在本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10):84-85.
[2]? 王麗娟,張勰,張雪.Seminar教學法在高職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7):125-127.
[3]? 夏慶玲,宋玉平,鄭淑梅,等.Seminar學法在臨床護理見習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14):123-124.
[4]? 李穎.Seminar教學法對護理本科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學業(yè)自我效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3):3303-3305.
[5]? 何靜,方一芳.Seminar教學法在本科護生臨床溝通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4):112-114.
[6]? 劉曼,卜秀梅,王雪,等.情景模擬聯(lián)合Seminar教學法在五官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19,17(35):4470-4474.
[7]? 吳冬麗.Seminar教學法在眼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32):169-170.
[8]? 喬北辰.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Seminar教學法的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8,6(26):195.
[9]? 陳麗娜,許萍,胡雪萍,等.多媒體結合小組制Seminar護理教學法在臨床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9,26(11下旬刊):145-147.
[10]? 華中昌.PBL和Seminar教學模式在泌尿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人文之友,2018,9(16):40.
(收稿日期: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