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第二十一中學 王 堃 繳 月
初中階段是K12生涯教育的重要時期。我校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生涯規(guī)劃教育活動,尤其是對校園心理劇在初中生生涯輔導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收效顯著,特將幾點體會和教育同仁分享如下:
1.初中階段生涯教育的主要任務。初中階段是生涯教育的重要時期。首先,根據生涯發(fā)展大師舒伯的“生涯發(fā)展形態(tài)研究”的結果,初中生的生涯發(fā)展處于從成長期向探索期過渡的階段。他們亟須對自我進行更深入的探索與了解,并開始主動思考自己的生涯發(fā)展路徑。同時,初中階段也是青春期成長、獨立的關鍵時期,初中生開始形成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人格的形成過程中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成長痛”,會產生一系列的生涯困惑。在初中階段開展生涯教育,目的就是要喚醒學生的生涯規(guī)劃意識,引導學生順利進行自我探索和對外部世界的探索,提前疏導青春期可能遇到的生涯困惑,激發(fā)學生樹立具體可行的奮斗目標,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yè)理想。
2.生涯輔導的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校園心理劇。俗話說,人生如戲。人生的最大魅力在于:我們是自己人生大戲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總導演。這場人生之戲最大的特點是不可重播、不能暫停,每一天都顯得無比珍貴。因此,更需要我們這些人生導演對自己的人生提前進行規(guī)劃,珍惜當下,投入其中,用心實踐。這也是生涯輔導與校園心理劇的內在契合點。
校園心理劇是心理劇應用于學校教育后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團體心理輔導方式,是由學生、教師等相關人員把學生成長中的各種內心困惑和解決方法,在一定場所和群體中進行表演和討論的教育活動。校園心理劇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強烈的情境性,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其中、切實體會。
我校積極探索將生涯輔導的主題和理念通過校園心理劇的形式進行表達,我們稱之為生涯心理劇。在生涯輔導教師的引領下,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生涯心理劇,通過音樂、繪畫、肢體語言、角色交換、未來劇等演繹手法,反映學生的現實生活,探索自我生涯發(fā)展,展現生涯困惑與成長的煩惱,表達初中生對生涯規(guī)劃的理解與思考。
我們組織全體學生認真觀看生涯心理劇。學生在觀看心理劇的過程中,會從全新的角度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前瞻性思考,從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和理解,主動探索自己的生涯發(fā)展。當學生未來面臨生涯困擾或者生涯選擇的時候,這種前瞻性思考有助于他們進行科學、理性的抉擇。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階段。生涯輔導教師作為引導者,通過生涯規(guī)劃課、生涯專題講座、生涯實踐活動等形式進行生涯理念的滲透和生涯問題的啟發(fā)。這些教育教學活動,也將成為學生創(chuàng)編校園心理劇的思想素材。
學校教育處作為組織者,積極策劃全校的校園心理劇活動。比如,教育處組織初一年級全體學生開展以“喚醒人生,點亮未來”為主題的校園心理劇比賽,各班以班級為單位報名參賽。各班心理委員為班級同學宣講校園心理劇的創(chuàng)作原則、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班主任根據本班學生的個人意愿和特長,組織本班的心理劇創(chuàng)作團隊,并選出主要負責人。
第二階段:自主創(chuàng)作階段。輔導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自然、接納的氛圍,引導學生從自身的生涯困惑出發(fā)進行創(chuàng)作,充分尊重學生的內在需求和個性表達,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表演的激情。
學生認真尋找主題,深入探索。班主任和生涯輔導教師協(xié)助學生探索自己的生涯之路,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通過故事的形式表演給觀眾,幫助學生更加堅定自己的生涯發(fā)展信心,朝著既定目標邁進。
學生主創(chuàng)團隊編寫心理劇劇本。生涯探索之所以迷人,在于它的“未來性”和無限“可能性”。學生通過心理劇的創(chuàng)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時間和空間的藩籬,在時光穿梭中、在空間切換中、在系統(tǒng)轉換中、在角色扮演中發(fā)現自我、尋找自我,探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明確努力的方向,找到前進的動力。
例如:在生涯心理劇《未來世界》中,主人公喬可馨是一個學習成績不好、沒有目標與愿望、不懂得珍惜時間的學生。有一天,喬可馨在家中意外地和16年后的自己相遇。她看到了16年后自己的模樣,并和未來的自己進行了一段有趣的對話。喬可馨突然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她也從中領悟到“只有改變現在,才能改變未來”的人生真諦。從此,她開始積極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通過努力實現生命的成長。
在生涯心理劇《職業(yè)體驗游戲》中,酷愛玩兒電腦游戲的小石在夢中意外闖入一款職業(yè)體驗游戲。他選擇的職業(yè)是教師。平時貪玩淘氣、成績不好的小石,在夢中完成了一系列游戲任務,夢醒時才發(fā)現,每一個夢想都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和堅持。
生涯心理劇《成長》,從班主任手中幾張上屆學生的成長照片開始,運用倒敘的手法,展示了學生三年的初中生活:懵懂初一、風波初二、感動初三、中考放榜……一個個故事、一段段回憶,關乎青春,關乎理想,關乎奮斗,關乎希望。
第三階段:觀看討論階段。學校組織學生、家長及教師觀看生涯心理劇。演出人員在演出結束后進行感悟分享,學生觀看結束后進行討論并書寫心得體會。由此,促進學生生涯意識的覺醒和自我生涯規(guī)劃能力的提升。
例如:看完生涯心理劇《成長》后,一名學生寫道:“時光如流水匆匆而過。演出結束后,我忽然感到初中三年的時光其實很短暫。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珍惜與同學、老師相處的美好中學時光。在生涯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迷茫和困惑,但更多的是朋友間的相互支持,老師的耐心指導,以及我們內心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馬卡連柯曾說過:“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校園心理劇在初中生生涯輔導中的實踐探索,可以幫助學生點亮生涯規(guī)劃的眼眸,撥動通向未來的心弦,領悟生涯心理劇獨特的魅力,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等要素,探索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成就精彩的人生。