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真
摘? 要: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教育應該貼近生活,用審美的眼光尋找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教育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新力。本文筆者從廢棄材料與幼兒美術教學的維度進行解析,探討廢舊材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
關鍵詞:幼兒美術;活動;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中圖分類號】G614?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3-0064-02
Application of waste materials in kindergarten art activities
YU Yongzhen? ?(central kindergarten,Xicheng office,Mudan District,Heze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Art comes from life. Art education should be close to life and look for teaching resources in life with aesthetic vision. "Guidelines for kindergarten education" proposes tha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hould broaden students' learning space,guide students to contact nature,and stimulate their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mensions of waste materials and children's art teaching,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waste materials in children's art activities.
【Keywords】Infant art;Activities;Waste materials;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
環(huán)保教育已經(jīng)成為新時期教育的重要主題之一,培養(yǎng)孩子環(huán)保意識是我們新時代教師的重要責任。從娃娃抓起,培養(yǎng)幼兒環(huán)保意識也是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任務。結(jié)合筆者多年教學經(jīng)驗來看,廢舊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應用已經(jīng)成為美術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將這些廢舊材料重塑,利用其環(huán)保性、生活性、多樣性以及可塑性,將廢舊材料“變廢為寶”。當然,這里所說的“寶”不一定是物質(zhì)可見的“寶物”,也可能是“精神財富”,比如,學生的審美能力、環(huán)保意識、動手能力。
1.廢舊材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價值
(1)通過引導幼兒收集廢舊材料增強環(huán)保意識
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美術教學活動需要應用非常多的材料,尤其是美術手工教學,而廢舊材料就可以為幼兒美術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習慣提前給幼兒準備好相關素材,幼兒只需要直接用這些材料完成手工即可。但這種教學形式不利于調(diào)動幼兒活動積極性,也不利于幼兒思維發(fā)展。針對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讓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素材的搜集,比如,自己在生活中搜集一些環(huán)保的、健康的廢舊材料,課堂上應用這些廢舊材料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幼兒學習體驗,同時也有利于指導幼兒辨析生活素材,學會對生活中的廢品分類回收,了解生活中各類材料的異同,分辨材料的好壞,掌握不同廢舊材料的應用價值,從而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2)通過廢舊材料鍛煉幼兒動手能力
搜集廢舊材料的目的在于應用廢舊材料,實現(xiàn)“變廢為寶”。從美術手工教學來看,其本就是一個對材料進行二次加工增加材料價值的過程。所以,我們幼兒教師應該注重啟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深度挖掘廢舊材料的二次利用價值,探索廢舊材料的改造方向,從而指導幼兒正確利用廢舊材料。例如,卷筒紙紙芯,雪糕棍這類廢舊材料,我們可以指導幼兒進行手工制作,提前搜集好卷筒紙芯或者雪糕棍,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給這些材料上色、“變形”,將這些材料二度創(chuàng)作,制成筆筒等實用工具。(設計如下圖所示)
又如,石頭畫,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鵝卵石也可以成為美術活動的材料。提前搜集一些鵝卵石。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多媒體出示下面圖畫,鼓勵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繪畫,既可以模仿這些圖片,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給石頭上色,在石頭上畫畫,譬如可以啟發(fā)幼兒畫表情符號,畫簡單的小動物。
如此一來,帶著幼兒進行多種廢舊材料的改造,通過多樣化教學方法啟迪幼兒動手、繪畫,對材料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讓幼兒發(fā)現(xiàn)了廢舊材料的多重價值,感受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同時也指導了幼兒繪畫和手工制作,不僅促進了幼兒思維發(fā)展,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繪畫能力。
(3)通過廢舊材料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力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也可以給幼兒設定一個主題活動,設定特定的主題,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活動情境,讓幼兒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發(fā)現(xiàn)廢舊材料的多重價值。比如,以“一次性紙杯的暢想”為主題,在課堂上給幼兒展示一次性紙杯,并且啟發(fā)幼兒說一說一次性紙杯的用處,課后讓幼兒自己動手“變一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將使用過的一次性紙杯變?yōu)樯畹难b飾品、使用工具,并且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代表,給予獎勵,增強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作自信,同時也起到鼓勵其他幼兒的目的。當然,這一活動可以應用于課堂上,也可以讓幼兒課后和父母共同完成,以親子活動的形式開展,更有利于拉近孩子與父母的距離,提高幼兒創(chuàng)作積極性。整個主題活動對動手能力與美術涵養(yǎng)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非常有利于激活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
2.廢舊材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策略
當然,要想借助廢舊材料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fā)展,我們教師還必須指導幼兒正確運用廢舊材料,對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第一,選擇適應的廢舊材料。并非所有的廢舊材料都可以用于幼兒美術活動中。大多數(shù)幼兒身體抵抗力差,不懂自我保護。所以我們選擇廢舊材料時應該避免對幼兒身體造成傷害的材料,尤其是帶有毒害性的材料,最好選擇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比如,紙盒、碎布條及塑料瓶等用于游戲道具制作材料,這些常見物品容易找到,降低幼兒園道具采購成本的基礎上,家長也會更放心,還能增強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
第二,重視材料的可塑性?!白儚U為寶”的前提是這種廢舊材料二次利用率高,具有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這是從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的。幼兒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但同時幼兒的操作能力并不強。故此,在擇取廢舊材料時就要考慮幼兒的實際能力,盡可能選擇一些便于幼兒操作,且能夠設計出多樣化作品的材料。比如,顏色各異的塑料瓶與彩筆,引導孩子使用彩筆涂鴉瓶子;大小各異的硬紙盒、一次性紙杯、形狀不規(guī)則的糖盒及五彩繽紛的紐扣等,使用此類教具孩子們拼搭建筑物,認識不同的形狀同時激發(fā)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第三,要落實家園合作。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引導幼兒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形式主要分兩類,一類是課堂美術活動中應用,二類是課后應用。幼兒大部分課后廢舊材料手工創(chuàng)作活動都需要家長支持和幫助。所以,做好家園配合也是我們幼兒教師的重要工作,我們幼兒教師要讓家長明白這類活動的價值,鼓勵家長多參與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只有家園同步、齊心,才能真正用好廢舊材料,用活廢舊材料,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廢舊材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對課堂教學起到多重作用,不但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活化了教學方法,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思維發(fā)展,鍛煉了幼兒動手能力,提高了幼兒環(huán)保意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生活是藝術表現(xiàn)的源泉,在兒童的眼里,生活中有著他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素材。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當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價值,鼓勵幼兒用廢舊材料進行美術繪畫、手工創(chuàng)作,讓幼兒去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
參考文獻
[1]汪莉萍.談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小班區(qū)域游戲中的應用對策[J].才智,2018(19):25
[2]楊曉玲.廢舊材料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的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76
[3]顧曉梅.淺談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小班區(qū)域游戲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