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職業(yè)學院 山東 淄博 255314)
健美操是一項具有較強健身性、健美性、娛樂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有氧運動,同時也是一項集音樂、舞蹈與體操等多種要素于一體的綜合性運動,它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塑造學生良好氣質、提升學生對美的表現力與欣賞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于生活與藝術的追求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健美操深受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的關注與喜愛。在教育改革進程不斷推進的新形勢下,近幾年來,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改革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面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健美操教學的健康發(fā)展,因而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因此,本文先對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現狀及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基于固強補弱的理念,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
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中,仍然有很多教師通過傳統(tǒng)的固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即通過講解示范的方式配上固定的音樂來進行教學,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模仿教師的動作,之后教師就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而且仍有很多教師連續(xù)幾年沿用同一套教案進行教學。長期沿用這一傳統(tǒng)、滯后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充分體現,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技能水平與心理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偟膩碚f,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以人文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不相符合,不利于健美操教學質量的整體性提升。不只是教學方法,健美操教學內容也存在相似的問題。本部分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兩個方面來分析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現狀,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內容與技術內容兩大部分。其中理論部分主要包括健美操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功能特點、主要分類、競賽規(guī)則以及裁判規(guī)則等方面知識,同時也包括健美操音樂的選配、運動損傷的防護等。對學生開展健美操理論教學,有利于學生對健美操運動的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與認識,從而有利于為學生的健美操運動實踐鍛煉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然而,根據對相關文獻資料的分析研究發(fā)現,當前我國大多數健美操課程中,只設置了實踐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健美操教師直接教授學生健美操運動的基本動作,嚴重忽略了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雖然也有一些高校設置了理論教學內容,但是只涉及健美操運動的相關理論知識,卻缺乏學生感興趣的健美操音樂知識,同時也缺乏健美操鍛煉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普遍存在缺乏理論教學內容的問題,而且理論內容的設置也不夠科學合理。由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評價體系中,主要以學生的健美操技術動作的完成情況為指標,缺乏對學生健美操教學理論知識的測評,因而技術教學內容直接影響了健美操教學的質量,從而導致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普遍以技術教學內容為主,尤其是健美操運動的基本動作和形體動作,卻很少涉及最近比較流行的拉丁健美操、輕器械健美操以及搏擊健美操等內容。因此,總的來講,如今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普遍存在重技術內容、輕理論內容的問題,同時在理論內容與技術內容的設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教學方法是教師將課程內容教授給學生的重要途徑,其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分析研究發(fā)現,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方法體系中仍然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在健美操課程中,由于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教師缺乏足夠的創(chuàng)新精神,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講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以及預防糾錯法等進行教學,而在健美操訓練過程中,則常用重復訓練法進行訓練,卻很少運用分層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新型的現代教育法。雖然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訓練法有利于健美操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只是采用講解法與示范法,難以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有效滿足日常的教學需求,難以符合現代教學發(fā)展要求,與實踐相脫離,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與熱情,同時也難以使得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發(fā)展與體現,從而影響整個教學效果的提升。
通過上面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發(fā)現,高校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與技術教學內容在設置方面都還不夠完善,這就需要從理論內容與技術內容兩個方面來對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具體如下。
(1)高校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的改革策略分析。
高校應該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首先,高校應該加大對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健美操理論教學的重要價值,要明白它是健美操課程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知識范圍,對于學生健美操運動的學習與實踐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其次,進一步完善高校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在高校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中,不僅需要設置健美操的起源與發(fā)展、功能特點、主要分類以及競賽規(guī)則等基本知識,同時還應該設置健美操音樂常識、健美操科學鍛煉方法以及健美操運動損傷防治等知識內容,一方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健美操課程的興趣與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增加學生對于健美操運動的認知深度與廣度,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健美操;
最后,應該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合理設置相應的健美操理論教學內容。對于大一的學生,由于沒有相應的健美操基礎,需要多設置一些簡單的入門知識,以便于學生能夠對健美操的基本理論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與了解。例如,可以設置健美操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相關概念、發(fā)展現狀、主要分類、功能特點、比賽規(guī)則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等。對于大二的學生,由于對健美操運動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與認識,并且具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因此,可以適當融入具有一定難度的理論內容。例如,可以設置運動處方的制定與實施、健美操創(chuàng)編方法、健美操音樂選配、鍛煉方法以及自我監(jiān)督等方面的內容。
(2)高校健美操技術教學內容的改革策略分析。
在對高校健美操技術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要加大對健美操基本技術教學內容的重視。健美操基本技術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健美操頭頸動作、肩部動作、上肢動作、胸部動作、腰部動作、髖部動作以及下肢動作等基本動作,形體練習以及動作力度等方面的教學。因此,該部分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姿態(tài)習慣,并有利于其規(guī)范正確地掌握健美操運動基本技術動作,以為之后的提高練習奠定一定的技術基礎。因此,高校在對健美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技術教學內容的改革力度,合理設置技術教學內容,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術動作水平;
其次,適當融入一些當下流行的學生感興趣的健美操教學內容,如拉丁健美操、輕器械健美操以及搏擊健美操等項目。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基本的技術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勢必會由于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缺乏趣味性而使學生產生厭倦與疲勞等消極心理,從而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健美操教師除了需要注重健美操基本技術的教學之外,還應該在遵循教學總體要求的前提下,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進度,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身心發(fā)展需求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適當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與實用性的項目,以增加學生學習健美操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然而不同的學生具有比較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因而學生所喜愛的項目也是多種多樣,由于受到教學時間、教學資源以及教學容量等因素的限制,體育教師不能將所有學生喜歡的項目都融入到健美操技術教學內容中,而是應該在滿足大多數學生需求的情況下,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合理選用一兩項內容來進行教學,一方面豐富健美操技術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促進健美操技術教學質量的提升。
針對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高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健美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有效增強教學效果:
首先,可以根據教學目的與教學需求靈活選用多樣化的現代教育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對于同樣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施教,增強健美操教學的針對性,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并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以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思考能力;
其次,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教師除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進行教學之外,還應該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可以借助于學校舞臺,利用一些重大節(jié)日組織學生參加健美操表演,以為學生提供足夠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實現以賽促練的目的;
最后,教師還應該騰出更多的時間為學生進行課外輔導。例如,每周安排一次課外輔導課,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學習與訓練。這樣一來,既能夠為那些對健美操有著濃厚興趣但是基礎較弱的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復習與鞏固的機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